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多元背景下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建构策略
2020-09-10李媛
李媛
摘 要:第二课堂作为实践学习性场域,以实践锻炼、能力提升、素质养成为主要内容,是持续赋能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助推器”,快速提升人才创新能力的“孵化器”。但在生源结构日益多元的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普遍存在功能定位边缘化、课堂建构随意化、资源整合薄弱化的“三维困境”。高职院校应立足生源特征,以学生中心、过程导向、系统管理、供需均衡为原则,着力从思想认识、课程体系、协同育人三个维度,推动第二课堂内涵丰富化、建构系统化、合力最大化。
关键词:生源;第二课堂;策略
随着2019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其生源结构变化愈加明显,呈现普及化、个性化、差异化的特征[1]。这意味着高职院校在培养高质量人才与有效满足多样化需求领域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想要实现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的战略目标落地,深化课堂改革成为必然要求。
课堂是在特定时间,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学习的空间内,基于“育人”目标、“预设”内容、“生成”学生知识、技能、素养,运用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效果,并以多种形式考核的育人主渠道。作为育人主渠道的课堂,为实现“有质量地扩招”[2],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模式、方法等方面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尊重生源多元化的需求,实施柔性化教学、个性化培养、特色化课堂,是现阶段扩招百万政策背景下高职院校深化课堂改革的紧迫任务。只有出色完成这些任务,扩招百万政策才能真正落地[3]。
作为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第二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有效拓宽了课堂教育的内容,是教育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其具有自主性、丰富性、多样性、实践性、双向交流和综合性等独特优势,贯穿人才培养各个实践环节的始终[4]。在生源多元背景下,如何凸显第二课堂让人人出彩的独特价值,发挥第二课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功能,是一个亟需解构与重构的问题。
一、生源多元对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
扩招后的高职院校毛入学率将达到或超越50%,体现“多元化、适需性”特征,意味着我国即将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生源结构将发生质的变化,多元化趋势将日益凸显。高职院校生源结构主要指学生整体的构成情况和其内部的相互关系。按照升学渠道形式,高职院校生源类型为高中毕业(普通高考、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自主招生考试选拔、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后注册入学)、中职毕业(3+2贯通培养、对口单招、高职专业现代学徒制)、社会生源(高技能人才、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三种类型。
基于此,高职院校三种生源结构具有以下共性特征:认知具有主观能动性、学习基础差异化、需求多样化、角色个性化、素质不均衡化、技术水平低端化。三种生源结构具有以下差异:高中生源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但缺乏职业化、社会化所需技能基础和经历;社会生源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社会角色和经验丰富,但学习时间空间有限,缺乏基础知识和学历、技能证书;中职生源具备一定技能,动手能力强,但人文素养有待加强。
在此背景下,生源多元对高职院校教学主体、模式、内容、方法、评价等要素提出了要求。高职教育“20条”提出,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增量提质”,完善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根本路径是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多方位参与;多渠道多批次入学、教学进度和层次不一、“时学时辍”,上课时间地点的不固定等现状,对“学生接受多种学习方式”“学校提供多种教学方式”提出考验,不仅要注重效率、效能,还要注重全人的培养,不仅是个体的全面发展,更是全员的全面覆盖;校园与社会、课内与课外边界日益模糊,要求因材施教、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多元化生源的差异性也直接考验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要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底线要求是人才培养标准不下降,培养创新性强的高素质人才能够适应快节奏的产业更迭。
二、第二课堂的独特价值与功用
国内学者根据是否在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及其功能目标,将课堂分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同构成高职院校育人有机整体。第一课堂是以教师班级授课为主,基于教材设计的静态、系统的知识传递渠道,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习得、技能形成为主要目标,通过考试等显性评估形式的课堂环境。国外对于“第二课堂”更多的称之为“开放课堂活动”(the Open Classroom Activities),其主要目的在于扩展教学时间和空间。第一、第二课堂的育人目标具有同一性,教学效果具有互补性。实证研究表明第二课堂并非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不同平台的第二课堂学习投入与第一课堂成绩呈正相关[5]。高职扩招后,生源结构逐渐多元化、复杂化,第一、第二课堂由分野逐渐走向融合态势才能保证高职扩招“规模”与人才培养“质量”并重。因此第二课堂定位应调整为一种具有素质教育内涵的实践学习性场域,其时空不受限,以师生、生生体验为主,以实践锻炼、能力提升、素质养成为主要内容,是通过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育人主渠道。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的“冰山”模型,人的素质划分为“看得见的、冰山以上部分”和“看不見的、冰山以下的部分”。前者即显性素质,主要指知识、技能等,需要通过学习资料、演示、培训和练习等第一课堂方式获取和提升。后者即隐性素质,主要指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等,它是深层的、综合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具有个体差异性和过程导向性,对人的整体行为表现起着关键性作用,而这部分则需要通过第二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学习阶段育人全过程的日常教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多形式进行全方位“浸润式”培养。
