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场景理论视域下皖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探析
2020-09-10李明
李明
摘要:文化場景理论强调区域所提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对地区发展带来的作用,休闲农业具有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全面功能性的开发开辟一个全新的途径。皖北地区有发展休闲农业的优越条件,但发展也存在较多问题,如产业规模不成型,经营理念不先进,环保观念较淡薄、宣传方式较落后等。需要加强政府引导,合理挖掘地方资源,指定统一行业标准,采取多样的宣传方式,就能促进皖北休闲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皖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皖北地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结构;
文化场景理论是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特里·克拉克、哈佛大学经济学爱华德·格莱泽、多伦多大学的理查德·佛罗里达和丹尼尔等提出。文化场景理论是基于对城市街区的重新审视。格莱泽在对纽约进行长达数十年的研究后写成了《城市的胜利》一书,他在书中指出:后工业城市优势体现在吸引高素质人群的能力上,而这种吸引人才的元素不是传统理论强调的经济性因素,而是城市所能提供的文化与生活方式。
文化场景理论虽然是基于对城市街区的重新审视上,凸显了文化的一位和创意的价值。场景是发展的结果,也是发展的基础。每个空间拥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因而也产生了不同的场景,场景是人的感知最直接物理结果,对个体的认知、感知有直接的贡献,这种物理空间经过个体加工,信息交换构成“个体感知”,共同作用于个体喜怒哀乐。休闲农业结合第一、第三产业,加强农村与城市联系,满足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双向需求。一方面,休闲农业的发展,能够给当地农村环境带来基础设施的改善,盘活农村自然资源,解决当地居民就业问题,提高居民收入。另一方面,为生活在城市的居民远离喧嚣,提供了休闲娱乐放松身体与精神的场所,让他们能体验自然淳朴的乡村田园生活。作为农业发展的深层次延伸,休闲农业是调整皖北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皖北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皖北地区休闲农业概况
皖北地区是指安徽省的北方地区,是以淮河为界,包括淮河以北的宿州、蚌埠、阜阳、两淮(淮南、淮北)等六个地级市。土地面积约有5万平方公里,土地辽阔,多为平原地区,资源丰富;人口则约2800余万,占安徽人口总量的42.8%,劳动力资源丰富。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季分明,农产品种类丰富,产量较多,是我国商品粮的重要基地,交通便利,铁路发达有利于旅游业得发展。但是皖北地区总体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经济总量小。2018年,皖北6市经济总收入约安徽省总收入30%左右。皖北地区的资源优势给休闲农业开发提供潜能,皖北地区的经济水平也给休闲农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皖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为休闲农业的开发提供强大力量。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在自然资源方面,以山水自然资源为主,包括淮南八公山、淮北南湖湿地、宿州皇藏峪、阜阳八里河、蚌埠龙湖景区等。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打造观光休闲农园,以观光旅游为主导,农业生产为基础,让前来参观的人们在享受美食美景之余,也能体验自己动手进行农业劳作的乐趣。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观光休闲农园进行赏花、赏茶、赏美景,种瓜、种果、种闲趣,将生活与自然的体验融为一体。
二、皖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企业规模未成型,服务项目较单一
由于一些地方对休闲农业缺乏认识,当地农业资源缺少有效的调研,政府的重视力度不够,发展休闲农业的主体大多为个人与民间投资企业。由于个人能力的薄弱,民间企业规模小,配套设施不齐全,产业化程度较低。这样就会导致休闲农业活动服务项目比较单一,除了提供景区的观赏以及同质化的游玩项目,无法让游客享受更多属于当地特色的游客体验。例如:农家乐发展门槛低,投入少,所以很多居民都一窝蜂地开办农家乐项目,导致每家每户农家乐发展单一化,从体验项目到菜食饮品都较为雷同,让游客觉得单调乏味。也由于农民创业大量集中于农家乐市场,导致旅游竞争比较大,出现了很多人分一个“蛋糕”的现象,然而所带来的收益则是少之又少。根据2017年宿州市农业调查数据显示:农家乐项目申报数量有1856起,平均每4户农村居民就有一个农家乐项目,可谓竞争激烈。
(二)经营理念欠缺,开发力度不深入
由于某些地区经济水平不高,生产力低下,经营理念较为落后,出现了休闲农业项目开发不合理现象:发展模同质化。不难发现,进入景区都是一栋栋大同小异的古代建筑,不具有当地特色,土特产都是一些市场上随处可见的产品,例如:牛轧糖、芝麻糖、风干牛肉、小黄鱼等,这些产品大多是网上购入,然后再拿到景区市场进行贩卖,让游客无法产生兴趣。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未能被充分挖掘形成品牌特色。
