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手术室的安全护理效果研究

2020-09-10张迪隋莹

医学概论 2020年49期
关键词:手术室小儿效果

张迪 隋莹

摘要:目的 对儿童手术室应用安全护理的整体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 在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術治疗的小儿患者中抽样200例,随机设常规组与观察组,各组100例。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并评测护理安全系数。结果 常规组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安全系数相比,后组均要高于前组,以P<0.05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手术室中应用安全护理,有助于增强专业护理的质量与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手术室;安全护理;效果

如今,医患关系仍然是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如何让患者在医院得到更加安全和高效的诊疗服务,护理工作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安全高质量的护理可以直接决定病患的个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年龄尚小的小儿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很可能对某些不适情况无法准确表达,特别是出现意外后无法及时作出正确反应,故而需要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高度负责,以小儿患者为中心,积极保障安全,消除不良情况的出现。本文将以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意图寻找最佳的小儿手术室护理手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

在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中抽样200例,随机设常规组与观察组,各组100例。其中,常规组男孩例数为58例,女孩例数为42例,最小年龄仅7个月大,最大年龄为14岁,平均年龄为(8.12±1.16)岁;观察组男孩例数为60例,女孩例数为40例,最小年龄为8个月,最大年龄为13岁,平均年龄(7.62±1.44)岁。经过两组一般性资料的统计分析,两组差异不明显,以P>0.05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对照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作对照用,组内患儿在手术室中接受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要向手术患儿给予日常生活照料,并实施基本体位护理。

观测组的手术患儿要求护理人员提供安全护理,可涉及几个方面的护理内容:

(1)心理干预护理。护理人员要主动与家属建立交流通道,纾解紧张感,要保持耐性接受家属的诉说,积极给予家属理解同情和宽慰。护理人员要在正式手术当日,用温柔亲和的语气与患儿沟通,给患儿一些糖果、零食或者贴一朵小花,若患儿年龄很小,则护理人员还可以主动与患儿拥抱、贴脸颊,最大程度与患儿建立信任。护理人员要在手术开始前1h准确检查患儿的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作好皮肤、骨骼、血管、器官等全身主要部位的评估。

(2)沟通手术信息。手术开始前1h,护理人员要主动与主刀医生取得联系,确定手术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结果、病因、临床表现、手术名、手术部位等基本信息,同时与患儿家属对相关情况进行说明,让其充分了解并核对患儿信息。护理人员要特别观察无肢体表现的患儿,核实无误后可示意启动手术。

(3)加强体位护理。若手术患儿年龄过小,在体位安排时应考虑到体位垫对患儿的不舒适感,可用棉垫或手术巾替换。若患儿需卧位手术,则需以锁骨、髂骨、肩部为支点撑起腹部,确保腹部与手术台面保持间隙,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压迫阻力。在护理骨折手术患儿时,变换体位前要先与患儿沟通,引导患儿配合完成转移或变换,整个过程强调动作轻缓、柔软,直到患儿感到舒适为止。

1.3 观察研究指标

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并评测护理安全系数。分值设百分制,在0-100区间内实施正向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采集的数据将应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分析。计量部分行t检验,用平均数±平方差的形式表示,以P<0.05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安全系数相比,后组均要高于前组,以P<0.05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1所示。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场所,一般都是无尘无菌环境,并制定有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对手术室内工作的护理人员而言,若在护理中不注重护理质量,一旦因疏忽出现意外,可能危及病人安全,并影响到院方的声誉,不利于社会安定。重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特殊群体接受手术时的护理,更要采取有效合理的手段和措施。

安全护理一般指的是护理人员在特殊环境中开展护理工作后,始终坚持严格贯彻落实护理制度,执行相关操作规程和动作标准,按照医嘱指示完成各种规定动作,精准无误地执行护理方案,为病患接受治疗创造更加安全的环境,为病患的最终康复提供保障。在手术室安全护理中,护理人员必须要正确落实查对制度,病人的信息不能出错,与医生和家属的沟通也应准确全面,对各种器械和辅助工具的核对要经过多人多次确认。护理人员还应按照各项操作标准落实无菌化,限制性药品要保管妥当,危险物品要定位存放。

小儿手术患者正属于特殊的接受手术群体,护理人员应采用安全护理的方法来提供护理质量与效率。首先要求护理人员拥有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使命感,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与行为操守。在本次报道中,观察组的护理人员采取了安全护理方式,通过心理干预护理、沟通手术信息、加强体位护理等内容,使得护理全过程的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改善,而且优化了护理质量。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与统计分析,常规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1.03±1.18),护理安全系数为(78.33±1.12),而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5.13±1.13),护理安全系数为(96.88±1.56),可见小儿手术患者在接受安全护理后,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系统的评分都要高于常规组。由此可能总结得出,安全护理对手术室中的小儿患者的治疗是有一定帮助的。当然,为了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水平,其自身要持续接受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还要持续学习,能够对小儿常规疾病以及治疗的方法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会为进一步实施细节化的安全护理提供更多的助力。

综上所述,小儿手术室中应用安全护理,有助于增强专业护理的质量与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峰. 安全护理在手术室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28(7):145.

[2]任赛南. 安全护理应用于手术室小儿手术中的效果分析[J]. 健康养生, 2019(20):53.

[3]麦惠珍. 安全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26(23):231-233.

(大连市儿童医院 辽宁大连 116000)

猜你喜欢

手术室小儿效果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小儿难养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伪装效果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