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本解读培养高中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探析

2020-09-10唐汝青

高考·上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高中生语文教学

唐汝青

摘 要:“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最高目标。本文在分析高中语文教学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现状的基础上,尝试从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路径来阐述高中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文化传承与理解;高中生

一、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涵和意义

1.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生命,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高中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培养,是指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对文化理解、尊重、认同、践行的能力,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品质。

2.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意义

高中生处于心智逐渐成熟阶段,他们的认知与审美、人格与心灵、价值观与信仰逐渐形成,教材是他们接触文化的重要媒介。所以,在解读文本中培养高中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对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有序和谐的发展、国家可持续的发展都起到关键作用。

二、高中语文教学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现状

语文是文化,但是文化不等同于语文。在当前语文教学中,把“语文”与“文化”分离或贴标签的现象比较严重。前者完全抛开文化,语文课上中规中矩地分析课文、划分段落、总结中心思想、做练习报答案;后者脱离语文知识,抛开文本,大谈所谓的文化,有的还热衷于从比较低俗的视角去展示古代一些糟粕。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培养,就要在解读文本过程中,把有“文化”的语文和有“语文”的文化结合起来,以语文的方式体现文化,用文化提升语文的品质。

三、基于文本解读培养高中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策略

1.通过整本书阅读方式解读文本,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有大量的传统文化文本,借助对这些文本的解读,把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植根于学生心中,使他们内心世界充实,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有了民族自信心,面对各种文化的渗透,就不会迷失方向,丧失国人的本色。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在立德树人、维持社会公序上一直有指引作用。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学习中国文化,就不能绕开孔子。

2.通过多重视角解读文本,尊重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的理解力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占据中国文化主流一直都是儒家思想,孔子回避“死”,所以中国人也很忌讳谈到“死”,实在不得已,就使用其他替代词:古代帝王去世为“崩”,王侯是“薨”,台湾地区喜欢用“往生”,新疆伊斯兰教说“归真”,文雅的“驾鹤西归”、诙谐的“去见马克思”……教材有不少涉及生死的文本,如殉情的《孔雀东南飞》《罗密欧与朱丽叶》,死士的《荆轲刺秦王》,自沉汨罗的《屈原列传》,思考生死问题的《兰亭集序》與《指南录后序》。虽然都与“生死”有关,但是指向却不一样。刘兰芝是屈从于时代的悲剧女性,朱丽叶则散发着追求幸福的人文主义光芒;在强秦吞并六国的进程中,男子的平均寿命不超过35岁,乞望顺死是不现实的,大丈夫要成就一番大业何其难,至此,荆轲成为义侠的一面旗帜;忠君爱国的屈原,把自己的一生都付诸楚国的兴盛大业中,以身荐国是他对祖国最后的付出;理解屈原的选择,我们就可以解读文天祥由一路躲避死亡,到最后吟唱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赴国难的举动;而王羲之却在拷问人类:“死生亦大矣”,如何度过有意义的一生?由此可见,文化是多样性的,没有非此即彼的是非观,我们要学会尊重与包容,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增强文化的理解力,从而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

3.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解读文本,感受文化丰富性,提高文化的感悟力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是四大素养培养的基础。曹雪芹在堪称艺术小说和百科全书的《红楼梦》中展现了文学艺术神采魅力,而且将艺术扩展到文学之外的广袤空间。《林黛玉进贾府》拉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基于此章节在全书中作用,有的教师着重于复杂的人情关系解读,有的教师从高中生心理特点出发着重于解读宝、黛、钗的爱情纠葛。文本的解读应该与语文学科知识相结合,不能厚此薄彼。我在执教本文时,就是通过设计学习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我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通过查阅资料,尽量使用课文中的语言,写《贾宝玉传》。学生完成之后,再经过相互阅读、讨论,学生们领悟到“中国式”祖孙情、封建社会的宗法制等等丰富的文化内容。“以写促读”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由“能懂”到“会用”,实现了教学目标。

4.通过文化背景解读文本,理解文化传承性,提升文化的践行力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之根。其中,“士”文化一直都是主流社会的主导思想,担当、匡时救世、心怀天下的读书人一直在支撑着中国的脊梁。了解了这样的文化背景,就可以读懂屈原《离骚》“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中的“举世”“众人”不是指普通人,而是特指那些不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之族。读懂“士”文化,那么读《阿房宫赋》,就可以读懂杜牧在浓墨重彩渲染阿房宫昔日壮观之举的背后是一腔忧国忧民的热血!同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何尝不是描绘出一位徘徊在政治十字路口有“天下情怀”的知识分子形象?可见,“士”的心怀天下勇于担当的文化古今一脉相传。理解优秀文化的继承性,就可以提升文化的践行力。

总之,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地训练和实践。本文对此作了一些思考和实践,权作引玉之砖,谨待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黄厚江.有“文化”的语文和有“语文”的文化[J].语文教学通讯,2019(7~8).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高中生语文教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