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石窟第169窟苦修像风格研究
2020-09-10张梦伟
张梦伟
摘要:苦修像是佛教彩塑题材之一。炳灵寺石窟,北魏前称之为唐述窟(羌语鬼窟之意),位于“丝绸之路”陇西段”的必经处,唐代改称灵岩寺,宋代之后称炳灵寺并沿用至今。炳灵寺169窟的题记是迄今为止中国现存石窟中有明确纪年的最早造像题记。即可认为炳灵寺石窟正式建于西秦时期。本位主要围绕169窟中南壁下方的苦修像讲述。
关键词:炳灵寺石窟;苦修像;佛教
一、佛教的传播及苦修像
佛教于两汉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汉地,根据传播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的不同将由北方传入的一支称之为藏传佛教。随着佛教的传入,石窟造像也随着在汉地兴起。石窟造像的题材开始时较为单一,一般为讲述释迦摩尼故事,其中,苦修即为其中一种,苦修像題材内容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为寻找解脱人生痛苦的真谛,离家隐居于尼连禅河边丛林苦行修禅,最初日食一麻一米,渐至七日史一麻一麦,至于不饮不食。经过六年,形貌已是“身肉为消尽,唯其皮骨存”。极度消瘦,有若枯木。此类像的位置、环境、衣服、动态、神情有定式:苦修像与出家、成道、说法像组成四像,代表释迦牟尼一生修行成佛的四个重要经历的典型事迹,都安排在洞窟中心塔柱四面龛的南向龛或西向龛内。龛形或双树圆券形龛或圆券形龛。穿双领下垂袈裟,结跏趺坐,两手相叠腹前,作禅定印,低头沉思,面貌消瘦,胸部肋骨突起,形容枯槁羸弱。
二、炳灵寺石窟中第169窟的释迦摩尼苦修像
此像位于169窟第20龛,此像应为我国石窟造像中最早的一尊苦修像,佛像颜色已经完全脱落,造型比例较为和谐,面容仿佛看得出释迦摩尼处在苦修之中,却又透露着对苦修时光的享受。佛像筋骨鄙陋,胸骨和肋骨显现出来,脖子和上臂的肌肉显现出一定的对人体肌肉的了解。佛像腹部空出,显现出释迦摩尼空腹修行的状态。此尊苦修像具有犍陀罗艺术风格(犍陀罗为古代印度次大陆十六列国之一,犍陀罗艺术是由古典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融合的结果,后来为我国的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带来了希腊罗马风韵),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具有顶髻。双腿盘坐,双手掌心向上左手在上的方式平放于右足之上。
三、炳灵寺石窟苦修像与其他石窟苦修像的比较
就风格而言,敦煌莫高窟和炳灵寺的苦修像延续了犍陀罗艺术风格,且敦煌莫高窟中与之更为接近。炳灵寺石窟中苦修像虽无衣服,到无论是发型还是整体造型,也都与犍陀罗艺术十分接近。这也表明,我国佛教艺术早期任然保留了大量印度佛教的风格,这与后来汉化程度甚深的佛教造像有很大的区别,同时,这也意味着我国早期佛教文化与印度佛教基本相似,为研究印度佛教文化和石窟造像提供佐证和研究意义。
而炳灵寺石窟中的苦修像除了无服饰之外,还有一处颇为有趣之处有别于大部分印度佛像及敦煌莫高沽第260窟的苦修像,即苦修像的面部表情。炳灵寺石窟中的苦修像虽然也是面容消瘦,表情却略带笑意,不似拉合尔博物馆藏的苦行释迦及莫高窟260窟的苦修像皆为冥想苦思之态,令人觉得炳灵寺的苦修像释迦摩尼仿佛不是在苦修,而是在享受着一种超然的境界,同时,也可能与造像者对苦修像加以人情化的表达,这在炳灵寺169窟别的石窟造像中也有所反映,169窟造像由结合当地风土人情的因素存在。
四、结语
石窟造像为研究佛教文化及其传播提供了有力的实物材料,本文主要研究炳灵寺169窟中的苦修像造像风格特点,以及其与印度佛教犍陀罗艺术风格之间的关系,并联系莫高窟260窟苦修像,加以佐证。同时,比较了莫高窟260窟及炳灵寺169窟苦修像的相同点及区别,同时联系炳灵寺169窟整体造像风格与炳灵寺所处地理环境,基本探讨出炳灵寺169窟苦修像的风格特点的一般性和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