(三)环保观念较淡漠,持续发展难进行
皖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某些企业环保观念淡薄,将开发过程中的废水废物轻易排放,水环境遭受影响。根据安徽省环保局调查显示:2018年皖北六市查处环境违规经营企业106家,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损失达到26亿元。不难发现,
一些农庄直接建立在湖泊水库旁,造成的餐饮垃圾随意倾倒,湖泊水质污染严重,大量鱼类死亡现象严重。还有的地区,政府追求政绩,审核缺位,盲目招商,把沿海地区淘汰的污染企业招入本地开发,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污染企业过度开发当地资源,超出自然承受力,导致生态系统破坏。有时由于资金的不到位,以及审批材料的未完善,开发项目突然停工的现象时有发生,资源遭到破坏,半途而废后劳民伤财,表面光鲜亮丽,实则外强中干,多年后则出现自然枯竭,无法持续经营的后果。
(四)宣传手段较落后,影响力度难提升
由于皖北地区信息技术应用不全面,宣传手段较为单一,大多都是利用宣传手册、游客报刊等形式,具有很多局限性。有的地方虽然也建立了旅游网站和旅游APP,但是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维护与更新,出现了旅游信息不完善,网站利用不便捷等现象,通常是静态信息多,动态信息少,游客无法直观地从中提取有用的旅游信息部分地区甚至网络通信都无法连接,很难将自身发展的休闲旅游项目作为品牌推销出去,这样会让休闲项目很难“走出去”,游客目光无法“走进来”,这样造成的影响则会是无人问津的市场,以及惨不忍睹的收益。
三、皖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路径
皖北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存在企业规模不完善、经营理念不先进、环保措施不到位以及宣传手段较落后等问题,各地要充分利用皖北地区资源优势,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政府与百姓一起群策发力,促进休闲农业深度发展。
(一)加强政府引导力度,提供合理资金扶持
政府是发展休闲农业的“排头兵”,政策引导是休闲农业深层次发展的推动力。埋头苦干,没人领导则往往事与愿违;大操大办,没人支持则往往半途而废;政府的引导尤其重要,其给百姓带来发展思路、提供先进技术、解决产业销路。只有坚持政府政策的引导,组织并完善我国休闲农业的服务体系,加强休闲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才能达到运作规模商业化、旅行市场开拓化、发展环境最优化的目标。
资金扶持是发展休闲农业的前提。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对各个开发项目进行评估统计,将农业资源的种类、性质、现状、市场前景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加大对休闲农业在贷款、税收等方面资金扶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皖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皖北地区2012年-2018年7年间的经济总量呈逐渐上涨的趋势,皖北政府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设置专项扶持基金,给予休闲农业税收优惠等。
(二)合理挖掘地方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人文资源方面,皖北六市名人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例如:阜阳有法家代表人管仲故里,学习礼让天下的精神;阜阳有“四九”烈士馆,杨虎城旧居;亳州有以“中国原始第一”之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尉迟寺、三国时期的曹操运兵道、中国道教宫观的涡阳大清宫、古貌尚存的明清老街都将给我们展现不一样的亳州。淮南有大量的大孤堆古墓群,为历史考古、文化研究和以及打造探险、文化休闲体验项目等提供了条件。这些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将会是皖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完美的着力点,结合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内在优势,展现出自然环境的原始面貌,体现出人文环境的历经沧桑,将给休闲农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内在动力。可以利用皖北地区的人文i资源建立教育型休闲农业,发展研学旅游,开拓学生市场。另外可以建立民俗观光村落,当地的居民具有着特有的民俗生活,可以利用当地别具一格的风俗习惯,历久弥新的乡土人情,开发地域特色的旅游项目。比如民族特色的古镇村庄开办农家乐,由于投入成本小,开办门槛低,很多农家都可以自主创办农家院,这样慕名前来的游客,不仅可以住在农家农院,也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利用地方节庆举办歌会活动,外来游客也可以踊跃报名在欣赏当地特色舞曲的同时,地方民俗歌舞文化融入其中,达到多元文化碰撞交流的效果。
发展特色休闲农业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让休闲娱乐项目与自然资源相互协调,与人文资源要相互融合,这样才能凸显地方特色,发挥地区优势,铸就特色品牌。例如:水产品养殖时,要将当地自然资源承受能力所匹配,养殖适合当地水资源生态的鱼类,谨防养殖外来物种,因为其缺乏天敌,大肆繁殖,破坏生态系统,最终会影响整个水生态的养殖。在人文旅游开发时,要了解历史人物真实事件,不虚构、不牵强附会,实事求是发掘人文资源,对于建立好的人文旅游项目,要及时地做好保护措施,避免人为损坏,造成巨大损失。
