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实践思路探讨

2020-09-10李俊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高校

李俊

摘 要:现阶段自由搏击俱乐部受到了广大高校学生的认可,在校期间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自由搏击课程进行学习。一方面,自由搏擊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养成;另一方面,学生学习一些自由搏击知识可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有助于更好地在社会中立足。许多相关研究者都表明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在学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就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实践思路进行探讨,并提出进一步教学实践措施。

关键词: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实践;思路探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5-0106-02

高校中自由搏击俱乐部自创建以来就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新课程标准要求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所以越来越多的学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结合学校广大师生的情况等,使自由搏击俱乐部在校园中发展。学生学习自由搏击课程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这也是学生自我探究学习目标和保证每天健康运动的关键。在高校开设自由搏击俱乐部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挑战,所以高校要不断改进和探索新的方法来促进自由搏击俱乐部的教学发展。

一、自由搏击定义

自由搏击,即踢拳,是站立式格斗,指一方倒地便不允许另一方击打,同时不能使用反关节技、肘等,对摔法也有一定程度的禁止。在自由搏击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招式的约束,而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自由发挥,全面运用拳、脚和摔跤等展现自己独特的招数。自由搏击兼容并蓄了东方的中国武术、日本的空手道、日本的柔道与剑道、韩国的跆拳道、泰国的泰国拳以及西方拳击和摔跤等武道的精华,是现代东西方武道文化和技艺的最佳结合产物,体现了人类武道融汇的成果和结晶。

二、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一般教学形式与作用影响

(一)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一般教学形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开展了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虽然形式多样,但是所教授的内容相差不大。大多数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的教学形式一般是将空手道、拳击、跆拳道和其他相关的一些舞蹈动作进行有机结合,在播放和倾听音乐的过程中,将所有动作进行演绎,每个动作都必须要紧跟音乐节奏,让学生的负面情绪得到很好发泄的同时,完美地演绎出一整套动作[1]。

(二)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产生的作用影响

一方面,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还能够让学生通过相应的动作来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以保持身心舒畅。此外,学生在进行自由搏击动作学习和演练的过程中,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让学生不仅在身体上有所收获,还能够得到精神层次的收获,以促进学生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2]。

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高校学生都视力不佳,甚至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已经戴上了厚厚的眼镜,这是由于学生对电子产品过度依赖,影响了视力,严重时还会使视网膜遭到破坏。学校举办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活动,可以分散学生对电子设备的注意力而参与到体育运动上来,减轻了电子产品对学生视力产生的影响,保障了学生“心灵窗户”的健康。

三、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实践目标

学生在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实现掌握基本知识的目标,还要实现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以及促进学生情感发泄的目标。

(一)掌握基本知识

要想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自由搏击的技巧和动作,必须要先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常识。学习自由搏击的基本知识可以为学生下一步的动作学习打好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自由搏击的兴趣。

(二)学会动作技能

学生学习自由搏击必须要掌握相关的动作要领,要能够根据音乐节奏进行相关动作练习,加强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以及快速反应的能力,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

(三)促进学生情感发泄

学生学习自由搏击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促进学生情感的发泄。自由搏击是根据音乐来进行相关的武打动作,从而使学生的负面情绪得以发泄。同时学生在进行拳击练习的过程中,必须要与音乐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情感的陶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

四、现阶段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个高校对自由搏击俱乐部的教学一直在进行完善和改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教学问题,各个高校必须要正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促进自由搏击俱乐部的进一步发展。

(一)专业教师的缺乏

师资力量是影响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没有专业技能的教师,就很难保证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一些高校仍然只重视传统体育的教学,将优秀的师资力量都注入传统体育教学中,导致自由搏击教学严重缺乏优秀教师,严重阻碍了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的开展。

(二)教学场所局限性

有的高校虽然开设了自由搏击俱乐部,但其设备和场所都有很大限制。自由搏击教学中学生需要较大的空间进行动作要领的练习,这就决定了其场所要有足够大的空间。而现阶段的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场所无法满足学生进行练习的需求,从而阻碍了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的开展和进步。

(三)学生对自由搏击活动参与度不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校学生大多数都拥有自己的手机或笔记本电脑,而且他们在课余时间总是沉溺在电子设备中,过于依赖电子设备和宿舍。因此,他们对于学校举办的自由搏击俱乐部活动几乎没有兴趣,导致自由搏击俱乐部参与度很低,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活动的展开。

五、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的实践思路

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在开展过程中总会面对一些问题和挑战,高校需要找到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完善,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问题和挑战带来的困扰。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自由搏击俱乐部要想在各个高校中顺利开展并得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必须要配备高水平的教师来进行教学。所以学校应聘请一些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来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水平,从而促进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大对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建设的投入

针对一些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场所空间不够以及设备不足等问题,学校应高度重视。学校必须要加大对自由搏击俱乐部建设的投入,扩大俱乐部场所的空间,保障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训练。同时也要购进一批更加完善的设备,为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活动打好坚实基础。

(三)加强宣传和引导

现阶段高校学生大多数都会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休息或者娱乐消遣,极少部分的学生会进行体育运动,这也是导致高校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的原因之一。所以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宣传,提高学生对自由搏击俱乐部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助于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四)完善相应的教学制度

有很多高校忽视了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用极少数的时间来进行自由搏击的教学活动。这种现象会减少学生对自由搏击学习的兴趣,也会影响自由搏击俱乐部在高校中的开展状况。所以高校应完善相应的教学制度,分配足够时间进行自由搏击教学活动,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前提和保障。

(五)严格督促和监管

素质教育提出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体育来说,素质教育明确规定各大中小学校的学生要保证每天“阳光运动一小时”。所以各个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监管,制定严格的体育运动规章,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举办的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活动或者其他体育活动上。这样才能使学生保障每天适量的体育活动,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

六、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的发展前景

在2008年以前,自由搏击并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和推广,一些想要学习自由搏击的学生和其他社会人员想要学习也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自由搏击俱乐部。但我国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提出,为自由搏击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因此,自由搏击俱乐部也得到了各个高校的重视,几乎每个高校都建立了自由搏击俱乐部,并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要求,也是提高全民素质和身心健康的必备要素,所以经过时间的流逝,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一定会得到更加辉煌的进步和发展。

七、结语

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活动具有很多重要的特色。比如学生在练习和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与音乐相结合,铿锵有力的音乐和节奏感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由搏击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自由搏击在练习和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它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改变学生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从而保证学生的身心发展。

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在开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只要高校针对所出现的問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就一定会使面临的问题得到相应改善,从而促进高校自由搏击俱乐部教学活动的发展,使我国自由搏击运动得到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陈丽.我校构建搏击操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51-152.

[2]张路星,黄志剑.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与体育锻炼参与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

[3]章敏.注重心理渗透,提升教学效率—浅谈心理教育在健美操搏击教学中的应用[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11届论文报告会文集[C].2008.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高校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