第二课堂是持续赋能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助推器”。项目化的第二课堂学习模式具备“低成本、低门槛”的特点,助力学生需求的确立与发展。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教学方式的组合,分层分类的方法注重特殊性与个性化的宽口径综合培养。多样化的项目按需施策是学生多元发展的基石,降低了学习准入门槛。学生在参与多项活动、明晰需求、专注投入的同时向更高级攀登。过程评价导向的第二课堂考核模式具备“轻量级、快节奏”的特点,契合学生认知发展。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发展符合由简至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在考虑“学生想要学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之前,了解基础差异化、需求多样化的生源特点及认知规律。因此考核目标指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体现了实用、高效、可迁移的原则,形成了“小步快跑”的梯形认知结构。
第二课堂是快速提升人才创新能力的“孵化器”。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影响[6],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生源多元的第二课堂具备“适需性”的创新要素,高职扩招后的社会生源年龄相对成熟,对于创新所需要的社会经验、人脉资源等相对较多,第二课堂“引进来”吸纳他们的力量参与实践教育,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与联系。时空开放的第二课堂具备“高效能”“迭代性”“实践性”的创新要素,鼓励学生知行合一、“走出去”适应市场需求,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通过活动内容之间的互联性、结果的实效性,第二课堂整合政策、产业、人才、技能所急需的要素和生态,帮助学生迅速感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培养并拓展创新能力。
在生源多元背景下,第二课堂构筑素质教育的广阔平台,让大学生施展才华,感受自我价值,提升综合能力,全面成长成才。横向对标生源多样化需求,纵向对标高质量人才培养要求,坚持课堂互动与课外实践、教育与自我教育、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相结合,变单向教育为双向教育,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促使人才培养目标从显性知识形态生成隐性价值形态。因此,第二课堂所具有的第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独特功能与个性模式正日益凸显。
三、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第二课堂存在以下“三维困境”:功能定位边缘化、课程设置随意化、资源整合薄弱化,限制了第二课堂育人实效的发挥,是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功能定位边缘化
高职院校对第二课堂育人主渠道的定位缺乏认知性动力。其育人思想、目标、内容、意义并未得到学界的充分研究与认可,使得人们常认为其是第一课堂的“附加物”,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兴趣爱好的课外实践活动,忽略其育人效能[7]。第二课堂的功能边缘化,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分占比较少,“第二课堂成绩单”尚未将学生成长档案列作重要部分,从而作为个人生涯、公司招聘的科学参考依据。常导致课堂内容具有趣味性放弃了内涵性,忽视“以生为本”的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与“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融合。生源多元背景下,高职院校应重新审视如何推动第二课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入主流、上平台。
(二)课堂建构随意化
由于活动单一、师资短缺、资源薄弱等原因,许多高职院校缺乏对第二课堂的系统化设计,存在时空受限、培养目标同质化,内容随意性较强、过程阶段性较强等现象。由于社会生源的求学需求、年龄及认知结构、社会经验等都与传统生源有巨大差异,个性化、社会化、多元的生源需求迫切需要第二课堂从“大锅菜”式统一供给转向“自助餐”、“私房菜”式多元选择。高职院校应重新审视如何做好顶层设计,开发具有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第二课堂体系。
(三)资源整合薄弱化
自扩招以来,扩大办学的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侧重第一课堂教学需要,忽视了第二课堂在政策制定、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人员配备、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整合。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第二课堂面临多样、复杂的生源需求,单靠象牙塔式的封闭式教育已经难以为继。许多高职院校缺乏对学习主体的学生、学习主导的教师、组织协调的学校、共同参与的企业、统筹规划的政府等多方力量的认识、定位、整合、实践与延伸。多数学校主要是学生工作部门负责第二课堂教育的建设与实施,校内与校外资源、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整合度较低,自转大于公转,忽视了各主体互动性、能动性发挥。因此,高职院校应思考如何提升第二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和覆盖面,重新审视第二课堂校内外协调工作机制、育人基地和平台的建设。
四、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建构策略