(三)制定统一行业标准,加强区域交流合作
统一的行业标准为皖北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措施。企业间相互学习是前提,有些企业由于后期加入休闲农业建设,发展经验不足,可以向行业组织中具有经验的企业学习经验,掌握技能,获取帮助,发挥后发优势。相互交流是基础,行业组织中,交流必不可少,彼此交流自身发展心得,可供其他企业参考学习;相互帮助是保障,由于个别企业发展较落后,组织中可以向发展较好的企业寻求帮助,在技术、资金、决策上度过难关;相互监督是重点,行业组织的监督作用,可以及时发现个别企业的错误决策,并督促其及时改正,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皖北地区各企业旅游合作要逐步走向正轨,要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以亳州为重点,两淮地区为主轴、历史文化丰富的宿州阜阳为助推,实现三大旅游板块的交织,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实现皖北地区共同发展。例如:推出“母亲淮河、天然养吧”,“中华药都,老庄故里”等旅游路线,游客可以在观赏淮河两岸的风光美景;也可以在中国药都了解制药的发展历史,给药品研制带来帮助,也在老庄故里的蒙城感受庄子的豁达情怀,追求灵魂自由。
(四)注重营销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发展休闲农业需要先进的宣传手段,利用互联网优势,积极探索营销模式。可以建立起皖北旅游微信公众号,如“最美皖北”“不一样的皖北”等,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提供多样的旅游资源信息,动态化更新旅游信息资源,提高皖北休闲农业的知名度。
根据当地资源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休闲旅游品牌,减少同质化的旅游项目,追求别具一格的特色产品。利用当地特色资源,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形成自身独有品牌,让前来观光的游客拥有更好的游客体验。比如:宿州萧县拥有历史悠久的“伏羊节”,当地政府可以在伏羊节期间,大力宣传伏羊文化,吸引外来游客前来参与抓羊、屠羊、吃羊的过程,制作羊品工艺,做出羊肉小零食等吸引游客。只有通过与众不同的产品才能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才能赢得大多数人的口碑,实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应。拥有自己独特的品牌,那么休闲农业的项目才有市场、才有卖点、才有口碑。品牌效应会给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
四、结语
发展休闲农业需要以农业为基础,着力挖掘休闲农业的 深层价值,加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寻求多项产业相互磨合发展,利用当地丰富资源,创造出多样价值。皖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大,要善于做好各方面的统筹规划、加大经济扶持力度、完善休闲产业的发展布局,充足的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克服在发展过程中经营观念、宣传手段、行业規范、资源开发等问题。皖北休闲农业发展将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环境资源改善、人民幸福感提升,为皖北地区振兴发展谱写幸福篇章。
参考文献:
[1]范亚伟.皖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支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
[2]刘志青.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
[3]赵启玥.蚌埠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6.
[4]李晓颖.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林业大学,2011.
[5]杨海霞.现代庄园经济的发展战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5.
[6]匡远配.农业产业化带动安徽一二三产业融合[J].安徽社会科学,2017(06)
[7]陈鹏.浅析宿州休闲农业发展策略[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10)
基金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我国乡村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YJA840008)
2.2017年度宿州学院科研平台开放课题《基于文化场景理论的皖北乡村振兴研究》(项目编号:2017ykf15)
3.宿州学院科研平台开放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皖北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9ykf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