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村留守儿童“污名化”现象的影响及对策

2016-08-09陈汉泉唐建忠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对策影响

陈汉泉 唐建忠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污名化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004-02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外地打工,无法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孩子。据相关数据统计,当前我国十七岁以下留守儿童已经超过5 800多万,这些孩子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享受父母的关爱,这对他们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行为问题较为突出,对于与留守儿童相关的一些问题,一些传媒明显存在人为扩大其负面影响的倾向,常常将留守儿童与问题儿童划等号,给社会群体留下了留守儿童就是问题儿童的狭隘印象,导致留守儿童在实际生活中饱受污名标签影响,加重了他们原本就自卑、敏感的心理,更加剧了留守儿童的社会和教育问题。

一、污名、污名化的概念

“污名”一词最早是希腊用来标志奴隶的代名词,中世纪后,污名一词融入了宗教色彩,用来代指异教徒或者肮脏身体,这些标记被刻上或者烙在相应人的身体上,而其他人看见此类标记就会回避和远离,以示不欢迎、鄙视之意。1963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尔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研究心理学领域知识时引入“污名”这一提法,用这一名词来表述身份地位被贬低、污名化的人群。

污名由污名化、被污名对象以及实施污名者三部分组成,而其中污名化主要是指一种动态发展的群体交互过程,在交互过程中,处于有利主导地位的实施污名者将部分被污名对象的部分负面事件或者特征宣扬和扩大,贴上负面标签,并使得该负面标签成为人们对该被污名化群体的固定刻板印象。对于属于弱势群体的农村留守儿童,不少社会人士都从高度关怀的角度去研究、探讨与他们相关的问题,但这种高度关注往往只盯着留守儿童的问题,而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优势和他们所具备的良好品质视而不见,加上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对部分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大肆渲染,长此以往,公众会在不知不觉中将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化、广泛化和污名化,从而使得人们产生留守儿童就是问题儿童的狭隘认知。

二、污名化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

污名是一种自我贬低的不利因素,和所有其他儿童一样,留守儿童也需要尊严和认可,也需要获得成就感,而污名化必然导致留守儿童自我健康教育受到压抑和阻碍,与家长、教师和同学之间也会产生心理距离,最终使得留守儿童变得自闭,防范意识严重,长久压抑下很容易自暴自弃,并将这种压抑转化为对同学、学校、教师、家长乃至社会的不满、怨恨和报复。

三、农村留守儿童污名化状况的应对措施和改进策略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污名化对处于成长发展关键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有着严重而长久的负面作用,同时污名化现象还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有着十分恶劣的影响,因此学校要高度警惕与防范留守儿童污名化,并为农村留守儿童去污名化做好以下工作:

(一)学校领导要营造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制度建设

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留守”本身并不是一个贬义的称谓,不要把留守儿童看成是学校的负担,而要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视为必须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常抓不懈,要把关爱、尊重、平等的观念引进课堂、学校,形成相互关心、爱护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学校领导要加强制度建设,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制度保障。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有:(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登记制度。学校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给每名留守儿童建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2)建立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学校可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队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3)建立留守儿童谈心制度。便于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向,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4)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建立留守儿童父母与孩子、留守儿童监护人与学校定期电话联系制度,及时与家长交换意见,共同教育好“留守儿童”。

(二)学校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为留守儿童创设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

学校要引导教师发挥其作为儿童成长领路人的积极作用,努力承担消除留守儿童污名化标签的重任。首先,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注,课堂上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状况,课后经常找他们谈心。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科学采用综合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寻找留守儿童的闪光点和挖掘留守儿童的潜力,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从而给留守儿童创设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空间。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留守儿童污名事件来进行案例教育,注重培养留守儿童自尊心、自信心,从正面引导留守儿童应对污名现象和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策略,从而有效维护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例如,某班赵炜(化名)同学的妈妈是一名精神病人,其父常年在外打工,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变得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从不与同学玩耍,脸上也没有那份童真。于是该班班主任专门到他家进行家访,了解这些情况后,该班经常与他聊天,帮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强他的自信,并让班上几名性格活泼的学生经常邀他玩,慢慢地赵炜同学的性格开朗了很多,成绩也提高了。

(三)学校要注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教育,培养其乐观积极的心态

留守儿童不仅是被动遭受污名化影响,在被污名化的过程中也具备主动性,其行为表现会影响周围教师、同学对留守儿童的认知,减少或强化污名化印象,因此学校要注意对作为弱势群体的留守儿童的日常教育,一方面要教育他们积极加强自身的身心健康,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引导他们积极寻求情绪宣泄渠道,以避免负面情绪积聚对身心的影响,要让留守儿童意识到只有积极面对才能战胜所有挫折,并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所以,在留守儿童教育上,学校切忌人为强化其弱势群体意识,而要充分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用爱点燃留守儿童生命的火焰。

(四)学校要引导家长多鼓励孩子,培养留守儿童坚强勇敢品性

德国教育家福录培尔曾经说过:“家庭生活在儿童成长的每个时期,不,在人的一生中是无可比拟的重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在留守儿童应对社会偏见和歧视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尤其是父母也会因为孩子问题受到污名牵连,因此父母对社会污名的认知也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因此,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联系,让留守儿童的家长在面对社会的歧视和偏见时保持理性态度,多支持与鼓励儿女,在孩子遭受污名不利影响时,冷静反思歧视与偏见的由来,并采取正确方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坚定地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教导孩子坚强勇敢,使得孩子在挫折中健康成长。

(五)学校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改变人们对留守儿童的认识

首先,学校要获得新闻媒体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媒体的大力宣传使社会各界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和解决他们存在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同时,新闻媒体也应遵守务实、求真的职业道德,不可过分夸大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并适时报道留守儿童良好的品质,避免人们形成对留守儿童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另外,在留守儿童污名消除的过程中,学校可加强与社会机构和公益组织的联系,弥补留守儿童教育的空白。如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代理家长”“托养中心”之类的民间托管形式,通过这些形式为留守儿童创造新的社会形象和角色,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接触和友好交流,强化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例如,在山东省枣庄市,“代理家长”措施的施行己经有了8年历程。8年间,全市已有“代理家长”两万多人,累计代理留守儿童一万多名,为了取得实效,他们明确提出:凡是思想品德好,政治素质高,富有爱心和责任感,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社会人士均可参加“代理家长”活动。“代理家长”既可以是女性,也可以是男性;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这一举措使那些失去单亲或双亲的儿童享受亲情,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污名化现象已经严重威胁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在当前留守儿童队伍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相关问题,就有可能引发重大社会矛盾,因此政府、媒体、社会公益组织和大众必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努力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污名化日益严重的问题,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消除留守儿童污名化标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对策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