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2020-09-10杨玲
杨玲
摘要:提升課堂教学质量是目前教师的重点教学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首先要知晓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时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出现于如今的课堂当中,而是需要拿出崭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新的教学策略,发挥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动性,以求可以充分达到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策略研究;直观画面;合作学习;实际生活
在崭新的教育环境下,研究教学策略一定不能再有因循守旧的教学思想,而是必须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指导下的教育理念,拿出为学生发展着想的教学态度。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必须要有一颗随着时代发展的上进心,从而以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策略浓厚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有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其充分获取知识与技能,达到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从事高中生物教师这一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作以下几方面研究:
一、引入直观画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引入直观画面的教学方法也已经有了广大师生的充分认可。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直观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带着足够的学习热情享受获取生物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以求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实现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这一节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有关资料片,激发了学生深入了解有关蛋白质知识的兴趣,进而顺利引入了氨基酸及其种类的学习内容。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观察四种氨基酸的结构式,在直观画面下与学生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总结了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之后,我以多媒体技术动画演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组织学生一同讨论了肽链的空间结构,引导学生分析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又为学生介绍了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最后,我引导学生归纳了学习内容,做了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交流了得到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引入直观画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形成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观点,充分实现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开展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为主的时代环境下,开展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下充分感受到自身的课堂主体地位。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该当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开展合作学习的实际行动,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酶的作用和本质》这一节时,首先,我将学生划分成了学习小组,要求学生根据催化剂的概念独立思索酶的作用,进而在小组中做交流探讨。然后,我询问了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并设计实验验证酶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了控制变量,培养了学生善于质疑、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之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了实验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归纳了酶的本质。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合作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在课堂中践行了新课改下的生本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而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了深深的理解,切实达到了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联系实际生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实际生活和生物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愈来愈被人们所认可,教师更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有了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的教学思想。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应以联系实际生活教学的策略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科的现实价值,从而完成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任务。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这一节时,首先,我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想象父母年轻时的照片与现在的样貌,进而为学生介绍了细胞衰老的特征,顺利导入了新课。然后,我通过将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做融合,引导学生分析了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让学生尝试自主说出细胞衰老的原因,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最后,我引导学生探究了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帮助学生回顾了学习内容,助力学生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了解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生物知识,顺利完成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时代的发展中研究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势在必行。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为此付诸努力,从而使学生以充足的学习动力获取知识与技能,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长力.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162.
[2]唐明,张习敏,唐婧.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进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