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分析

2020-09-10杨芳

高考·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整合策略心理健康教育高中

杨芳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教育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中生即将进入成年的特殊阶段,学生的心智成长和心理发育也要跟上身体发育的节奏。本次研究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策略进行分析,旨在通过研究性学习来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知,并引导学生更好地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来调节身心,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性學习;整合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引导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力课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由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生搬硬套,缺乏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对接,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成果并不令人满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正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主动思考、主动认知、主动践行,在心理健康状况上有良好的改善。

1.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板和不足

1.1.心理健康教育边缘化,师生重视不足。在高中阶段,受到沉重的学习负担影响,很多学生对心理健康这门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很多学校也是如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分配有限,教学研讨活动有限,课程被边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很难真正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引导中来,教育成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1.2.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缺乏实际意义。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学方法单一,找本选课走形式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一方面是因为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教育素养偏低,教育创新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有一定的轻视和排斥,即便真的有心理上的困惑,也不愿意说出来寻求解决。至于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知识调节自身,这在高中生群体中也不多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作用于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引导的作用有限。

2.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策略

2.1.生活案例引入,激发学生的研究意识。发掘典型案例代入课堂之中,带领学生针对典型案例进行研究,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有效途径。在这里,老师会特意选择一些在高中生群体中比较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或者行为现象作为例子,通过对例子的拆解研究,给学生心底埋下解决心理问题的种子。那么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学生也就不会手足无措,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去调节和处置。

比如学生早恋的问题,我们知道作为高中生出现对恋爱的懵懂心理和好奇心理很正常,这不算心理问题。但也有的时候,高中生的早恋会演变成极端情绪。在2019年高考结束后,某学校就出现过早恋情侣因爱成恨致人死伤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老师将这个新闻事件提炼出来,让同学们去分析,早恋演变成悲剧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如果我们自身处于早恋之中,遇到同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调节,如何避免悲剧的发生。

老师发现,其实同学们对于早恋这个话题都比较感兴趣。毕竟处于青春懵懂的时期,男生女生心中有所倾慕也是正常。在围绕这个案例进行的研究讨论中,有学生指出:“早恋容易造成悲剧,是因为学生的感情处于压抑的状态,这是一种负面情绪,容易让人产生不理智的行为。如果我们能处理好这种感情和情绪,或者坦荡看待男女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就可以降低负面情绪的积压。”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很多同学的认可。

2.2.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这意味着我们会鼓励学生去主动探究,进行研究。但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那就是作为学生的学科水平或许并不够高。而这会影响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是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丰富资源给学生以参考和借鉴,从而让研究性学习更有成效。

比如在“小小心理咨询师”活动中,要求学生为一个性格内向,敏感多疑,跟同学关系很僵的人物出谋划策,帮助他摆脱困境。那么,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心理老师可能会如何跟这名同学对话呢?老师并没有急于让班里的同学发表观点,而是借助互联网搜集到了网上给出的对于这类案例的答案。比如有的网上心理医生会采用正统一点的说法,告诫学生不要总是带着负面情绪看待别人;但也有的网友指出,要找一个跟自己有差不多情况的同学相互坦白心境,基于相互间的认同感去形成友谊,并相互鼓励的摆脱困境。同学们在参考借鉴这些网友们的意见后去回答问题,很好的保证了答案的多样性和合理性。

2.3.组织多彩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整合中,我们可以尝试教育形式的创新发展,而不用拘泥于形式。比如组织开展合作研究活动,老师准备了5张卡片,每张卡片设置一个心理健康方面的案例或者问题,让学生小组抽选一张卡片,合作研究卡片中案例问题的解决方案。也许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但多人合作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这就让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更加富有创造力,同时也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单调乏味的不足。

3.结语

研究性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意味着我们的高中生能够更主动的参与到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中来,并能学有所用,调整自身心理状态,消除成长过程中来自情感、学业、未来等各方面的压力和焦虑情绪。这对助力高中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需要教育工作者多做创新探索。

参考文献

[1]例谈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邵华.  教书育人. 2019(34)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吴剑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0(19)

[3]统合视野下的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J].吴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28)

[4]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J].丁健.  基础教育参考. 2017(19)

[5]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陈乐蓉,储学德.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 2007(10)

猜你喜欢

整合策略心理健康教育高中
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整合策略浅析
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整合
例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整合策略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