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中新闻报道污名化的危害与对其的反思
2020-09-10史凯文
摘 要:自19世纪的“黄祸论”、近代的“东亚病夫”,到当代的“中国威胁论”,西方社会一直在向世界塑造一个他们眼中的“中国形象”。而在充满文化、政治、经济等冲突的国际传播中,西方媒体利用话语权的优势,在新闻报道中多次将中国形象污名化。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论是“一带一路”的开展,还是“中国梦”的提出,都在向世界建构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共同发展的大国形象。然而,某些西方媒体的报道不仅有损中国在世界人民眼中的形象,也是对本该恪守的新闻专业主义的一次次越轨。国际传播作为体现各个国家意识的传播方式,对其国家形象的解读也具有“本国与他国”“自我与他者”的差异,而针对这些差异,中国需要通过自省,寻找一条“去污”之路。
关键词:污名化;中国形象;新闻专业主义;国家利益理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7-0049-03
一、何为“污名”
“污名”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在古希腊语中为“stigma”,意思是暴露人不光彩的身体记号。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作为污名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首次提出污名是一种社会特征。他认为污名会使受污者拥有“受损的身份”,造成了身份的缺失,把完整意义上的人降低为不完整人。同时他通过社会互动的方式阐述了污名产生的机制,认为污名的存在并非是个体本身的问题,而是社会规制和公共秩序的缺陷。后人又在戈夫曼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了延展,认为“污名完全是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权力的产物,并将污名分解为贴标签、刻板印象、地位损失、社会隔离和社会歧视等几个要素组成的集合体”。[1]
如今国际传播中的新闻报道污名化屡见不鲜,主要体现在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博弈中。报道污名化即利用刻板印象,给某一事件、某一群体贴上负面标签,而往往这类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都值得推敲,并且同时具有污名化的三大特征:破坏性、快速污染性与不易消除性。
二、英国“死亡车厢”报道的污名化
英国“死亡车厢”事件自发生以来一直受到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引起全球热议的原因之一便是西方某些媒体对死者国籍的错误报道。整个事件中,美国CNN与英国BBC等主流媒体在警方没有查明真相前便对该事件的受害者进行虚假的报道,当地警方称“据信遇难者全部是中国国民”,BBC、镜报等英国媒体报道39名遇害者“是中国人”。而在2019年10月25日华春莹主持召开的记者发布会上,CNN就此提问:为何在新中国成立70年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情况下,还会有人逃往海外?在此之前,CNN还声称中国掐断了其直播“39名中国人死于英国货车”的报道,并含沙射影地表示“这是中国在封锁自己民众因偷渡死于国外的消息”。
在该事件中,英国媒体在警方没有确凿的证据前,就发表声明称这些衣不蔽体、惨死异国的偷渡者为中国人,而CNN更是将这一事件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系在一起,污蔑中国社会的现状,不论是BBC、镜报等英国媒体对警方声明的断章取义,还是CNN报道的污名化,不仅使中国形象又一次在国际传播中遭遇“他塑”,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又一次越轨。
三、国际传播中新闻报道污名化的危害
(一)形成“他塑”的中国形象
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作为以大众媒介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形态,以过滤式的媒介议程为载体,其最高原则就是国家利益,并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色彩。[2]国家形象的定义在学术界众说纷纭,针对不同国家语境下的不同内涵与外延,可见国家形象这一概念的复杂与多变。从我国的国家形象研究现状来看,主要将中国国家形象分为传播媒介形象、国内与国外大众的评价、国家实力、国家身份认同4个领域。[3]
