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优良乡土树种在石台县林业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2020-09-10魏和军
摘要:石台县乡土树种资源丰富,一些优良乡土树种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十分突出,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与利用,种质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乡土树种尤其是优良乡土树种的保护发展与开发利用工作亟待加强。
关键词:优良乡土树种;石台县;林业建设;作用
前言:
乡土树种是指本地区原有天然分布的树种或者已引进多年且在当地一直表现良好的外来树种。优良乡土树种是经天然筛选而保留的胜出树种,其作为林木栽培中各类材质资源的核心构成部分,可以为树种的繁育过程提供优质的原材料,在林业的生产与发展过程中,可以获得战略性以及基础性的资源,对于林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过程,具有更高的工作意义。
石台县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在漫长的自然历史演变过程中,优越的生境条件,形成了本县植物区系成份复杂、森林植被类型多样、优良乡土树种资源极为丰富的特点。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千万亩森林增长等工程的实施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划定,石台县林业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生态需求已成为林业的第一需求,生态林业已成为林业发展必由之路。而在生态林业建设中,树种选择至关重要,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推广优良乡土树种,充分发挥优良乡土树种的应有作用,是进一步推动石台县林业乃至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优良乡土树种资源现况
石台县位于皖南山区腹地,大致介于北纬29°59′40″~30°24′25″、东经117°12′25″~117°59′45″之间,属于中亚热带北缘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梅雨显著,日照时数适中,相对湿度大,无霜期较长,春季温凉多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先干后湿,冬季寒冷少雨。由于境内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构成了局部小气候和比较明显的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状况。植被类型属于中亚热带北缘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针叶林比重很大,主要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等。植物种类繁多,据正在开展的第二次全县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以及查阅《牯牛降科学考察集》、《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有关文献资料统计,仅木本植物就有88科计239属约530余种,分别占全省木本植物科的80.7%、属的76.8%和种的50.3%,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有13种之多。主要优良乡土经济树种有杉木、马尾松、黄山松、圆柏、刺柏、侧柏、檫木、枫香、枫杨、南酸枣、拟赤杨、南方枳椇、皂荚、泡桐、油桐、板栗、山茱萸、青檀、山核桃、油茶、乌桕、桃、李、柿,壳斗科的苦槠、甜槠、米槠、青冈、栲树、青栲、栓皮栎、小叶栎、麻栎等多种乔木树种,竹类的毛竹、水竹、淡竹、刚竹、桂竹等,珍稀种类包括银杏、榧树、花榈木、榉树、红豆杉、三尖杉、香果树、青钱柳、花榈木、鹅掌楸、香樟、银鹊树、连香木、黑壳楠、紫楠、华东楠、天竺桂、厚朴、杜仲等。有华东地区生物“资源库”和种质“基因库”之称的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横亘于我县南部与祁门县交界处。
二、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乡土树种虽然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但是除了人工大面积栽培的速生乡土树种如杉木、枫香等以外,大多数优良乡土树种仍然处于自然分布与生长的状态,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和缺乏必要保护措施,致使一些优良乡土树种濒临灭绝。
(一)开发程度浅薄。县内的乔灌木树种总量有600多种,但是当前县内处于开发和使用状态下的树种数量仅有50种,对于取得了良好经济效果的树种数量,也仅有10种,取得效益的树种占开发树种的百分之二,占据全县的树种比例仅有百分之一点五。人工大面积栽培的速生用材乡土树种有杉木、枫香等。目前,全县已规模加工利用并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树种也仅有杉木、马尾松、毛竹、枫香等少数几个树种。
(二)培养力度较小。在我县的树种选育中,20世纪末期,和南京林业大学共同参与《枫香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研究课题,取得显著成果后,未能完成其他的研究项目。
(三)加工和利用程度浅薄。在我县当前的乡土树种应用中,已经开发出了50多种树种,其中僅有毛竹、杉木和马尾松三种树种用于加工,可以说整体加工量过低,导致经济效益也无法提高。对于栽种的茶叶类作物,对于油茶与茶叶具有较大加工规模,但是对于药材、香料等树种加工利用基本不存在。
(四)处理技术严重滞后。在当前的木材处理过程,我县每年的木材生产和加工总产值高达5.2亿元,其中木材加工中产生的产值达到2.6亿元,可以说产业过于集中,从加工工艺上来看,整体工艺较为落后,导致产品的精加工较差,且基本无高质量的附加值。