基于“三维困境”,立足生源特征,高职院校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中心、问题导向、系统管理、供需均衡为原则,聚焦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关键领域,从思想认识、系统设计、协同育人三个方面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凸显第二课堂独特优势、依托第二课堂发展委员会与工作小组,建立菜单式第二课堂体系、形成校企双主体共建共管模式,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一)强化思想认知,定位中心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他们的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第二课堂应采取 “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重新审视定位,提高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战略位置。第二课堂既要立足于党和国家教育总要求下来思考,放在落实立德树人的全局中去把握,又要立足市场、学生需求的工作中去把握、预测,针对需求侧的多元诉求,又要优化供给侧的多元服务,始终保持第二课堂教育输出的实效性,从思想性和政治性上做到内容与形式、需求与目标相统一,从而破解对第二课堂认知动力不足的困境,突出其人才培养方案、规模、时空、模式、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独特功能与中心定位。
(二)优化课程体系,建构系统设计
基于分类分级分层工作思路,统筹规划菜单式第二课堂体系,保证课程在教育教學中呼应生源多样化需求和高质量人才培养要求,发挥全过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采用差异化课程、精细化管理,打破课程模块化以及课程界限,实现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教育教学方式组合。根据三类生源特征及个性化需求进行分类教育教学,高中生侧重社会经历与技能实践的训练,中职生侧重人文素养的提升,社会生源提高开放共享的学习环境与经验分享。根据不同的年级分级教育教学,如第一学年加强第二课堂基础通用类课程供给;第二学年加强技能特长类的课程供给;第三学年加强学生社会融入类课程供给,共同引领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根据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进行分层教育教学,围绕立德树人,推动第二课堂育人与专业教学体系构建合力,打造以“德”为主的基础型通用课程,以及“才”为主的发展型专业课程,设置思想引领育人、审美修养育人、创新实践育人、身心健康育人、人本管理育人“五大学习平台”,通过理想信念教育、高雅文化艺术、挑战杯”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身心咨询服务平台、组织社团运营管理等打通第二课堂育人实效的提升路径。为适应“时学时辍”“亦工亦学”的需要,第二课堂探索与匹配专业发展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体系,有助于对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分类进行学分量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深化协同机制,形成育人合力
挖掘校内教育资源。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管理部门互相配合、专任教师、辅导员队伍相结合与师生共同参与的育人机制。第二课堂应服务学校中心大局,与学校事业发展相融合。成立第二课堂发展委员会与工作小组,横向拓宽工作联动机制。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发展委员会明确育人主渠道的定位,对第二课堂进行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共同管理开展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工作,包括建设与发展、协调与管理教育教学任务等;各二级学院、专任老师、班主任与辅导员成为第二课堂工作小组,调研需求,承担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与建设。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搭建学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共享平台与育人基地,加强资源共享与互补,纵向建立健全校内外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师资共建、课程共育、经费共担、设施共享的模式,适应“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需要,比如在社会生源所在的企业成立定点育人基地,促进第二课堂活动进企业团建,企业培训师进第二课堂,努力探索高职院校与社会互利共赢的第二课堂育人模式,共同推动其纵向贯通和横向联通,着力推进校企合作常态互动与深度融合,促进高职院校和社会同呼吸、共命运的第二课堂合力最大化。
随着高职扩招如火如荼的进行,基于生源多元特点,凸显人才培养中第二课堂的中心地位、建构课程体系中菜单式第二课堂的独特系统、贯通产教融合中校内校外的育人机制,才能有的放矢地保证“质量”与“规模”并重,切实发挥第二课堂独特价值与功用,实现人人都能出新出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
参考文献:
[1]曹健.论多元化生源结构下高职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31):43-45.
[2]匡瑛,石伟平.论高职百万扩招的政策意图、内涵实质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05):92-96.
[3]曾珠,柏文涌.扩招百万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发展机遇、要求、难点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9(21):5-12.
[4]曾剑雄,宋丹,高树仁.大学生第二课堂研究:历程、焦点与前瞻——基于1999—2016年CNKI的文献述评[J].重庆高教研究,2017,5(06):119-127.
[5]陳玲,陶好飞,谢明昊.论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以高校一二课堂学习联动为中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13-23.
[6]宋丹,曾剑雄.第二课堂、学习满意度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8(05):21-29.
[7]曾剑雄,宋丹,刘晏如.大学生第二课堂:现实困境与消解途径[J].高等理科教育,2019(03):81-88.
责任编辑 韩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