中国的国家形象遭到长期的“他塑”,从19世纪极端民族主义“黄祸论”的产生,到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东亚病夫”“睡狮”等评价,再到当代从日本诞生、被美英等西方大国大肆宣扬的“中国威胁论”,借助西方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优势,“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占据了主导地位,再加上污名化本身具有破坏性强、污染迅速以及不易消除的特征,给世界带来许多对中国的负面刻板印象,而隨着中国近几年大力对自身形象的塑造,在他者与本者对同一事物不同的塑造下,难免形成了一个“阴晴不定”的中国形象,这将对中国发展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等造成巨大的阻碍。
在英国“死亡车厢”事件的报道中,有3处与中国本国塑造的形象不吻合:第一,英国警方看到尸体便认为偷渡人是中国人,并且是在看到这些偷渡者的惨死现状之后发出声明。“偷渡人”是一个贬义词,这不禁让人们想起了中国人曾被污名化为“东亚病夫”,英方便带有这样的刻板印象进行偏向性报道。而中国近几年一直将“中国梦”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其中有一条便是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英方这样的报道有意让国际觉得中国连本国人民都生存得不好,何谈促进世界人类共同发展。第二,偷渡这一行为和经济直接挂钩,从中国跑到英国就是想说明英国的经济要比中国好,让世界觉得中国经济在贸易战中受到严重损伤,而今年恰巧是亚投行成立的第5年、金砖五国开启的第2个“金色十年”,中国的经济大国形象遭到了污名化。第三,CNN记者将此事件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联系起来,并声称中国掐断了直播、封锁消息,而这一“闭关锁国”的刻板印象与我国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产生了冲突。这3点污名与中国形象发生碰撞,由此形成了一个“阴晴不定”的中国形象。
(二)媒介公信力与新闻专业主义的丧失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理念。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报道事实、挖掘事情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4]新闻专业主义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而随着媒体政治报道的犬儒主义态度和媒体分化,越来越多的媒体人越轨进行虚假、污名、符合自身利益的报道,这类报道使美国公共传播面临巨大危机。
CNN已经不止一次在国际中进行污名化报道,不论是之前对中国香港虚假的报道,还是在直播时发布辱华言论,这些行为早已和新闻专业主义背道而驰,这不仅对中国形象造成了威胁,也对其在世界的公信力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早在20世纪80年代,有线电视CNN的24小时新闻服务使未经审核和编辑的信息直接被传递,这類行为最终导致了“美国公共传播危机”的诞生。媒体犬儒主义报道的主要问题在于,通过假定所有事情皆是坏的而放弃了新闻业的核查和判断的核心责任,而商业化导向和专业主义累积的弊病由来已久,民众对新闻业的信任度持续下跌,情感和信仰所主导的“后真相”成为热点议题。[5]
如果一个社会中人们已经不能相信媒体,报道永远跑在事实前面,人们生活在必须通过几经曲折的更改才能看清事实的“后真相”时代,最终媒体只会上演一场场自娱自乐的独角戏。
四、对中国“去污化”的反思
(一)国家利益理论
由于媒体在各国利益的博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家利益理论也是国际新闻报道会接触到的解释性理论。每一篇国际新闻报道都或多或少地映射着媒体所属国的国家利益,从同一隐含主题框架在国家间的权重对比中,不难感受到国别不同所带来的国家利益诉求侧重。[6]因此,媒体会以违背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为代价,在报道中进行一系列的污名化。在媒体崇尚自由、不愿被政府干涉的西方社会,利益实现了政经界与新闻界的合谋。
(二)中国污名化的原因
1.历史的刻板印象。自19世纪“黄祸论”的传播,中国人就成为了西方白种人眼中的“不祥之物”,带着这样的观念,西方列强在近代逐步对中国进行了侵略,当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居高临下时,将当时一些被鸦片侵害的中国人称为“东亚病夫”。而随着战争的延续,中国一次次的战败,“东亚病夫”已经成为所有中国人的代名词,弱小、低贱、身患疾病等一系列污名集中而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落幕,中国虽然是战胜国,却在战争中充当“工人”的角色,这也使得如今外国人看中国人依然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因此,英方看到偷渡者惨死的现状,就会联想到中国人,这是污名化不易消除性的体现,刻板印象将中国人过去污名化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西方人民的脑海中,想要根除这些污名非常困难。
