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物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
2020-09-10梁霞张国松
梁霞 张国松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校生物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为此探索高校生物教学改革成为目前的焦点。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意识,我们必须对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改进,使学生能够顺应新形势的发展,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为此,本文对高校生物教学改革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让生物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最终实现生物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生物;教学改革
生物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等专业必修学科,通过学习这门学科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这门学科在本专业的重要性丰富学生的专业理论,又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所以这一学科在高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高校中这一学科的教学出现了问题,第一教学思想传统,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不出来,第二教学硬件无法满足生物实验的需求,第三,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体现不出生物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常提出了三种观点,以期为高校生物改革提供思路,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并努力学习这门学科,促进高校生物教学的发展。
一、注重主体性的体现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阵地,也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场所,但是目前的教学情况不容乐观,教条主义一直被教师采纳,学生对专业的发展不明方向,不了解学习的专业知识是否可以运用到就业岗位中,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积极性。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以及知识需求,其次为学生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构建知识框架和体系。
例如,在教学一些药理和药效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平时引用的药物进行总结和归纳,消除对课堂知识的陌生感,之后小组播报讨论的结果并加以分享,最后对每种药物的药理进行探讨,发挥主人翁地位,促使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再如,在让学生观察细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进行琢磨和猜测,之后再进行讨论,教师对其正确之处加以表扬,对于错误之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经过这一教学活动的探讨,使学生明白课堂知识在岗位中的实用性,以此自主探究课堂知识,提升自身的生物水平。
二、注重开展生物实验
生物实验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锻炼学生生物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地讲述理论知识,还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对生物实验进行改革,且学校要多安排实验课程,增加对生物实验仪器以及药品等硬件配置的投入,保证教师紧跟学科的发展前沿来为对实验进行改进,从而使得每位学生能够在实验室中发展教学与科研,为步入岗位而储备能量。
例如,在做细菌的培养这类实验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全流程的操作,首先学生学会制作培养基,之后经历2天的培养后学会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移植,这个过程中将无菌消毒的理论知识加以实践,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后,让学生对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科学的处理,消除对环境的污染。而想要完成这一实验,学校需要对实验室的操作仪器和药品以及试剂进行及时地供给,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加强学生的认知和生物技能,为学生顺利步入岗位而做好铺垫。
三、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根据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以基础知识的培养为主要内容,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课堂中由直线型思维转变为发散型思维,促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发挥。所以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时,既要将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活动,使学生将已学的知识进行创新,以此实现生物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每年一度的高校生物创新实验比赛,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实验,创新实验,并在实验中对知识进行应用,为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法。再如,教师还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创新实验过程和实验器材,在实验中发挥想象力来将实验变得更加有效,以此实现实验教学的价值。总而言之,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所以高校生物教学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努力让学生顺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所以学校要对生物教学的课时以及硬件进行改进,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教学方法和策略加以创新,保证学生在生物课堂中能够充分地发现自我价值和自身潜能,从而努力学习和探讨学习任务,最终完成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中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提升生物技能,为今后步入社会岗位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参考文献:
[1]邓汉卿. 新形势下高校生物教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5(31).
[2]謝倩. 生物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和对高校生物教改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3(S2).
基金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9QC002),“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
菏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