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失当引发负面舆情及其防范治理研究
2020-09-10陈波
摘 要:新冠肺炎暴发引发社会紧张,媒体对有关疫情报道失当将引发负面舆情,产生公众恐慌。本文旨在通过对“双黄连”事件进行分析,从媒体、传播技术、广大受众3个方面剖析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范治理措施。媒体应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充分发挥“把关人”作用;鼓励异见,积极培育意见领袖。公众自身应提升媒介素养,并控制情绪极化,防止理性坍塌。
关键词:报道失当;负面舆情;防范治理;新冠肺炎;“双黄连”事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6-0084-02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在湖北武汉暴发,随后在全国各地迅速蔓延,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随着疫情发展,公众对相关信息需求持续上升,尤其是对预防、控制以及治疗新冠肺炎药物的关注度迅速升高。但少数主流媒体却在有关新冠肺炎药物的报道中存在失当现象,导致公众哄抢药品,引发负面舆情。本文旨在通过对此次媒体报道失当引发负面舆情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防范治理措施。
一、“双黄连”事件回顾
2020年1月31日22点46分,新华社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发布消息称“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如图1)。消息一经发布,网民沸腾,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疯传,该事件瞬间在新浪微博直接“爆”了,并登上热搜第一(如图2)。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呈现疯抢双黄连口服液的态势。2月1日凌晨,双黄连口服液在各大电商平台一扫而空,甚至连双黄莲蓉月饼、兽药双黄连制品都被扫货。而线下一些地方群众也连夜聚集排队买药,一时间双黄连口服液成为继口罩后的新晋“断货王”。
2月1日,当不少民众还因未抢购到双黄连口服液而焦虑时,各大主流媒体及专家开始澄清。“抑制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特别提醒:请勿抢购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消息迅速刷屏。
此次全民抢购双黄连事件是权威媒体发布消息失当而引发的负面舆情,虽然事后媒体及时发声呼吁大众切勿抢购自行服用药物,但已造成巨大的传播杀伤力。
二、发生“双黄连”事件的原因
“双黄连”事件在短短几小时内发生反转,造成群体性无理性行为,引发社会负面舆情。不少网民留言称特殊时期媒体应更加注重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对广大受众负责。但笔者认为,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除媒体报道失当,数字科学技术发展加速信息传播外,民众行为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媒体方面
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网络,权威媒体的发声更加具有穿透力,成为公开事实真相、引导舆论的有力工具。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到,“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1]环境决定了群体行为的走向。在疫情凶猛、人心恐慌的舆论场下,公众对权威媒体信息过分依赖与信任。因此,当@新华视点发布“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时,公众对其深信不疑,导致哄抢囤积双黄连口服液的过激行为发生。笔者认为,出现此次媒体报道失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报道缺乏准确性
2020年1月31日,@新华视点发布消息称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中新社记者随即对消息中提到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相关人员进行了采访,事实却是仅仅初步发现双黄连口服液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但对病人如何有效仍需大量实验,并不像@新华视点发布消息所言双黄连口服液就能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此次@新华视点的消息报道缺乏准确性,将尚未确定的事实肯定化。盲目相信研究机构提供的信息,未进行多方求证、冷静思考,导致发布的消息对群众形成误导,社会情绪进一步紧张化。加之事件反转的戏剧化,群众情绪在希望与失望中不断恶性循环,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媒体公信力。
2.叙事语言模糊化
新闻报道讲究通俗易懂,清晰明了,尤其是对于一些老百姓关心的消息,应用更加直白的语言加以表达,从而易明白,且无歧义。通过对@新华视点发布的消息进行分析来看,虽然文中并未涉及药物类专业术语,只提到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但就当时社会情绪以及大众所处环境而言,并不能明确区分或者尚未有时间区分“抑制”“预防”“治疗”“防治”等词语的差异。当群众获知这一消息后,不管自身是否符合服用条件,均纷纷抢购药品。因此,新闻报道中叙事言语的模糊化进一步推进了哄抢药品事件的发生。
