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有效互动

2020-09-10杨桂珍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读写高年级互动

杨桂珍

摘要:在学的过程中,读和写的功能紧密联系,彼此促进。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他们能准确把握一篇文章的段落结构、字与词的灵活运用,文章的整体布局等,他们还能把所学知识记录下来并灵活运用。读写的高效结合,不但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和阅读习惯的培养,进一步增强学生读写综合能力。小学阶段,尤其是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并采取多样化措施,让读与写紧密结合,互相提高。此外,还要而且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以此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在读的同时,也在写,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读写;互动

一、引言

科技时代的快速到来,如今电子产品已经充斥我们的身边。在这种诱惑下,小学生们的阅读时间大幅减少,相反,他们把更多时间与经历花费在电子科技产品上。所以,如今小学生的阅读仅限于教材,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出现了天马行空、东拼西凑的现象。一方面他们的思想严重僵化,虽然虽然内心有很多想法,也很难用准确的文字表述出来,另一方面,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手法不够熟练,难以成型。所以说,读和写的高效结合和互动,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解决学生学习问题,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必须深入钻研,用创新思维探索出读和写高效并有效结合的方法。从电子科技产品中将学生“拯救出来”,做大量的实际阅读,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指导学生养成随文练笔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些学生,能坚持阅读,并在阅读时做好记录,写下心得,还能主动将所学到的知识合理储存起来,并主动消化,长期积累下去,他们的知识就变得灵活,可以随时支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下来一些经典名言和优美的词汇,使其理解和转化,最终以会灵活使用为目的。比如,在课文《桃花心木》中,教师要求学生首先要能准确并流利地大声朗读,在阅读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方式思考:本篇课文主要围绕什么展开?围绕这一主线写了什么事?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寻找答案,并加以润色,以流利通顺的句子和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师把课文内容拆分为几个部分,分段讲解。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前面内容,划出种树人做法奇怪的部分,让学生自己总结种树人有哪些方面是奇怪的。教师还可以把自己假设为种树人,让学生来问自己问题。通过转变角度,让学生换位思考。课文的后半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明白种树人的用心,引导并提示学生大声朗读种树人的相关部分,思考其中道理。鼓励学生思考并主动回答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种树人品格。老师讲解完课文之后,让学生自由朗读,标记出有疑问和困惑的部分,教师进行解疑答惑,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试着将这种能力应用到写作中,以提升自身写作水平。

三、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培养理性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总体感性思维多于理性思维。当他们阅读以后,容易沉浸在课文创造的情境氛围中,以至于难以静下心来,不能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难以琢磨文章段落结构。所以,虽然他们做了大量阅读,但依然无法把阅读技巧应用到写作上。所以,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先列出大綱的习惯,用总体框架引导学生写作,避免写作时出现思想混乱,想到哪就写到哪,强化学生的理性思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还要采取针对性的理性阅读训练,先教会学生分析文章段落结构。比如,在学生阅读结束以后,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文章一共分为几块?各部分之间有何联系?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让学生不但读懂内容,而且把阅读中的技巧转化到写作中去。要做到以上几点,阅读的内容和质量尤为重要,教师要经常推荐一些优秀的阅读作品,让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受到经典作品的熏陶。长期如此,不但可以训练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还能增强语言功底。

四、探索合理的教学措施,加强读写结合的训练

写作的基础是阅读,写作还是对所阅读内容的应用,二者相辅相成。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的模式。比如,在学完一篇课文之后,应该给学生留一些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不但学会这篇课文的写作技巧,还能体会作者的用意。让学生及时写下心得感悟,深入挖掘学生情感,并教会学生学会把所学技巧应用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的写作和阅读双重能力得到锻炼。

五、激励学生仿写

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在高年级中,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优秀段落,让学生学会引用和借鉴,仿照优秀范例写作。这种方式不但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并长期受益。

比如,在课文《少年闰土》中,作者应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突出闰土在少年时期和中年时期的改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活动。这篇课文的学习,不但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物描写,还能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到人物描写的魅力,以及对读者的影响。比如,在文章《我的母亲》里,学生自然而然会联想到《少年闰土》中的写作技巧和描写方法,通过对比,写出了母亲对待妹妹和父亲态度的不同,母亲对待妹妹的温柔有耐心和对待父亲的凶残冷血形成了鲜明对比。学生仿写课文,把阅读运用到实践中,真正意义上提升对写作的兴趣,读和写的高效结合,让作文质量得到提升。

六、 结束语

总之,小学学习语文过程中,读和写是基础。通过读和写的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能有效提高,所以教师要竭尽所能,探索出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高亮. 谈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有效互动[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 000(012):P.65-65.

[2]魏小艳.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有效互动课堂模式的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8).

[3]孙玉梅.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策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10):167.

猜你喜欢

读写高年级互动
中学语文教学注重课内外读写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古诗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有效的“读写”习惯培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初探
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索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