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小与无奈
2020-09-10刘茹
摘 要:色彩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开始只是单纯地为了填充客观事物的黑白,对人的视觉产生更加强烈的冲击,后来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意义。为了产生更高的审美价值,色彩具有了象征意义,能够更好地烘托氛围,并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阐明主题,从而增强作品的魅力。本文通过对《末代皇帝》中色彩运用的分析,深入体味历史洪流中溥仪的渺小与无奈。
关键词:《末代皇帝》;色彩;意象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8-0101-02
《末代皇帝》是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执导的一部传记体裁的作品,讲述末代皇帝溥仪坎坷而又跌宕起伏的爱情与政治生活。影片更加关注溥仪的内心世界,“将立体的人物置于宏观的大视野中,使得人物呈现出‘漂泊于历史洪流’的宿命感”,[1]渺小而又无奈,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向前。
一、色彩的力量
施特拉罗在《末代皇帝》中利用色彩,并赋予其一种无形的力量,使其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感情、烘托影片的氛围、增强影片的感染力,最终使观众与人物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互动,产生共鸣。
(一)冷暖的跳跃
影片采用双线交叉叙述结构,将溥仪在不同时代的生活交叉串联在一起,一条线表现溥仪现实生活中的处境,另一条线以溥仪回忆自身经历为主。为了使两个板块区别开来,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色调,以表达人物的不同心境,展现时空的跳跃性。在现实世界中,摄影师施特拉罗采用了冷色调的表现方式,表达溥仪内心的颓废与消极。在溥仪回忆往昔的时候,画面又整体呈暖色调,红色、橙色以及黄色的大面积使用,更好地契合了溥仪当时的心境。影片从1950年的冬天开始讲起,溥仪结束了在苏联做俘虏的生活,被送往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学习改造,此时画面呈现出一种暗绿色,整体气氛十分压抑,也显示出了溥仪内心的无奈,消沉而又颓废。在火车站的卫生间,溥仪企图割腕来了结自己的生命,被战犯管理所所长发觉,伴随着敲门声,溥仪陷入了回忆之中。画面的衔接以溥仪割腕所流出来的鲜血的红色为转换,红色的鲜血转换为暗红色的大门,同样伴随敲门声,画面衔接流畅而自然,红色推动了时空的转换,暖色调也更好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但同时这种不饱和的暗红色也给人带来了一种阴森森的感觉,就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懵懂无知的3岁溥仪开始了他的宫廷生活。在进入紫禁城后,画面变为橙色,朝霞的橙色和喇嘛的橙色僧帽为主色调。橙色是一种使人温暖而又欢快的颜色,在施特罗拉的世界里,橙色带有美好的寓意,象征着从此以后这里就是溥仪的家了;但这种橙色又不是亮橙色,而是一种饱和度较低的橙色,烘托出一种诡异的气氛。
溥仪在太和殿登基时,整个画面呈现一片黄色,明黄色是皇帝的专用色。在溥仪出太和殿门的时候,导演特别安排了一块黄色的幔帐,而溥仪怎么也抓不到,“幔帐的使用非常巧妙,这好似权利的象征, 一刻也不曾属于他”。[2]当溥仪迈出太和殿的大门,下跪的几千名文武百官与弱小的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出了溥仪的渺小,也反映了贝托鲁奇在他的影片中一直所强调的“个人是历史的人质”,溥仪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的所作所为都不能顺从自己的心意,他只不过是一个被囚禁在紫禁城里的囚徒而已。
(二)明亮的欢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英格兰人庄士敦受聘作为溥仪的外国教师,开始教授溥仪西方知识。庄士敦到来之后,画面一改之前的灰暗,开始变得明亮起来,正是在庄士敦的引导下,溥仪开始学自行车、戴眼镜,接触西方文化,这是溥仪一生中最欢乐的时光,明亮的画面、晴朗的天气,一切都代表了美好的事物,这也象征着庄士敦的到来为溥仪带来了新鲜的事物和思想,给溥仪带来了生机。