2.西方政经界的利益博弈。纵观中国污名化的历史,往往引起国内热议的都是西方政经界的对华的污名化。自尼克松访华及美国与中国正式建交开始,美国对华出现了两个派别:一类是“接触派”,主张和平外交,试图与中国建立双边关系并拉入美国阵营;另一类是“遏制派”,主张“中国威胁论”,认为应该打压中国,不能让中国成为威胁美国霸权的存在。而随着冷战的结束,中国已然被美国视为威胁。不难发现,对中国的污名化与美国的政界博弈密不可分,尤其是在美国总统选举的时候。历史上,小布什曾痛斥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宣称“中国是美国的强劲对手”;在最近的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上,希拉里曾表态会对中国“狠一些”,竞争对手特朗普也表示将会对中国的经济贸易产生更多关注。中美贸易战的打响也证明了特朗普当时的想法,而针对英国“死亡车厢”事件,CNN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之联系,更像是对中方就中美贸易战的一次公然挑衅。
3.主流媒介的呈现。如今,媒介对受众的情感影响已经愈发显著,将中国污名化并在世界上迅速传播,西方主流媒体在其中使用了巨大的推力。这类推力及其有效往往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主流媒体,二是选择性报道与议程设置。主流媒体,更直白地说就是西方媒体在传媒技术、新闻人才、媒介管理上具有显著优势、拥有较大的受众市场,从而顺利垄断新闻生产的话语市场,并获得了更强大的话语权、权威性和说服力。[7]而通过媒体的选择性报道与议程设置,可以让受众更容易在观念上形成一个较为固定统一的中国形象。CNN作为美国的老牌新闻网,已经被全球210多个国家及地区转播,在全球有相当大的影响,再加上其对国际新闻的报道减少,对中国新闻的报道增加,使得中国形象一再受损。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世界权威性媒体对中国形象的污名化塑造,各国利益追求溢于言表,而其背后则是受到了政经界的干涉,这也使得在国家利益下新闻界可以与政经界合谋,媒体可以牺牲自身的公信力与新闻专业主义。于是,维护国家利益、传播国家意识的西方主流媒体不断涌现,中国形象在国际传播中难免会走向“他塑”的尴尬境地。中国与西方利益的博弈日渐激烈,主流媒介的呈现也成为西方将中国污名化的“有力武器”。
(三)中国形象的“去污”之路
因为污名本身的不易消除性以及国际大环境的复杂多变,所以中国想要走好“去污”之路并不容易。首先,中国人民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传承中华良好品德,在走出国门时更要注意尊重各国文化,符合基本的社会规范。其次,中国需要将自己的真实一面展现给世界,媒体要遵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将中国特有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认真开展“一带一路”,在冲突中寻求认同才是长久的发展之计。最后,中国也需谦虚自省、承认不足、改进自身,例如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要让世界人民看到“Made in China”就认为是大工厂生产的低质量物品。
五、结语
在国际传播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媒体大多为了国家利益不断损失自身公信力与违背新闻客观真实的原则,进行对某一国家污名化的报道。在英国“死亡车厢”事件中,美英两国纷纷将污名的矛头指向中国。中国作为长期被西方污名化的国家,一直在努力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国家形象,随着“一带一路”“中国梦”等的提出,世界也将看到一个实力强大、更加负责的中国。新闻报道污名化现象在国际传播中层出不穷,具有巨大的危害,同时也值得各国对其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 王景慧,李晓梅,刘国栋,谢奉哲,刘明华,王可欣,时宇,樊立华,曹德品,孙涛.中国医生污名化:概念、成因及逻辑[J].中国医院管理,2019,39(04):56-58.
[2] 程曼丽.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0(04):17-21.
[3] 孙宝国,沈悦.以“污名”为视角探究中国形象的生成与传播机制——兼论“中国威胁论”与“中国梦”的话语博弈[J].东岳论丛,2019,40(08):136-149+192.
[4] 郭镇之.舆论监督、客观性与新闻专业主义[J].电视研究,2000(03):70-72.
[5] 陈红梅.情感、阶级和新闻专业主义——美国公共传播危机的话语与反思[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09):38-56+127.
[6] 金苗.国际新闻报道主题模型分析及解释性理论探思[J].江苏社会科学,2019(03):213-221+260.
[7] 刘继南,何辉.当前国家形象建构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国际观察,2008(01):29-36.
作者简介:史凯文(1999—),男,江苏淮安人,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