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泛娱乐化”倾向论析
2020-09-10伍慷
伍慷
摘 要:“泛娱乐化”倾向已渗透到当代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就连高校校园文化也未能免俗,在校园宣传、大学生行为、课程设置与教学、校园网络文化和毕业典礼等方面都呈现出“泛娱乐化”倾向。高校校园文化的严肃、高雅和学术特征日益模糊,其成因是十分复杂的,既受到了社会“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也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此外还受到了文化主导权和校园文化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的影响。我们要采取理性的态度积极面对,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高雅的文化感召人,做到文化引领和价值负载,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健康发展,进而成为强大的文化动力引擎。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泛娱乐化;纠偏
技术革新与经济发展在新世纪突飞猛进,然而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文化也一定在进步。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活中,在通俗艺术与高雅艺术在趣味性较量中,通俗艺术占据了优势,“泛娱乐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谓“泛娱乐化”,就是原来属于纯粹娱乐体验的各种形式、元素开始向非娱乐领域的渗透和蔓延,使得非娱乐领域里的各种活动过程都带有娱乐化表征的一种现象。[1]作为“象牙塔”的高校,其文化价值取向已经受到“泛娱乐化”的猛烈冲击,大学生的思维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旨趣悄然发生变化,高校校园文化“泛娱乐化”思潮已呈汹涌之势,“泛娱乐化”现象几乎无处不在。高校校园文化的严肃、高雅和学术特征日益模糊,社会文化的引领功能逐渐衰退,崇高与庸俗、感性与理性日益难辨。进入泛娱乐化时代。对“泛娱乐化”是拥抱还是拒绝?是迎合还是扬弃?这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校园文化“泛娱乐化”倾向的表征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高校师生为主体,以大学校园为空间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基。它通过熏陶和浸染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师生的人文精神和主体性格,甚至成为大学的符号象征。但在“泛娱乐化”大潮的冲击下,一切公众话语都渐以娱乐的方式呈现,大学校园变成娱乐狂欢场。
(一)校园宣传的泛娱乐化
随着“大话”“水煮”“戏说”“恶搞”之风泛滥成灾,原本较为严肃文雅的校园宣传横幅也呈现出泛娱乐化特征。同時,由于高校文化氛围的宽松,也使得大学的宣传横幅成为新时期高校最夺人眼球的风景,种类五花八门,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势。如:2012年,国内某顶尖高校的女生节标语“少男死谁手,九七十三钗。”华南某高校的“湿胸,师妹等你回来求包养。”2011年,华北某航大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校愿为好基友。”吉林某高校的“小妖精们,你们终于来了。”以及部分高校出现的低俗标语,如:“师妹保重,要把孩子带大。”“XX专业女生,我妈唯一指定儿媳。”迎新与毕业季更成为横幅争艳的舞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有两条创意横幅:“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以优雅姿态去摸爬滚打!”“做一个丰盈的男子,不虚华,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西南民族大学新校区也挂出过一条新颖的迎新横幅,鼓励学生做思想上的“高富帅”和“白富美”:“可做高富帅,亦喜白富美,但须有颗感恩心;或许貌不扬,尚处贫困境,不妨成为高尚人。”此外,“淘宝体”“凡客体”“hold住体”“蓝精灵体”的横幅也屡见不鲜。各种时尚流行语频频登上横幅。横幅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一所大学悬挂的横幅,其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其校园精神、办学特色及育人理念。以往的校园宣传横幅多突出宣传活动本身,简单庄重,言简意赅。但当下的高校宣传横幅娱乐化色彩较浓,多以抒发个人感受为主,虽然内容多元、形式活泼,兼具自我、解构和调侃的鲜明特征,打破了过去单调刻板的形式,但存在着格调不高、缺乏境界和泛娱乐化等硬伤,既优雅又体现时代特色的宣传横幅少之又少。高校文化宣传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它作为一种文化型态引导并规范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促进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伦理价值。在“泛娱乐化”形势下,高校宣传应有自己的价值准则。
