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隐喻视角下《成功》中艾米莉·狄金森的成功观念分析

2020-09-10马宇晗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狄金森概念隐喻艾米莉

马宇晗

摘要: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最伟大的现代主义诗人之一,她善于在诗歌中向读者展示她与众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直到现在仍有不少学者解读她的诗作。本文从概念隐喻理论出发,通过分析《成功》一诗来探讨狄金森的成功观,发现狄金森所定义的成功属于那些奋力拼搏过的人,结果只是其次。本文致力于从“成功”的角度解读狄金森,以期帮助读者了解更加多样的她。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概念隐喻;诗歌

一、引言

提起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人们大多想到的是她关乎自然、爱情及死亡等主题的诗作。长久以来,无数学者都试图从不同的方面解读狄金森的诗,研究多集中在她独特的写作格式或是分析诗作主题。而赏读诗歌并非只可使用文学领域的方法,近年来,语言学也在为学者们读透狄金森提供着重要工具。合作原则(CP)、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等均在分析狄金森诗作的作品里应用,这其中也不乏从认知角度出发的文章。但以往对狄金森诗作的分析大多围绕其关于死亡、爱情等主题的诗作,因此,本文选择了狄金森的《成功》一诗,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出发,试图解读狄金森对于成功的看法。

二、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由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首次提出,详尽叙述在两人的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他们从隐喻的认知方面出发,系统阐释了隐喻的运作机制和存在基础,揭示了隐喻的实质与特点,突破了人们将隐喻仅视为修辞方法的认识而将其视为人类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打开隐喻研究的大门。他们认为,“隐喻的本质是用我们熟悉、具体的概念构建抽象、不熟悉的概念。”前者指源域,后者即指目标域,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已自发地、无意识地将源域中的概念投射到目标域中,进而理解目标域中的概念。

而分析诗歌中的概念隐喻,必然离不开意象图式(schema)。Lakoff和Turner曾合著《超越冷静的推理:诗歌隐喻使用指南》,两人在书中对诗歌分析如何应用概念隐喻进行了进一步论述。因为诗歌短小、凝练,作者要在短短几行诗中向读者传递自己的想法,通过隐喻的意象图式构建,能使读者更加清晰、迅速地理解作者,将其的隐喻纳入自己的认知中。这种联系通常自发且无意识,但却能生动形象地传递作者的想要传达的一切。因此,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分析狄金森的诗作,更有助于我们近距离分析她对于世界的想法与认识。

三、《成功》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在全诗第一句,狄金森直接描述了这样的现象:在没有成功过的人的眼里,成功是最甜蜜的(sweetest)。这里出现了本诗的第一个隐喻:SUCCESS IS FLOWER。日常生活中,花朵通常被认为是甜美的,狄金森通过“花朵”这一源域到“成功”这一目标域的构建,形象生动地使读者将这样的“甜蜜”纳入自己理解。紧接着,第三行的“nectar”也在提示着这一概念投射。而这一句却对第一句中对成功单纯美好的追求附加了条件——汲取成功的花蜜需要经历痛苦。由此,对于“成功”这一概念的构建因为从“花朵”的投射而跃然纸上,读者很容易联想到那些远观想拥有,近看难获得的花朵,如玫瑰一样娇艳动人却带刺,天山雪莲一样美丽有价值却生长的悬崖边。通过“sweetest”和“nectar”提示出的花朵的意象图式,使得读者迅速获知“成功”与“花朵”之间的联系。

在全诗的第二节和第三节,狄金森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战场。这两段虽然看似与前诗中的“成功之花”并无关联,也并无动词或形容词来提示应用的隐喻,但通过描写战场上执掌胜利之旗的显贵和倒在地上即将战死的战士,诗人为读者提供了这背后潜藏的另一个有关成功的隐喻:SUCCESS IS AWARD,也就是说,成功是战利品,追求成功的路上需要如在战场上的搏斗。这两节诗的中心不是场景的渲染,而是人物的比较。那么究竟何为成功的意义?显贵人士执掌着胜利之旗,但却不明白成功;而狄金森笔下的战士,战败(defeated)、垂死(dying),甚至已经失去听觉(forbidden ear),对于成功的号角却听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无一词描写战况的激烈或是战争的残酷,战场的意象却呈现在读者们的面前。狄金森的诗作常以其婉约、细腻、意象突出著称,此处战争的渲染让读者更好地将奋斗后的成功之意义纳入自己的认知。

至此,狄金森对于成功的看法已然清晰明了。在本诗中,成功的意象从一朵小花到成为宏大战场上的战利品,这之间的强烈对比和意象突出,往往能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印象。成功本就是一朵小花,人人要想摘得,人人想要品尝她的花蜜;但想要得到这朵小花,却往往需要在宏大战场上与敌人拼搏,纵使最后遍体鳞神,却能真正收获到成功的意义。而这,正是狄金森想要歌颂的成功,只是得到那朵花是无意义的,这期间的流泪与流血才是成功的内核。

四、从《成功》看狄金森的人生追求

狄金森在《成功》中向读者展示着轻易登顶者未必道清成功的意义,唯有付出、甚至牺牲者才能体验真实的成功的道理。成功纵然需要艰苦奋斗,但只要拥有过这样的体验,即使结局无果,依然可称之为成功。狄金森歌颂的不是成功路上的艰苦,她留意的是那些倒在“战场”上的人们。从结局来看,他们是失败者;但从过程来看,只有他们才能道清成功的甜蜜。

艾米莉·狄金森二十五岁时便开始隐居生活,断绝社交,仅用信件与外界通信。作为一名隐士诗人,她在生前仅发表了七首诗,留下的一千七百余首如同她本人一样,带着隐士孤独又神秘的气息,由后人进行赏读与研究。用当代的眼光看她,她生前的成就必然是不能称为成功的。但于她而言,选择自己的道路,在自己的道路上拼搏便已经是成功的。她的外表看起来只是个单薄的女诗人,而她的内心却经历着热烈的思维碰撞。难以想象,追求精神高洁的狄金森,是如何在寂寞的日日夜夜中打磨、錘炼自己的思想,如何在归隐的生活中保持对写作的热情,将思想注入诗歌,赋予作品灵魂。狄金森便是战场上的战士,为自己谱写最热烈、最不寻常的人生之诗。

五、结语

分析狄金森各种主题的诗作,有助于我们从更加多样的角度看待她的所要传递的情感与她本人对世界的态度与看法。本文通过对《成功》一诗的概念隐喻分析,探索狄金森对于成功的看法,发现她并非是人们心中一提到隐士,就想到的淡泊一切、仙风道骨的形象。她的归隐源自于她对于精神的高洁追求,对自我世界的深入探索。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分析她的诗作,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她的思想,但狄金森的作品是值得反复品读的,她还有更多思想等待着我们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2]张旭.文学批评与认知隐喻[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1(6):19-26.

[3]马永波.艾米莉·狄金森:为美而死[J].名作欣赏,2012,25:61-67.

[4] 陈明志.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诗性隐喻[J].外国语文(双月刊),2012,28(1):19-24.

猜你喜欢

狄金森概念隐喻艾米莉
如果回忆即遗忘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I’m Nobody! Who Are You?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
如果想起就是忘记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中国日报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研究
天鹅的前身是鹌鹑
等待一小时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