三、优良乡土树种的价值与优势
优良乡土树种在丰富城乡自然景观,维护生态,体现地方特色和个性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绿化、美化城乡不可缺少的树种。通过驯化利用优良乡土树种,对丰富本地园林绿化树木种类具有作用明显、收效快、能在短期内以较少的投人取得较大成效的优势与特点。优良乡土树种的价值与优势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适应性。优良乡土树种是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在某个特定环境下,该树种可以稳定生长,同时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顺应性,因此可以主动抵御当地的常见病虫害,降低培养成本。
(二)生物多样性丰富。在植物群体的成长中,可以同时存在多种植物树种,并且在各类植物的成长中,彼此之间已经处于优秀的生态搭配环境下,所以可以自行形成小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同时对于当地的各类动物资源,由于和植物相依相存,则营养级的配置也更为科学。
(三)环境抗逆性更高。经过千百年来的物竞天择,当地原生树种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如土壤肥力、降水量、风力条件、温度等,从而在日常栽培时更易成活,且可茁壮成长,即使发生地质灾害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
(四)观赏性良好。本地树种中不乏一些具有极佳观赏性的树种,则通过科学的栽培,可以为当地的观光旅游业带来发展。此外本地树种包括乔木、灌木、喜阳类树种、喜阴性树种等,为搭配提供了更多选项。
(五)珍稀性较高。本土树种中不乏一些属于珍稀濒危性的物种,这类树种自然具有珍贵性。
(六)经济性较高。本土树种的优势是成活率更高,并且当地的取材更加方便,所有从应用层面上可确定,自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此外本身特点表明,具有生长旺盛、叶面指数较高等特征,也可提高生态经济收益。
四、对策与建议
(一)构造乡土树种开发环境,建立乡土树种开发制度
石台县的物种资源丰富,并且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说高品质乡土树种遍布于全县范围。在开发环境构造中,要建立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企业制定乡土树种的开发环境,加大对这类树种的使用力度。
(二)构造院校合作关系,建立乡土树种培育制度
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和周边的林业院校合作,调查并分析乡土树种的类型、数量以及分布,并根据资源的使用状态,科学选用优良树种,并对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同时总结繁育技术与利用途径。在具体的处理中,可以分成3种类型。首先为珍贵珍稀树种,如红豆杉(Taxus chinensis)、长序榆(Ulmus elongata)、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和花榈木(Ormosia henryi)等。其次是经济实用型树种,包括杜仲(Eucommia ulmoides)、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毛竹与杨梅(Myrica rubra)等。最后是绿化和观赏性的树种,比如杨桐、光皮桦、樟树、檫木和南酸枣等。
(三)调整乡土树种结构,构造速生乡土树林
对于经过分析之后生成的优质、速生以及高病虫害抗性的树种,可以采取相应的植树造林措施,将这类树种构造到不同项目中。例如积极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推行乡土树种与其他树种的混合栽培技术。
(四)扶持龙头企业,开发树种用途
在县财政部门工作中,需要调拨专项资金,扶持木材加工的龙头企业,让乡土树种得到更为全面的开发。
五、开展优良乡土树种应用
乡土树种具体应用过程,需要根据各类树种的分布区域、分布数量等信息,加大开发力度,同时加大生态系统中的乡土树种栽培比例。此外在树种的选择过程,需要落实选育工作,定期或不定期落实技术培育工作。同时要建立专业性的树种信息公开平台,让当地的树种苗木培育工作升级。此外构造乡土树种的推广利用机制,从而在合适的区域栽培优质乡土树种。
结论: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其本质就是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走可持續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目标。在速生经济林的构造过程,选用根据乡土树种的自然分布特定、自然演替状态下的树种中,榆树、臭椿、小叶杨等乡土树种已经更加稀少,甚至濒临消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业生态环境改善成果。实际上,历经了当地自然选择的乡土树种,已经全面融入到生态环境中,并产生生态效益,对经济发展具有全面性的作用。在各类乡土树种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这类资源本身就具有全面的优势,因此在木材的加工、木料的使用、相关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要强化对于这类资源的开发水平、管理水平,从而在具体的工作中,让相关工作部门既要落实树种管理工作,也要科学增加经济收益,要重视对乡土树种的育苗开发工作,更好地满足当地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绿化需求。
参考文献:
[1]石台县森林资源清查报告
[2]韩也良. 牯牛降科学考察集 [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
[3]安徽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研究
作者简介:
魏和军(1973-),女,汉族,安徽石台县人,中专,工程师,从事林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