(二)大学生行为的泛娱乐化
大学生的生活较为简单,大多是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三点一线,但他们思维活跃,不甘于平淡无奇的生活,总想以出位的行为吸引大众的眼光,他们的审美口味受大众媒体的影响,深深打上了娱乐化的烙印。以广州美院“后舍男生”为代表,始于自娱戏谑,终于“恶搞”。近年各高校的毕业照恶搞创意无穷,男女生摆出各种出格造型,以吸引眼球,博得点击率。无聊与琐碎,梦想和欲望,快感与视觉刺激构成了大学生们当下的审美主流,泛娱乐化瓦解了毕业生们的批判和否定能力,消解了理性的反思,最终造成主体人格的分裂以及精神价值的消解。大众媒体的泛娱乐化,使得高校成为选秀的园地,甚至有某杂志联合全国近500所高校、300余家主流媒体共同主办了中国校花大赛。江苏省徐州市模仿“超女”开展了“魅力教师”评选活动,在主办者公布的进入前百名的“魅力教师”名单中,入围者大多是青春靓丽的青年女教师,其中又以小学、幼儿园和舞蹈学校的年轻教师为主,占比达到了76%。这种带有浓厚选美色彩的活动不啻在引导大学生分享娱乐化盛宴。大学生的微信朋友圈里常会被《中国高校女神与学霸指数排行榜》《某省高校女神学霸分布图》之类的文章刷屏,短信评优,模仿“中国好声音”选学生干部等,大学生行为的泛娱乐化已经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近年流行的短视频App,因为其门槛低,易模仿,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参与。遗憾的是,这类App已成为低俗文化的汇集地,而不少大学生通过这些劣质娱乐文化去寻求满足感和成就感,更加深了大学生行为的泛娱乐化程度。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的泛娱乐化
近年全国各高校的公选课完成了华丽的转身,除了实用性课程增多以外,休闲娱乐性课程也大量增加,如:某大学医学院开设《哈利·波特与遗传学》;某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三国杀攻略教程》;某金融学院开设《爱情心理学》,教同学们怎么谈恋爱,期末如能“牵手成功”就可以拿高分;某大学开设《生死学》课程,教授学生如何撰写遗书、订立遗嘱;某交通大学开设选修课《真人CS拓展训练》;五花八门的选修课中甚至还出现了旅游、品酒、化妆、家政、棋牌、爬树、集邮、瑜伽、舞龙舞狮、宠物饲养、星座学、爬树和画蘑菇等课程。这些新潮课程大大刺激了学生,为了能“秒杀”到一门心仪的选修课,大学生们纷纷熬夜等候。“潮课”究竟有多少学术性与科学性?有多少教育价值?实在值得商榷。“任何课程的设立都不能单纯以学生的喜好和市场的需要为标准,而应同时考虑学科发展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及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个性发展。课程设立的原则应符合大学的逻辑起点,应以学术性为核心,大学的课程承载着文化传授和培养高级人才的责任和使命,是严肃和庄重的,而不是以娱乐大众为目标。教育的本质是文化传承,教育目的的文化性取向就在于帮助和引导人们建构超越于世俗之上的崇高而神圣的意义世界(Meaning world) ,而意义世界能造就真正的人,也能造就人的精神和社会文明的平衡、健全与合理。[2]“潮课”层出不穷的背后,我们不难看到娱乐化的影子。以技能代替知识,以娱乐取代读书,以媚俗的计划性塑造人生,反映出的是大学管理者管理理念的粗放以及本身审美水准的缺欠。如此这般地持续进行下去,对学生来说,其效果必然是适得其反的;对学校而言,则只能是离现代大学的基本精神愈远,离职业培训中心的标准愈近。[3]大学课程的设置有其内在规律,应避免娱乐化、庸俗化及过度实用化,因为这不是老年大学,也不是女子大学,高校应尊重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注重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坚定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原则。
在课程设置的泛娱乐化同时,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取悦学生、逗乐学生或是获得学生高分的评价,也使得课堂教学出现了泛娱乐化倾向。一是教育方法的娱乐化,如多媒体喧宾夺主,精美的视频、动听的音乐、幽默的图片和爆笑的动漫,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眼花缭乱无暇思考,教师忙于操作设备,缺乏与学生交流,师生双方都成为了多媒体的“奴隶”。二是课堂秀场化,如各种唱歌、跳舞、游戏、小品表演、竞赛和辩论等,师生积极参与,课堂欢声笑语。但与此同时,许多老师将课本内容一带而过,然后极尽渲染之能,把教与学当成了才艺展示,以笑声代替思考,用活动代替理解。这也造成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娱乐化心态,戏谑性发言成为常见现象,课程的学术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已被庸俗化、碎片化和凌乱化所取代。课堂教学上以娱乐来消解学习的枯燥和深刻,用轻松的感性方式代替理性方式,从而逃避学习过程的单调与艰辛,深思与批判,为学生构造了一个没有苦恼、只有快乐的课堂“乌托邦”。[4]过度娱乐化的教育,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和娱乐不能是“拉郎配”,寓教于乐是有益的,但娱乐显然无法承担教育的终极使命,娱乐的品位不能代替教育的品位。
(四)校园网络文化的泛娱乐化