3.重传播量轻传播效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及时公开发布相关信息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中,新闻媒体未把握好尺度,未明确哪些消息需要尽快公开传播,哪些消息仅在内部消化,只考虑到传播的量,而未充分认识到消息传播带来全民哄抢的后果。尽管媒体及研究机构及时辟谣澄清,但公众依然持续哄抢囤积药品。更重要的是,服用双黄连后可能产生副作用等信息,此前媒体也并未提醒公众。
(二)传播技术方面
数字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信息传递壁垒,加之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更加方便快捷,这就导致新闻信息在网络社交媒体中呈现出核链式指数级增长的传播特征。核链式反应原本是描述核反應中,当原子核被中子轰击时,会发生裂变,同时产生新的中子,这一新中子又去撞击其他原子核,从而再次引起原子核裂变并产生中子,这一过程不断重复,形成一种连锁反应,被称为核链式反应。[2]
核链式反应同样可用于社交媒体信息传播。当作为传播源的@新华视点发布“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后,被大量主流媒体转载,一时间进一步激发了消息的传播,使得更多公众获知该消息。当公众获取该消息后,在社交媒体讨论转发,使消息发生裂变,被过分解读,进而形成抢购舆论,并做出不理智的哄抢行为。
(三)广大受众方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公众对信息的渴望愈发强烈。从社会心理学方面分析,当面对纷繁杂芜的信息,公众缺乏基本媒介素养,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加之无意识的归因错误,势必会被不实信息误导,产生一些非理性行为。
1.缺乏基本媒介素养
当“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发布后,公众随即抢购双黄连,甚至不顾“不出门”“不聚集”的防疫提醒,深夜在外排长队购买。这一系列非理性行为均源自公众自身媒介素养的缺失。当面对媒体消息时,缺乏足够认识以及辨别能力,未对消息进行冷静的思考和理智的判断,盲目相信,最终选择非理性消费,并给疫情防控添堵。
2.从众心理强化集体性跟风
抢购双黄连事件中,公众除自我信息辨别能力不足外,也存在从众心理。当“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疯传,多数人都在或谈论或抢购该药品时,受群体性行为影响,不少群众势必会加入此次抢购“狂欢”之中,盲目跟风,从而掀起抢购浪潮。
3.无意识心理的归因
“归因是指对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归因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指行为者内心需要、情绪等因素;外部原因则指行为发生时的环境因素。”[3]此次抢购双黄连事件即是群众无意识心理的归因。
“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出现在疫情上升期,在社会情绪高度紧张的外部环境下,群众内心存在或焦虑或恐慌的心理,渴望治疗药物的出现,希望疫情尽快结束。因此,在涉及治疗药物的消息出现,并且该药物已上市的情况下,势必会掀起大浪,形成哄抢态势。
三、防范治理措施
从@新华视点发布“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到@人民日报澄清“抑制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仅短短几小时时间,不但信息发生反转成为焦点,公众的行为也备受议论。最终形成公众集体谴责媒体报道失实、权威机构博眼球,而专家、媒体又对公众非理性抢购行为感到无奈和担忧。因此,在类似特殊时期,如何避免媒体因报道失当而引发负面舆情造成巨大社会影响,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媒体方面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公众对相关信息关注度高,任何涉及疫情的消息都可能引发较大的社会反应。因此,各媒体应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充分考虑信息报道后可能引发的社会舆情,并鼓励不同声音的出现,培育意见领袖,积极有效引导广大受众。
1.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充分发挥“把关人”作用
确保新闻报道准确、可靠。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而真实则是新闻的价值和生命。[4]在重大疫情时期,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采访的同时,应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尤其是涉及治疗药物等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不能盲目相信,应多方查证核实,深度采访掌握研究进展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对公众负责。
明确报道边界。在疫情防控紧张阶段,公众的心理极为敏感,媒体在报道有关疫情的重大信息时应更加慎重,充分明确报道边界。对于一些只需行业内部知晓或者尚未出现结果的消息,媒体应审视是否及时对公众公开,有无让公众了解的必要。
慎重考虑传播后果。媒体不仅仅是扩音器,只报道事实,还应准确掌握报道力度,考虑消息发布后引发的社会效应、舆论后果。抢购双黄连事件中,媒体尚未考虑传播后果。消息一经发布,造成公众哄抢双黄连及有关药品。即使媒体和专家及时澄清,也并未有效阻止公众进一步抢购。不少网友说:“吃了总比不吃强,万一有用呢?”而自行服用双黄连可能造成的系列副作用,给疫情防控添堵等等,媒体并未充分考虑。
发挥“把关人”作用。从新闻消息采写到发布等环节,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则是“把关人”。媒体发布消息时,应充分发挥“把关人”作用,涉及重大事件时应对记者采写的信息加以警惕,不能有新闻就报,要进行选择和分析,弄清事件来龙去脉。要有大局观,不能盲目追求点击率和新闻噱头,应从根源上防止不实信息的传播。
