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方法研究

2020-09-10徐国雄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8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道德与法治初中

徐国雄

摘要:体验式教学法是当下一种比较新兴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手法会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状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自然需要对体验式教学法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采取恰当的形式,合理性地实施体验式教学法,以使得学生更好地感受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知识学习状态中,使得学生做好知识的学习。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教学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所涉及的知识比较的抽象,学生难以通过一味性地听教师的讲解,就能够更好的了解这部分的知识。应对这种情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应该尽量优化教学的形式,尽量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因此更好地感受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能够将理论性的知识形象性的感受和记忆,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法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助力教育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体验热情

学生往往会受情境的影响,会在良好的情境的引导下,产生知识学习的激情。应对这种情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进行比较生动的情境创设,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引导下,增强自身的体验热情,使得学生因此更好地体会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如,在讲授“网上交友新时空”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便会进行情境创设。课堂上,笔者会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创设出比较生活化的情境,即小红喜欢在网络上结交一些朋友,有一天,一名与小红认识了3年的网友,向小红发出了线下见面的邀请,请问你是小红,你应该怎么办?这个情境贴合学生常遇到的实际情况,因此学生的热情比较高涨,能够将自身投入到良好的情境中,结合自己的认知,以比较主动性且积极性的姿态进行语言的回答。学生所说的内容多种多样,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去见面;有的学生则认为要带着朋友、父母去见面;有的学生则认为网友不可靠,不应该见面。依据学生所说的内容,笔者会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促使学生逐渐地掌握本节的知识,掌握网上交友的良好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多多关注情境教学法,有必要尽量优化教学的形式,进行比较生动的情境创设,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充分地激发,使得学生主动性且积极性的进行知识的学习,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合作学习,拓宽体验途径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式的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以合作的形式,了解知识、研究知识,以此拓宽学生的体验渠道,使得学生做好知识的学习。

如,在讲授“情绪的管理”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便会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式的知识的学习。课堂上,笔者会将班级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促使学生在组内进行讨论,让学生能够就“如何管理好情绪”这一话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在笔者的指引下,学生便开始积极与同学进行互动,说出多种多样的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进行完想法的诉说后,笔者会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寻课本上的内容,促使学生在课本中寻找到管理情绪的渠道。这样,学生便会深入到课本中,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知识的学习。在学生进行完知识的学习后,笔者则会让学生展现出他们的知识学习结果和学习思路,并会对学生所展现的内容。依据学生所展现的内容,笔者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促使学生掌握良好的知识学习方式,让学生明晰较好的内容,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样的学习形式,能够促使学生在合作中感受知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的体验途径获得了一定的拓展,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和合作力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并让学生的学习水平获得了一定的增强,从而让学生获得了更好地发展。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多多关注学生可以进行知识学习的途径,可以尽量优化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指引学生进行合作式的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的体验途径获得一定的拓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知识,促使学生做好知识的学习。

三、课后实践,强化体验效果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实践,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感受道德与法治知识,促使学生更好地应用该知识,从而使得学生的体验效果获得一定的增强。

如,讲授“亲情之爱”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会向学生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会引导学生在家中主动性帮助自己的父母,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些自己己所能及的事情。在这样的作业中,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到回报自己的父母给自己所带来的美好的感受,更好的掌握回报自己的父母的途径,从而能够更好的掌握本节所学习的知识,增强自身的知识学习效果。如,在讲授“关爱他人”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便会开展名为关爱老人的实践活动,会将班级上的学生带领到养老院,引导学生多多陪伴养老院的老人,与老人聊天,向老人表演节目等等。在这样的教育形式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关爱他人的途径,能够更好地意识到关爱他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体验效果能够更强,能够将自身所学习的知识转变为行动,从而让闭着的教学效果能够更高。再比如,讲授“走进老师”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便会开展名为“角色扮演”的实践活动,会促使学生深入到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扮演老师的角色,做关于讲课、管理学生、布置作业、维持纪律等多种多样的与老师相关的事情,促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老师的辛苦,让学生能够逐渐地加深对老师的了解,促使学生更好地尊敬老师,从而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本节的知识。总之,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得学生更好地应用知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实践,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体验效果,使得教师因此顺利达到教育的目的。

综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对体验式教学法进行深入的了解,应该通过创设情境、合作学习和课后实践这三个方面,促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部分的知识,使得学生的体验效果获得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邱霖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5).

[2]李桂桃.“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长江丛刊,2017(23).

广东省珠海市平沙镇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