随着网络技术与校园网的普及,网上生活已成为大学生们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但是,网络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文化动力和文化支柱。遗憾的是,在全民娱乐化的浪潮中,网络早已成为人们娱乐的载体,网上聊天、交友、网络游戏、网络影视、网络音乐和网络动漫已经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QQ群”“博客”“BBS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形式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网络所赋予人们的自由文化权利被滥用,网上各种题材的娱乐性因素不断增加,大学生们也参与到网络的狂欢之中,“围观”“恶搞”“人肉”,乐此不疲。娱乐化心态的形成,使得大学生们陷入了迷茫之中,削弱了传统教育的功效,阻碍了校园文化的良性发展。
(五)毕业典礼的泛娱乐化
毕业典礼最早是从西方引进的,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具有神圣和喜庆的特征。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后,毕业典礼在中国越发受到重视。中国具有悠久的礼仪传统,礼制曾被认为“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但自从在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的毕业典礼上,李培根短短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引发了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呼“根叔、根叔”,并排到当年教育排行榜上的第一位之后,在不少高校毕业典礼上,校长都开始飙“网语”,“根叔”式的发言一时风靡大学校园。隆重的仪式变成了时髦的网络用语聚会,还被不少学生误认为其具有人文气息而受到追捧。毕业典礼不应是“卖萌”“争宠”之地,毕业典礼是大学的最后一课,它应该是学生的感恩、师生的互敬、文化的传承和理想与责任的播种,它既是神圣的“告别礼”,又是踏入社会的“壮行酒”。毕业典礼浓缩了大学生活的精彩、五味杂陈和社会期许。作为“告别礼”,它既度量了大学文化的“体温”,又回应了社会的关切,还杂糅了相互激荡的文化思潮。[5]它映证了一所高校的教学和管理水平。校长们的毕业致词在走出了“空话”“套话”的同时,却陷入了为迎合学生、媚俗求炫和制造轰动效应而采用“网络潮语+幽默笑话”的误区,显得轻佻浮夸。在那些五光十色的流行词的背后,是缺席的思想和淡薄的情感,其秉持的文化态度则是对网络文化“娱乐至死”的趋奉与迎合——用嬉笑替代思想,用娱乐嘲笑价值,用“重口味”的口舌之快取代原本雍容美好的汉语言。[6]据2011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对自己参加过的毕业典礼,52.8%的人表示“形式化,没什么印象”,36.5%的人认为“一般”,仅4.8%的人认为“很有感染力,让人印象深刻”。[7]其实毕业典礼演讲重点不在表达形式而在于其内容,真诚的叮嘱,殷切的祝福,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给予毕业生们以精神的力量和人生的温暖远比调侃和搞笑更有价值,毕业典礼不能迷失在娱乐化中,否则我们将失去教育的意义。
二、高校校园文化“泛娱乐化”的成因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的出现不超过十年,但其成因却十分复杂,其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一)社会“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
娱乐是伴随着人类文化发展而发展的,文化从它的产生就带有娱乐的色彩,娱乐性是文化内涵中的一种基本属性。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不可避免地需要娱乐项目来舒缓压力、放松情绪和享受生活。于是,娱乐就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掀起了一股“泛娱乐化”思潮,把“乐”的内容、形式、媒介手段和领域都无限的扩大,特别是在电影、电视和网络传播媒介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近年来,综艺娱乐节目风靡全国,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少,生活方式相对单一,除了接受学校教育外,就是通过电影、电视和网络来了解并参与社会生活,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娱乐文化的影响,从而降低审美趣味,消解精神价值。在人生价值定位、理想追求和自我完善与超越方面越来越趋同于社会青年。
(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哲学、美学和文学艺术领域被广泛使用,并波及到世界各国。其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反对权威,把一切崇高的信念、理想都看作是短暂的话语的产物,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把严肃性当作一种拙劣的模仿,填平了严肃与娱乐之间的界限。上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在我国仅局限在文学与哲学领域。进入21世纪,后现代主义从文学与哲学的语境中溢出,与“泛娱乐化”思潮相结合,并被追求张扬自我个性和树立自我风格的大学生视为行动宝典,使其淡漠政治、远离崇高,以嬉哈代替严肃,以恶搞取代经典,將高雅与粗俗、高尚与卑鄙混为一谈。校园中曾流行的一句话可以作为此精辟的注解:“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翻白眼。”当前高校流行的毕业恶搞文化,事不关己的围观文化以及各种标新立异的网络文化,都是缺乏信仰与精神寄托,逃避现实矛盾的泛娱乐化活动。后现代主义在高校中全面流行是高校校园文化“泛娱乐化”倾向的哲学因素。
