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群众文化均等化谈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

2020-09-10刘丹丹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特殊群体均等化群众文化

刘丹丹

摘要:新时代,不仅人民的经济需求由原来的基本生活满足型转向综合发展型、富裕提升型,而且人民在政治生活上对民主法治的要求、在文化生活上对精神文明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上对公平正义的要求、在生态文明方面对优美环境的要求也更加迫切。现面对新时代的更高要求,文化馆作为组织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应当提高认识、理清思路、不断完善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文化服务。基于此,本文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均等化;特殊群体

引言:

文化馆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部分文化馆由于各种原因仍在开展营利性经营活动,对特殊群体难以兼顾,进而不能充分体现文化馆的文化价值。因此,文化馆作为公益性质的文化单位之一,应积极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增强文化馆服务水平以及加大对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以满足新形势下特殊群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特殊群体文化服务的意义

文化馆是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结构的组织,因此,通过给予特殊群体文化诉求以积极的回应,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文化馆承担着宣扬群众文化的重任,其日常工作包括致力于推动群众文化工作,让社会公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富足,在社会公众当中寻找和发掘文化骨干力量,对其加以针对性培养,以此达到充实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队伍的目的。同时,文化馆必须对社会公众现阶段的精神文化诉求做到精准地了解和把握,这样将确保文化馆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都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在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选择上,文化馆可以组织社会公众进行合唱、书法、美术创作、乐器演奏等形式。文化馆必须立足于本地区的实情,将各种优秀的文化形式以及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地整合,以此推出适宜本地社会公众的文化服务内容。通过文化馆所拥有的扎实群众基础以及专业人才队伍,将确保其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并使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福祉得到切实的保证。面对特殊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诉求,文化馆应当积极加以应对和呼应,结合特殊人群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和创设文化服务契机。

二、文化馆对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现状分析

文化馆是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职能,应面向特殊群体提供无差别的文化服务。但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文化馆容易忽视特殊群体的文化建设。首先,由于文化馆的活动空间不足,导致特殊群体文化服务功能在逐渐减弱。其次,精准对接工作效率低下,没有充分利用社区网格化力量,没有考虑到特殊群体人员零散分布的因素,缺乏对特殊群体文化诉求的特殊照顾。再次,部分地区的文化馆由于资金和人力资源不足,在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上没有创新,没有将文化服务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相融合,导致文化馆对特殊群体文化服务的作用愈来愈小。

三、基于群众文化均等化谈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的相关措施

要做好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文化馆方面需要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给予特殊人群文化权益足够的重视,进一步推进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力度,覆盖更多的特殊群体,注重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以健全,为特殊群体提供人性化文化服务,注重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加以创新,吸引特殊群体参与其中,紧扣时代主题,为特殊群体提供文化服务,打造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服务内容,使特殊群体文化服务更“接地气”。下面我们将逐个进行分析:

(一)构建联动服务机制。在经济社会不断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馆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在逐步深入,要想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就必须构建文化馆服务联动机制,使得群众文化服务能够具备更广阔的服务平台。首先,要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对各文化馆的资源进行共享;其次,要构建群众文化品牌,从整个整合资源的视角出发来提升文化资源建设的效益,避免重复性建设。比如,某市群众文化创作中心就建立了群众文化创作员的数据库,对资料进行动态更新,以便掌握群众文化创作者的动态情况,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二)提高文化馆精准对接强度。在进行文化精准对接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对当地特殊群体进行划分,例如男性、女性或者是老人、青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然后根据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对文化进行精准宣传。例如可利用暑期举办针对留守儿童的书法美术公益培训班、“小戏迷”培训班;为农民工、老年人多开办一些文化讲座、广场舞、艺术展览、合唱艺术等文化培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这样的方式不但满足特殊群体对文化的需求,还可以实现文化内容与文化服务的精准对接,以此实现精神文明层面的精准持贫。

(三)促进特殊群体场馆服务厚度。随着特殊群体对文化馆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其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文化馆也应在加强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对馆内的各种硬件设施进行优化,科学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建设供特殊群体休息的区域,或设立餐厅、咖啡厅等,使特殊群体在文化服务过程中不但可以感受到服务态度的热情,同时也能在这些创新的设施上感受到馆内的人文情怀。通过特殊群体的递增效应和滚雪球效应,使更多群众走进文化馆,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四)加强特殊群体信息化建设力度。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文化馆也应主动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群众文化服务,满足特殊群体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在文化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运用线下、线上、掌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文化服务。一是开展线下文化体验。可以利用数字文化馆,设置各种门类的学习体验区,将文化服务转变为可浏览的数字文化服务,也可应用3D投影技术以及VR技术,提升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效果。二是开展线上文化服务。通过接受线上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特殊群体对文化需求,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三是开展掌上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发布文化信息,利用数字共享平台为特殊群体与文化馆搭建快速沟通的桥梁,从而提高文化馆对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质量。

(五)紧扣时代主题,为特殊群体提供文化服务。当前我国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期,针对留守儿童、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应该紧扣时代主题,致力于文化脱贫,满足特殊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低保户等特殊群体对于扶贫政策、国家相关的救助政策措施不够理解,文化馆提供文化服务,就需要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节目之中,从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低保户等特殊群体最关心的内容中提供文化服务,确保与时代发展同步。

结语:

综上,文化馆是社会公共文化体系服务机构,其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供给职责,并非仅仅为普通群众提供文化服务,而是应该覆盖全体群众,对于特殊群体更是应该充分发挥扶持和帮助功能,从而实现精神文明层面的精准扶贫。为此,作为文化馆而言,必须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共同服务工作开展的综合水平,进行有效的市场发展规划,同时在综合服务能力培养方面投入必要的精力,从而为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起到促进效果。

参考文献: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文化馆(站)的基本职能与任务[M].上海: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ISBN-7-78562-652-6):13.

[2]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ISBN978-7-01-018435):44.

[3]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全国文化系统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办公共函(2019)54号).

猜你喜欢

特殊群体均等化群众文化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地级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迟开的花朵也能飘香
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