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中议论文写作中的辩证思维和人文情怀

2020-09-10尹育青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辩证思维人文情怀

尹育青

摘要:现在高考议论文考查的趋势是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和人文情怀。辩证思维最能体现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人文情怀是评价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在我们平时的高中议论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人文情怀。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辩证思维;人文情怀

高考作文主要考查的是议论文,议论文体现学生的全面思维素质,这些思维素质中就包括辩证思维;近年来的全国高考以及广东高考,除了重视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外,也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人文情怀。

辩证分析,其精髓是以“联系”与“运动”的眼光看待世界与人生,而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其核心是“矛盾分析法”。

世界是联系的,世间万物都保持着或隐或现、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讨论问题不能忽略了该问题与其他问题的联系,也不能忽略了这个问题与环境的关系。孤零零地、片面地看问题,只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或者走极端,越来越狭隘。因此要学会全面看问题,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世界也是运动的,矛盾是不可遏止的,新陈代谢是必然的,万事万物都在过程之中。每个人都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我们只能用历史的眼光看过去,用发展的眼光看现在,用期待的眼光看未来。

例如,2017年新课标1卷高考作文题: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此作文题非常强调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人文情怀。首先,要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归类,同时要分析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个关键词所体现的内容之间的辩证以及互补关系;同时,要看到这些关键词代表的时代内容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内涵。

例如,一带一路和高铁,是紧密联系着的;美丽乡村和空气污染这对矛盾,也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中华美食和空气污染看似关系不大,其实仔细分析二者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着的等等,这就需要考生运用联系的、矛盾的观点去分析材料,这正好体现了辩证思维的运用和考察。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所有这些“中国关键词”所代表的中国的古老与现代、成就与问题等,无不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活的关注,显而易见体现了很深的“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所有发展的成就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安康。

总之,在辩证分析中,我们强调换个角度看问题、多角度看问题、“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历史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特别强调“矛盾”与“多元”的眼光,主张灵活地辨析问题,用矛盾的眼光理解问题,从而发掘事物的多元价值和多重意义,以对抗机械主义与教条主义。现代的高考作文题越来越灵活,没有强大的辩证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是很难写出优秀的高考议论文的,所以,在高中议论文教学实践中,必须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

在加强辩证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我们同时也要强调辩证分析中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有两重含义:1、要认识到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灵活的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在人的问题上,任何规律性的、必然性的、宿命的、定律性的判断,都要万分小心与谨慎。2、在这个世界上,“人”是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因素,人是目的,而且是唯一的目的,是永远的目的。无论怎样变换视角,都不能违背“以人为本”这个底线。

人文精神强调人在世界万物中的主导地位,中国人说人为万物之灵,西方人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表达的都是这个意思。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大自然与超自然的神面前,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的人类,必须拥有人类的尊严;二是在人类社会面前,作为独立的个人,应该拥有个人的尊严。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根本体现。没有人类的尊严,也就谈不上什么个体的尊严,而离开了个体的尊严,人类的尊严是空洞的和虚假的。

又如,2015年全国卷1作文题,讲的是女大学生举报在高速路上打手机违反交规的父亲。这件事情在网上和社会上引起极大的争议。但如果我们从人文的角度去看的话,就会发现女大学生她的做法尽管有点不近人情,但却是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因为人的安全尤其是生命的安全,是人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舍此之外,遑论其他?

所以,这道高考作文题,很明显地体现了人文关怀,对考生的“人文眼光”和“人文情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文精神意味着人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神的奴仆。

在当代,科技高度发达。机器把人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但却把人送进了人自身根本无法控制的生产流水线,人有时候倒成了机器的附庸。因此,我们更要明白,人不是机器,也不是机器的附庸。无论机器和技术多么先进,也不论它们带给人类多少福利,它們依然是人类的工具。

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也不是法律、权力和社会制度的附属品和被动产物,而是创造社会历史的真正主人。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有权力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保有自己的尊严,维护自己的价值。

所以,在高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和人文关怀的形势下,我们教师必须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人文情怀,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以及高考作文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余党绪。祛魅与祛蔽[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东源中学)

猜你喜欢

议论文写作辩证思维人文情怀
突出“重围”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基于辩证思维的高中数学解题再认识
日本当代艺术家保科丰巳的创作路径探寻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第二语言议论文写作综述
民族复兴视域下科技创新环境培育与优化
让议论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