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公共教育学微课程设计探讨

2020-09-10孙玉凤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设计策略设计原则微课程

孙玉凤

摘 要:公共教育学作为师范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质量与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当前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情况,这对师范生的专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微课程短小精细、易于传播、趣味性强,能够满足学生碎片化的学习需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本文立足于此,首先分析高师公共教育学微课程设计的紧迫性:教学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形式以集体为主,缺少灵活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主体不明确等。然后阐述微课程的设计原则:学生为中心原则、趣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最后提出具体设计策略:从分析学习者需求、微课程制作相关设备选用到微课程资源开发来进行开发设计,再安排实施设计和评价设计,以期将微课程应用到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中。

关键词:高师公共教育学;微课程;设计原则;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5-0118-02

2018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强调,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变革。但当前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教学模式单一、固化,很多教师依旧侧重于课堂讲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影响了课程质量以及学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资源表现形式,将其应用到公共教育学课程中,可以很好地推进其信息化、微型化,满足学习者碎片化、移动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一、微课程特点

传统课堂中45分钟的学习时间,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微课程突出的特点就是时间短、内容少但精细、主题明确,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微课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学生借助多媒体终端设备连接互联网或者下载到手机以及多种终端设备上,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也有利于传播和评价。此外学生可结合对知识的理解及学习情况,通过相关教学视频对知识重点、难点、疑点进行线上、线下的重复学习,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1]。

二、高师公共教育学微课程设计的紧迫性

(一)教学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就是一门复杂、理论性强、抽象化的课程。教材内容多为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脱离,很难理解。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侧重于理論知识的讲解,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层,缺乏思考和思维发散[2]。

(二)教学形式以集体为主,缺少灵活性

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一般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集体授课,人数众多,教师无法有效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修改教学方案。有限的教学时间、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无法采用最新的教学方法,只能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缺乏课堂互动性,同时纪律也无法保证,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学生参与课堂少、反馈少使得教师逐渐失去教学积极性,从而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三)教学模式单一,教学主体不明确

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多数课堂都呈现出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普遍重理论轻实践。教师照本宣科地将教材内容讲解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记笔记记考点。这种呆板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参与意识,最终使得师范生毕业步入真正工作岗位后的教学质量受到影响[3]。

(四)学生无参与意识,缺乏积极性

大部分师范生只重视专业课,对公共教育学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再加上公共教育学理论性强的学科性质,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更不能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部分学生甚至产生厌学的情况,最终影响学生在毕业后与教师职业要求的符合度[4]。

三、高师公共教育学微课程的设计原则

(一)学生为中心原则

在公共教育学微课程开发和应用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获取学生对微课程教学效果的反馈。在制作公共教育学微课程时,无论是课程内容、呈现方式还是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教师都应当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在设计前应当全面了解学生学习需求以及学习目的,通过微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5]。

(二)趣味性原则

微课程改变了传统课堂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通过丰富的课程资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公共教育学微课设计需要体现趣味性原则,并结合恰当的教学策略。

首先在选择课程内容上需要突出趣味性,将教学内容合理进行创新,突出新颖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其次在学习活动上应当融合艺术性,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再次教师需要灵活运用语言,丰富表达形式,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最后在素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合理的模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三)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是设计微课最为关键的原则。教师在设计公共教育学微课程时,需要确保教学资源符合学生学习实际需求,有实用性。通过学习公共教育学微课程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获得想要的知识,并能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帮助学习者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通过真实案例或者特定情境的利用,促使学生意识到公共教育学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兴趣[6]。

四、高师公共教育学微课程的具体设计策略

(一)公共教育学微课程开发设计

1.分析学习者需求

在公共教育学微课程的设计中首先需要分析学习者需求,结合学生年龄、认知水平以及微课程的特点综合设置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程,实现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多数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自学能力,拥有电脑、手机等设备,可以根据教师要求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青春活泼的大学生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也缺乏自控力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7]。因此,在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微课资源,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提高学生的职业理念和实践能力。

2.微课程制作相关设备选用

一个完整的公共教育学微课程包括名称、主题内容、片头、片尾、配音、字幕等,时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内容要科学准确,教学设计要严谨可行。当前的微课程制作最常用的有录屏软件录制、智能手机摄影、交互白板或手写板屏幕录制、数码相机拍摄等。制作公共教育学微课程时要根据微课内容、教师制作微课的水平、学校可提供的资源等选择合适的设备。如在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师范院校,教师制作微课水平高,学校可提供的设备齐全,可以选择数码摄像机拍摄法,呈现出更加清晰直观的画质。但在西部偏远地区的师范院校,教师制作微课水平比较低,校园网络尚未实现全覆盖,学校不能提供相机等设备,则可以选择录屏软件录制、智能手机摄影等方式,制作较为简单的微课程,满足学生利用零碎时间学习的需求。

3.公共教育学微课程资源开发

在分析學习者需求以及选择合适的制作设备之后就进入了正式的公共教育学微课程资源开发阶段。开发的流程主要为:一是确定公共教育学微课程内容,做好拍摄设计;二是结合编写的拍摄脚本,将整个操作过程进行实时录制;三是将拍摄完的视频进行整理并作后期剪辑;四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将视频中需要强调的重难点内容、注意事项、题目等配以适当的字幕;五是根据拍摄脚本为视频配音[8]。

(二)公共教育学微课程实施设计

在微课程实施阶段,需要对设计好的公共教育学微课程进行审核,通过后才能运用到实际中。需要请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审看,结合其提出的建议及实际情况对设计好的公共教育学微课程及时修改完善。将确定版本的微课程在校内微信公众平台或者校园网络推送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移动终端设备下载学习,告诉学生充分利用在线沟通功能,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最终实现微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公共教育学微课程评价设计

衡量一门课程质量的标准就是检验其实际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这一检验方式可以通过有效的评价实现。对微课程的评价主要就是看其设计内容是否满足了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并且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效果如何。当公共教育学微课程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后,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对授课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调查和了解,看微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理想状态。结合学生具体的反馈、评价设计的微课程是否合理,然后对微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完善。

五、结语

微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资源,对于学习者充分利用较短的时间获取信息、提高学习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公共教育学微课程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实施上还需要进一步实践、研究。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不断增强自身学习以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开发公共教育学微课资源,构建微课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淑捷.高师公共教育学叙事教育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16,23(7):8-12.

[2]秦小健.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有效性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34(4):107-108.

[3]王艳.高师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探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13):134.

[4]季思远.分析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的困境[J].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4,15(2):135-152.

[5]雷经国.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目标再定位及其实施路径[J].教育探索,2013,12(11):34-37.

[6]吉霞.高师公共教育学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 2011,34(30):180-181.

[7]林永希,石春柳.浅谈高师公共教育学的教学困境及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6(4):102-104.

[8]郁芳.论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 31(8):136-138.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设计策略设计原则微课程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