与婉容、文绣大婚时,整个画面变为红色,红色象征着激情,是中式婚礼的主色调,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红色是一种喜庆的色彩,而画面中的红色更是代表了一种性与爱的激烈情感。
1924年,冯玉祥的士兵包围了紫禁城,溥仪仓皇迁出紫禁城,天气晴朗,画面颜色明亮,这也就意味着“紫禁城的囚徒”离开了这个束缚他的牢笼,走向了紫禁城外的世界,解脱了自己。
(三)昏暗的忧伤
逃离了紫禁城的溥仪,寻求日本人的帮助后来到了天津,影片色调开始变得灰暗。来到天津的溥仪变身成为花花公子,每天只知道寻欢作乐,但他的内心却十分忧伤,溥仪在聚会中演唱了一首《Am I Blue》,而在天津时画面的主色调也体现为蓝色,更加衬托出溥仪内心的忧伤。
日本人对溥仪的逼迫更加紧张,迫使庄士敦也不得不离开溥仪。庄士敦离开时正值夕阳西下,画面变得昏暗,与他出现时带来的光明正好相反,他的离开,让人变得十分惆怅。之后,溥仪出任伪满洲国皇帝,在登基时,画面同样以黄色为主,但这次與第一次不同,换为了饱和度偏低的黄色,意味着他只是一个傀儡,并没有任何的权利决定事务。此时婉容沾上了毒瘾,再加上自己被日本人囚禁,毫无自由可言,这一切都显得十分残酷。
(四)平和的新生
日本战败,溥仪被关进了战犯管理所,此时色调变为灰暗,象征着溥仪内心的深沉与忧伤。在战犯管理所待10年后,溥仪被特赦,在植物园任职花匠,此时的画面色调十分温暖,出现了大量的绿色,象征着溥仪新生的开始,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溥仪的心态开始趋于平和。在影片的最后,溥仪又一次回到了故宫,那个他最初的家,画面又一次被橙色所笼罩,这与开始时他初入故宫时的色调相呼应。
二、意象的隐喻
影片中出现了两个十分重要的意象——“蝈蝈”和“门”。蝈蝈是溥仪的化身,而门则隔断了溥仪与外界的连接,显得孤单而又无助。
(一)蝈蝈——紫禁城的囚徒
溥仪第一次见到蝈蝈是在他的登基大典上,大臣陈宝琛的蝈蝈的叫声吸引了溥仪的兴趣,陈宝琛将这只蝈蝈送给了溥仪。绿色的蝈蝈象征着孩提时代的溥仪,天真烂漫,而蝈蝈笼子则代表了紫禁城,这就象征着溥仪被封禁在这个空间丧失了自由的生命力。而等到片尾溥仪再一次回到故宫,找到这个蝈蝈笼子,里面的蝈蝈已经变老,绿色不复存在,蝈蝈爬出了笼子,这也就意味着年老的溥仪得到了解脱。“从翠绿到暗黄的色彩变化,也暗示了人生从新的开始到结束。”[3]
(二)门——隔断
“门”这一意象也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从一开始战犯管理所所长大喊“open the door”,这扇门后面隐藏的是一个心如死灰的溥仪、想要与外界隔绝的溥仪。下一个场景中的禁军大喊“open the door”,这扇门的打开将溥仪送入了那个让他深受束缚的地方。门的下一次出现是在溥仪得知自己母亲病故之后,想要出宫探望,却被侍卫阻拦,溥仪大喊“open the door”,心愿却不能得到满足,这时的溥仪才意识到这扇门是一扇束缚之门,它将溥仪与自由分隔开来,他将小白鼠愤怒地摔到门上,大发脾气。而门的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婉容产子后,日本人将婉容当作人质送走,溥仪追出去的时候,门已经关闭了,这时的溥仪并没有像以前一样大发脾气,只是说了一句“open the door”。每一次的“open the door”,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被束缚的孤立无援的溥仪,这也使我们能够更加理解那个孤单而又无助的溥仪。
三、结语
施特拉罗熟练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描绘了溥仪一生的轨迹,用不同的色调代表不同的情绪状态,伴随着溥仪的成长、色调的转变,也让人们能更加清晰地感知到溥仪内心世界情感的变化,这也就达到了色彩表达情绪的功效。与此同时,施特拉罗也对环境做了很好的烘托,将不同时期的溥仪放置在不同的色调环境中,更好地烘托了氛围、串联了故事的发展,使人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在影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国琪.一生写尽离别意——论《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人物形象的人学内涵[J].戏剧之家,2019(11):6-7.
[2] 郝锦玥.电影《末代皇帝》的视听语言分析[J].视听,2019(04):80-81.
[3] 吴诗雨.色彩的诗意——影片《末代皇帝》色彩光影与意象分析[J].戏剧之家,2019(14):106-107.
作者简介:刘茹(1996—),女,山西汾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