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的有效措施
2020-09-10李莉
李莉
摘要:应用题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其实考察的更多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是很多学生折戟沉沙的一种题目,所以教师在大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应用题解答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师必须要讲解应用是解答的方法,其次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强化,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答题的正确率,最后教师需要教导学生一些答题技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题目的解答。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明确问题;已知条件;结合公式;最终检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计算方法,还要掌握解答题目的技巧,后者的掌握一定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完成的,教师需要同时重视二者的教学。在本篇文章中,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明确题目最终问题、寻找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结合公式进行计算,最终检查保证正确率这四个角度来阐述增强学生解答能力的有效策略,希望我的这些意见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一、明确题目最终问题
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不会解答,而是因为粗心大意丢掉了相应的分数,比如说最为常见的丢分原因之一便是答非所问,学生解答的答案并不是题目所要求的,这样自然而然没有办法获得相应的分数。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读题的重要性,在开始解答之前一定要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然后再开始解答,不然就是白费功夫,同时有时候题目问题问得较为委婉,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才能明白这背后的真正意义,这都是学生需要注意的内容。
例如,在进行讲解“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节内容时,我会先講解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然后会向学生出一些题目帮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我出的这道题目如下:一棵树上有10只鸟,先飞走了2只,又飞走了5只,请问一共飞走了几只鸟呢?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列的式子是10-2-5=3,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我提问这些学生的时候这些学生还很困惑。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写错。经过一番交流之后才明白,这些学生根本就没有读到最终的题目,而是读了一半就凭借以前写题的规律认为这是计算树上还剩多少只鸟,从而出现了这种乌龙现象,这让我震惊的同时也给我提了一个醒,在接下来的讲解中我会向学生强调认真读题尤其是弄清楚题目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一个提高准确率的小技巧。
二、寻找题目已知条件
读题时除了注意题目的问题之外还要注意给出的已知条件,毕竟应用题的解答就是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相应的结果,如果学生无中生有——自己杜撰一个莫须有的条件,这样解答出来的答案是无效的。有些学生无法只凭借阅读迅速找到已知条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已知的数字、条件用笔画出来,这样学生在解答的时候会更加顺畅,也不用担心出现无中生有的现象。
例如,在进行讲解“认识钟表”这一节内容时,学生不仅要掌握如何正确地识别钟表上的时间,还要掌握将其换算为24时的方法,钟表上的9时可能是24小时计时法中的9时或者是21时。有一次学生拿着一道题目来问我,这道题目没有说是上午还是下午,我该怎么进行换算呢?我拿过卷子一看,虽然题目中没有说这时候是上午还是下午,但是在图画中窗户外面却显示着星星与月亮,这也意味着这会是晚上,我会将这一点指给学生。这个学生犯的错误是很多学生都翻过的错误——那就是不认真读题,没有找全已知条件导致无法计算出最终的结果,我会再次向学生强调读题的重要性,在读题时不仅要注意最终的问题,还要注意题目的已知条件,只有明确了这两点,才能够接着进行问题的计算。
三、结合公式进行计算
之前讲解的两个方向都是从读题的角度进行讲解的,但是解答题目最终还是需要学生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列式计算,所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对解答的正确率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记住数学知识点,还要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应用题中顺利地解答出正确答案,可以说结合数学知识完成解答时应用题解答步骤中最为核心的一步,教师需要高度重视。
例如,在进行讲解“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内容时,我会先带领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甚至我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会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其公式推导的由来。我如此认真地讲解基本知识是因为无论是应用题还是填空题、选择题,最终都需要用到这些基础知识进行解答,教师所教授的解答技巧只能帮助学生避免一些无谓的错误,而想要真正地计算出最终答案,仍然需要学生根据基础知识进行计算。所以我在课堂上不会一味地带领学生练习各种题目,而是会先讲解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牢牢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在这之后我才会让学生进行题目练习,来进一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想要正确地解答出应用题,那么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一定是非常出色的。
四、进行检查确保正确
每个人都有疏忽大意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不能保证自己在学习和考试中从不粗心大意,所以想要提高题目的正确率可以让学生在最后进行检查,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粗心大意的状况出现。当然这个检查一定是在做完所有题目后再进行的,如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都略显紧促就不要再强行要求检查了,进行检查时最好的因为这个自强最终的正确率,但是这个步骤并不是必要的,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应该保证题目的完成率。
例如,在进行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节内容时,很多学生都有着粗心大意的毛病,比如说明明根据题目列出来的横式是145×38,但是在列竖式计算时却算的是145×35,这就会导致最后的结果错误。所以我会要求学生在写完题目后,如果仍有空闲的时间要进行第二遍的书写,这一次解答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自己卷子上的答案是否正确,如果错误的话就可以及时更正,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试卷的正确率。但是我也会向学生强调,一定要在写完所有的题目之后再去检查,因为如果边写边检查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卷子无法顺利地写完,所以我才会如此向学生强调这一点,并且检查有着一定的技巧,这都需要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中去思考磨练,可以说最终的检查是答题正确的有效保障。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生应用题的解答能力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教师只要保证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再适当地传授学生一些解答技巧就可以顺利地提高学生的解答能力。当然我的意见并不一定适用每一种情况,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做出修改,这样可以更好地达成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承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解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
[2]陈虎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人才资源开发,2016(22)
湖北省丹江口市肖家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