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络”时代高中德育的新挑战和新对策
2020-09-10黄代强
黄代强
摘 要:4G时代下的微网络为高中德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道路。但高中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利用微网络找寻新的发展对策对于德育工作极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现阶段高中德育工作中凸显的各类问题。
关键词:微网络;高中教育;微网络平台;互联网
“微网络”是带有即时性等特点的新时代网络工具,有效实现了计算机等多终端的信息发布和传播。但“微网络”时代一些虚假、负面信息会带来不利影响,高中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因而对这些信息缺乏辨别能力并令其迷失方向,因而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微网络”的特点及对我国高中德育工作的意义
1.1主体参与的大众性
“微网络”有着明显的大众性特征,不同家庭环境、生活背景的高中生乃至整个国家的老百姓都能自由参与。微网络的全方位普及,使得各种各样的新奇思维可以快速成为热点,成为人们交流闲谈的新闻,普通老百姓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就能自由参与。
1.2交流沟通的互动性
“微网络”还有一大特点,即信息传播的过程呈现裂变式特征。人们能够利用QQ、微信等流行軟件,依据个人的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群体进行交流互动[1]。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提升,高中生也拥有不少智能手机,这使得高中生能够轻易地从“微网络”上获取相应的信息,与老师沟通的时空界限得以破除,高中生与教师群体能够凭借新的媒介形式产生更好的交互影响。
1.3信息传播的多样性
如今,手机上网成为人们很重要的获取信息的平台,高中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因而运用手机获取信息已是较为容易的事情。在“微网络”时代,高中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传播具备了及时性、有效性等特点。
现阶段,微网络给我国的高中德育带来了太多积极意义。“微网络”非常有利于建设和谐友爱的美丽校园,还能够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师生之间的互动更为热烈、频繁,而在如何拓宽德育渠道方面,微网络也能够带来明显作用。
2.“微网络”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新挑战
如今,中国的高中学校已建立了不少微网络平台,这些平台也初步发挥了其应有作用。但班主任利用微信群进行德育工作的却较为少见,更多的是利用这些平台进行学习交流或聊天等活动。显而易见,高中的微网络平台虽然已经有了较大普及,但真正运用德育工作的严重不足,所取得的效果也并不甚好,微网络在高中德育工作中正面临着新的挑战[2]。
此外,教师对“微网络”平台的真正意义欠缺深刻理解,这样就无法给学生给予应有的帮助。因而教师在德育方式不可能多样且略显呆板,这与“微网络”交互性的特征完全背离,最终也使得无法调动高中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
3.“微网络”时代高中德育的新对策
3.1掌握“微网络”教育的应用技巧
高中的德育教育就应当充分利用QQ、微信等“微网络”工具。对于已设立的各级“微网络”平台,高中德育工作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工作:一方面,可以利用微网络平台进行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从而建立更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些高效的平台发布学校的各类信息,有利于吸引学生对自己学校的关注,这对高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大有裨益。
此外,校园平台网站的建立也十分关键,因为这种网站将会给学生、家长、教师之间建立起一个十分快速有效的沟通平台。学生、家长能够以发邮件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对学校提出意见,可使学校在第一时间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德育工作人员应当从家长和学生提出的意见中积极拿出对策,并且要紧跟时代潮流,避免教育方式落伍[3]。开通针对高中学生的德育窗口就是利用“微平台”的一个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挖掘学生社团的资源,及时更新并加速普及“微网络”技术,就可以摆脱时空因素的束缚,还能提升高中生参加各类德育教育活动的热情。在各式各样的“微网络”平台里,师生能够对学习、生活等问题加以探讨,这样学生所遇到的棘手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3.2提升德育工作者“微网络”的运用能力
高中德育工作人员主要以班主任为主。因此,提高班主任的微网络素质、微网络利用能力等极为重要。
第一,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主体,提升微网络素质刻不容缓,首先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关注高中生运用“微网络”的大致情况,引导学生在符合法律及道德规定的条件下使用微网络。“微网络”是一个极佳的交流互动平台,使得德育工作能在一个多维视角下加以开展。因而教师群体需要在思维上更为开放,并培养主动学习“微网络”的意识。
第二,班主任在广大学生心目中既要树立一定的威严感,也不能失去亲和力,微网络平台与学生加强交流沟通,在班级“微平台”中进行道德教育、心理辅导等活动。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保持平等相待的心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师生关系建立起和谐关系,意味着德育教育最终能否获得成功。
第三,德育工作者还需要具备很好的“微网络”应用能力,对于信息的筛选和鉴别也很关键。针对不良信息侵蚀学生,教师要及时加以制止并做出正确引导[4]。此外,德育工作者也要树立榜样,运用“微网络”渠道帮助学生获取学习、生活的相关信息。只有充分了解高中生的思想性格,才能在深层次上贯彻德育的思想精髓。
4.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指出,伴随中国网络水平的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已经正式步入“微网络”时代。而进一步促进高中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目前高中的德育工作还存在些许不足,也面临不少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高中教师在思考提升德育教育工作方法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考虑采取何种对策,以解决德育教育工作中的现有问题。事实也证明,充分应用"微网络"是解决高中生德育教育问题的重要手段,因而在现阶段的德育工作中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参考文献
[1]王发义.高中德育教育应如何应对"微网络"时代的挑战[J].考试周刊,2017,32(19):191-191.
[2]张欣怡.“微网络”时代高中德育的新挑战和新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20(16):23-24.
[3]许俐.高中德育工作面对"微网络"时代的应对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2(34):85-86.
[4]佚名.“微网络”时代高中德育的新挑战和新对策的探究[J].中华少年,2019,15(28):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