(三)文化主导权的旁落与精英文化的失语
在传统社会中,文化生产与传播的主导者是知识分子阶层,文化产品是由生产来引导消费,知识分子(生产者)的趣味(“崇高”“雅致”“深刻”)决定了文化产品的趣味和接受者的趣味。作为文化产品的接受者,大众的趣味常常隐而不见。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着由知识分子按照自己的审美趣味而生产和传播的文化产品。[8]因此文化产品主要体现了精英文化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大众消费力的强劲,娱乐文化需求特别旺盛,同时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普罗大众也可以成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还可能因此一夜成名,文化的生产变成大众的“插秧式”娱乐盛会,文化的主导权已然旁落。
市场经济还催生了文化的产业化,文化成了商品,工厂机械式大批量的生产造成文化产品必须迎合市场的口味,通俗、娱乐甚至是傻乐和愚乐的产品大行其道,其结果就是高雅文化无人问津,低俗文化备受追捧。少数知识分子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利益,不仅集体噤声,更参与到了媚俗文化产品的生产中,甚至利用自己的身份进行代言宣传。作为文化高地的校园文化,一方面因文化主导权旁落而迅速边缘化,另一方面由于精英知识分子为了经济利益而采取了“失语”的选择,使得校园文化缺失了主要支撑点。“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主导权的旁落与精英文化的失语,造成学生内化“文化”的过程力度不够,“育人”质量下降,其体内“娱乐化”的泡沫需要个体漫长的自我锤炼才能慢慢排出。
(四)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不强
与娱乐文化相比,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不强,除了传统的文体比赛之外,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和吸引力较强的项目凤毛麟角。而校方组织的活动又因政治色彩过浓,不符合当今学生的特点,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反观综艺娱乐文化,其在形式上丰富多彩,不断变化,注重人们的心理感受,充分调动人们的感觉神经,满足人们向往幸福与快乐的感情需求。虽然格调不高,但迎合了人们渴望宣泄和娱乐的情感,一切跟着感觉,一切注重刺激,十分符合部分年轻学生的口味。
三、高校校园文化“泛娱乐化”纠偏
娱乐文化并不是洪水猛兽,它在中国的流行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娱乐文化也有着其积极的一面,它能调整人的情绪,舒缓压力,“使人的身心和灵魂重新焕发活力……给人以学习的机会,使人自由地成长,自在的表现;使人放心地休息,全面地恢复,使人完整地重新发现生活的意义。”[9]娱乐文化还为社会关系的创造和维持提供了润滑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与情绪。我们应该予以辩证的看待娱乐文化,吸取有益的因子,把娱乐化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
(一)高校校园文化应坚持高雅的品格、独立的操守
德国学者赫尔德认为,“文化乃是一个社会向善论的概念,它意味着人的完善。”[10]康德曾给人类文明定下一个目标:人类应在真、善、美三个领域均达到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不然人的精神就是残缺的。[11]这意味着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格的完善,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中心,文化应成为高校的本质追求。高校校园文化应坚持高雅的品格,以高尚的情操鼓舞人,以高雅的文化感召人,做美善相携的引路人。高校校园文化对娱乐文化应形成引导之势,同时保持自身的操守,不能被娱乐文化同化。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自主;大学不能置外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政治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或乱转。大学应是时代之表征,它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之精神,但大学也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着,以烛照社会之方向。[12]高校校园文化必须承担起负载价值和守望文明的重任,国家与民族的兴衰、青年的未来和社会的文野都需要它的文化指引。
(二)高校校园文化应兼容并蓄、与时俱进