2.鼓励异见,积极培育意见领袖
与从众心理对应的一个概念叫作众从行为,即群体中由于多数人受到少数人意见的影响而改变原来的态度、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的行为。[5]从众心理是因少数人迫于群体压力或者无自我主见,人云亦云,而参与群体行为,但当群体中有少数人持反對声音,并且态度坚决,则会逐渐影响多数人转变态度,从而与之前少数人的行为意见保持一致,这时少数人的意见就会上升到新的高度。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迅速,媒体应鼓励不同声音的出现,广泛接受不同意见,积极培育新的意见领袖。此次抢购双黄连事件中,如果有相关人士提出质疑,并对消息进行深入解读,提醒广大受众注意信息分辨,切勿盲目抢购,引发公众理性思考,由“从众者”转变为“众从者”,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非理性抢购行为的发生。
(二)广大受众方面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除媒体应肩负相应的责任外,作为信息接收的广大受众,同样应该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因认知失调卷入共识的洪流,从而产生无理性行为。
1.提升自身媒介素养
信息爆炸时代,媒介素养不仅仅是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品质,对于广大受众来说,同样不可或缺。
增强信息辨别能力。“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一出,公众翻阅消息发现源自主流权威媒体对权威研究机构的采访,于是深信不疑。一方面未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提出疑问;另一方面也未对信息进行仔细解读,不管是抑制还是治疗、预防,就加入抢购大潮。诚然,经过非典时期抢购板蓝根,日本核泄漏抢购碘盐,公众应该举一反三,对信息进行辨别,理性消费。因此,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引起社会恐慌时,公众更应该保持冷静,对媒体报道的重大信息应清醒认识,做到准确理解,核实评估等,这样才能避免自己不盲从,不被群体行为左右。
不信谣,不传谣。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公众随时随地都能发布或转发信息,从而导致网络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不少谣言满天飞。疫情时期,公众容易产生“恐慌下的盲信”。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只管“好心”转发,因此关于疫情的各种预防妙招充斥网络。这导致媒体在忙于一线信息采集的同时,还要不断辟谣,是对媒介资源及注意力的过度消耗。因此,作为信息接收者和传播者的受众,应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大力提升媒介素养,擅分辨,懂核实,才不至于好心办坏事。
2.控制情绪极化,防止理性坍塌
漆亚林教授认为:“后真相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情绪左右了真相,观点超越了事实。”[6]由此可以看出,影响受众行为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即是情绪和观点。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相对于疫情本身,一些“不确定性”和“未知”更容易让公众产生恐慌。在这种情况下,当有抑制病毒药物出现时,公众对于“确定性”因素的渴望情绪促使其深信媒体报道。加之受众信息辨别能力较弱,又受从众心理影响,导致受众抢购药物情绪高涨。因此,当面对突发重大信息时,公众应保持冷静,防止情绪极化,避免理性坍塌。
四、结语
此次抢购双黄连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是因为媒体报道缺乏准确性、叙事语言模糊以及重传播量轻传播效果导致引发社会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则是传播技术的支撑以及广大受众媒介素养缺乏,从众心理、无意识心理归因等因素导致非理性消费。
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媒体应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明确报道边界和尺度,考虑传播后果,并充分发挥“把关人”作用。同时,媒体还应鼓励异见,积极培育意见领袖,让广大受众从“从众者”转变为“众从者”。公众自身应提升媒介素养,增强信息辨别能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并积极控制情绪极化,防止理性坍塌。
参考文献:
[1]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9.
[2] 卢希庭.原子核物理[M].原子能出版社,2000:178.
[3] 劉自雄,王朱莹.被信任的假新闻——虚假信息的受众接受心理探讨[J].现代传播,2011(7):56-59.
[4] 熊江武.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话语权的消解与重构[J].新闻战线,2019(8):59-62.
[5]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50.
[6] 漆亚林.“后真相时代”新型主流媒体的价值重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S1):105-107.
作者简介:陈波(1980—),男,湖北人,研究生,助理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