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

2020-09-10李福荣

高考·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健康人格家校共育行为习惯

李福荣

摘 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对学生开展教育的两种基本教育形式,其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养通常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学生的成长中,其自身的较多问题都是由家庭带来的,基于此,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养,不仅依赖于学校教育,而且还需家校共育,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

关键词:家校共育;行为习惯;健康人格;培养

学校教育中,其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而且还需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由此可知,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时候,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具备健康人格。除此之外,教师还需与家长结合共同参与到学生教育中。对于高中生而言,其最早接受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父母不仅是学生最初的教师,而且还是学生终身的教师,家长的言行通常会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需注重家校共育,以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进行培养。

一、高中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规律

(1)内驱力规律。根据费里德曼的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的行为习惯形成,通常会源自于个体具备的内驱力。对于个体而言,其内驱力通常会在个体的实际成长中形成,这种状况通常是受外化力量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个体内在特质的影响,该特质通常和触发、激励、引导等因素具有直接关系[1]。高中时期学生具备的能动性逐渐增强,内在表现欲也相应增强,部分个体逐渐对自我关注的要求越发强烈,且其行为习惯通常与触发、激励、引导各因素相关。

(2)情感意识逐渐浓烈。高中时期的学生当前正处于青春期,其情感空间也相应被构建,且对情感世界存有较多幻想与期待。高中生的思维通常较为活跃,性格走向也趋向于定型化与多样化,且其情绪波动的起伏也相应较大。随着生活、学业各方面不利影响逐渐增大,个体情感的变化也逐渐异常分化,且部分个体通常会沿着压力形成良好思想征态与行为习惯,且部分个体会出现消极情绪,以及不良行为。因此,学生形成良好行为,通常需确保学生情绪、情感的有效疏通与引导。

二、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

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家校共育的制度健全。想要充分发挥家校共育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的积极作用,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与完善家校共育的制度。家校共育的制度健全通常包含两部分,首先,需对家长会制度进行健全,该过程中,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召开的方式,可以使家长充分了解到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其次,家长委员会的成立。将家长委员会作为载体,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表现及时了解,通过针对性的策略,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2)加强家长的培训力度。家校共育中,想要使家长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就需要加强对家长进行培训。学生可通过家长专题讲座的开展,使家长教育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学校可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家长教师对学生家长实施培训,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特点、心理特征等有关信息告诉学生家长,以此使家长更加认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家长积极主动的开展家庭教育[2]。(3)家庭教育的任务细化。对家庭教育的任务进行细化,其主要目的就是使家长对学生有效的开展教育,并以此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基于此,学校可通过指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对家庭的教育任务实施细化。例如,在每个学期的前期,教师通过学生的具体状况,指定相应的家庭教育计划,并于开学后的一个月内,将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告诉学生家长。以此使家长清楚了解到学生的实际状况,并使学生充分理解到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的重要意义。

三、拓宽家校沟通的渠道

拓展家校的沟通渠道,创建家校共育的网络,具体为:(1)家校共育的网络完善。学校可通过家长会与家访相结合的形式,对家校共育的网络进行完善,其不仅能使家长充分了解到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而且还能使教师充分了解到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其通常更有利于家长与教师共同制定合理化培育计划。(2)信息技术的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中得到广泛运用。家校共育中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通常可以使家校共育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学生通过信息平台的搭建,如微信平台,教师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高质量文章推送给学生,以此使家长对家校共育的认知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家长可通过创建交流群的形式,促进家长与学生的交流。(3)家庭教育相关活动的开展。除了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家庭活动的开展通常也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家长還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首先,学生家长需以身作则,在日常的生活中保持良好行为,并对学生日常中的不良习惯加以指导。其次,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目标,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教育氛围,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行为影响。最后,从生活的点滴,与现实生活结合,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学生行为仍存有较多问题,且学生由于承受高考的压力,其人格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通过家校共育对学生进行培养,通常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及健康人格,从而使学生实现健康、全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芳.家校合作共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03):154-155.

[2]李莉.高中学生价值观及行为习惯的正确引导策略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

课程名称:构建县域薄弱高中家校教育共同体,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行为研究

课题类别:兰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课题立项号:LZ[2019]GH961

猜你喜欢

健康人格家校共育行为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浅析独生子女健康人格问题及培养策略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在留守中职生健康人格引导中的运用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