高校校园文化应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兼容并蓄,对待各种文化现象包括娱乐文化在内,不能一味排斥,而应去芜存菁,使其成为自身的文化积淀。兼容并蓄本就应是大学的品格与精神气质,非如此不能达成文化育人的目的。当下“泛娱乐化”思潮的汹涌之势,单靠“堵”的方式只能是适得其反,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理应引导这一思潮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排斥“异己”文化或外来文化的态度都是不明智的,同时不应该放弃文化的批判性和反思性,应该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讨高校校园文化与娱乐文化“共生”的发展规律。通过对各种文化的共融交流,才能共同发展繁荣,从而推动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高校校园文化应形式创新,贴近生活
面对“泛娱乐化”思潮,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应贴近青年学生的生活实际,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与载体,通过采取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学生心中,借鉴娱乐文化的形式,同时又跳出娱乐文化的巢窠,提高校园文化的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以满足青年学生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利用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与知识资源构建审美与创造的校园文化模式,提高第一与第二课堂的质量,继续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深入挖掘各高校自身的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使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真正成为师生们创造力发挥的天地。
四、结语
在这个娱乐汪洋恣肆的年代,无论是对宏大叙事的解构,还是对俗事红尘的演绎,都充满着时代性的特征。高校校园文化也未能免俗,“苦恼人的笑”或是“痛并快乐着”都是“泛娱乐化”浪潮的一朵浪花。“泛娱乐化”不过是对现有价值的一种颠倒,但简单的颠倒并不能改变什么,娱乐至死是可悲的。目前学界对高校校园文化“泛娱乐化”的研究较少,但是高校校园文化“泛娱乐化”所带来的长远影响却是最深的,我们要客观辩证的看待这一现象,探讨与娱乐文化共生的规律,去芜存菁,共融发展。高校要针对青年学生的特点创新校园文化的载体与形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高雅的文化感召人,做到实现文化引领和价值负载,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健康发展,成为强大的文化动力引擎,而不是行政化地为了迎合上级意图及美化政绩,装饰性地自上而下搞几个所谓的校园文化品牌项目。习近平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文以化人,其路漫漫,“泛娱乐化”带给大学生们的心理过载需要我们夯实大学的文化基础,文化的建设与观念的培养绝非一夕之功,同时,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塑造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成人”。
参考文献:
[1]刘洪波.浅谈建构中的支撑与依托:泛娱乐化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略论[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21-22.
[2]袁利平.试论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一种另类的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06(3):20-22.
[3]尤小立.现实主义世俗化的大学没有未来[N].中国科学报,2015-09-24(005).
[4]蒋福超.课堂乌托邦:泛娱乐化时代课堂教学怪相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11(06):44-46.
[5]范玉刚,陈宝泉,王亮.“潮人雷语”中毕业演讲何去何从[N].中国教育报,2012-07-11(003).
[6]任姗姗.毕业致辞,拒绝“娱乐”过火[EB/OL].(2012-07-19)[2019-01-18].http://www.wenming.cn/wmpl_pd/kjyd/201207/t20120719_764661.shtml.
[7]七成人认为每个毕业生都应有自己的毕业致辞[N].中国教育报,2011-06-28(007).
[8]张爱凤.“泛娱乐化”批判的文化社会学转向[J].求是学刊,2009(02):100-102.
[9](美)杰弗瑞·戈比,著.你生命中的休闲[M].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82.
[10](美)菲利普·巴格比,著.文化:历史的投影[M].夏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88.
[11]转引自:赖功欧.人文价值取向的现代转换[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32.
[1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4-25.
责任编辑 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