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防渗技术在大坝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0李永亮
摘 要:水库大坝主要功能为防洪、灌溉、养殖等,若存在防渗质量问题,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有效提升工程防渗效果,本文提出了垂直防渗技术,在全面了解垂直防渗技术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对大坝除险加固工程中垂直防渗技术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进一步推动垂直防渗技术在大坝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垂直防渗技术;大坝除险加固;类型
中图分类号:TV5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0)09-0000-00
0 引言
我国具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但地区分布不均,为了有效防治水害、调节水资源,修建水利工程意义重大。我国多数小型水库工程建于上世纪中期,基于技术等因素,目前,很多工程已存在很多病害问题,这其中渗漏问题最为突出。水库渗漏不单单会影响工程正常功能的发挥,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甚至危害下游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近年来,极端天气日渐增多,集中暴雨时常发生,一旦形成洪水,将会给水库大坝的承载力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此,必须重视大坝防渗施工,垂直防渗技术因具有机械化水平高、占地面积小、防渗效果好等优势,将其用于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十分必要[1-2]。
1 垂直防渗技术概述及类型
土石坝渗流控制当中,主要分为水平防渗和竖直防渗两种类型,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增加土工坝渗透路径和减小渗透坡降的方式,起到保持土坝渗透稳定的效果。相比水平防渗而言,垂直防渗在透水地基防渗处理当中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可大大减少渗流量。除此之外,垂直防渗技术的优点还包括:机械化水平高、占地面积小、便于管理和维护等。目前,常见的垂直防渗技术类型很多,比如土工合成材料铺设、混凝土防渗墙等,具体如下:
1.1 土工合成材料铺设
土石坝防渗当中,最常用的一项技术是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其具有简单、高效等特点。主要分为2类,其一,不透水的土工膜、复合土工膜,其二,透水土工织物,其中第一类主要属于隔水防渗;第二类主要为反滤排水。复合土工膜的主要材料包括2大类,高分子聚合物、土工织物,两者相互复合,可构成平面状防渗膜,此类材料具有极小的渗透系数,通常为10-11~10-12,在大坝防渗当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1.2 混凝土防渗墙
混凝土防渗墙是指采用钻机等设备,打孔于松散透水地基当中,并通过泥浆固壁,随后将混凝土或其他防渗材料灌注于孔内,进而构成地下连续墙。一般来讲,混凝土防渗墙在各类地层当中均可适用,因此,可按照地层选择不同成槽工艺,尤其是在较大深度地基处理当中,此方法较为成熟,但缺点也较为明显,即成本高[3]。
1.3 高压定向喷射灌浆
高压喷射灌浆是指通过高压水泥浆的冲击作用,使浆液和被灌地层中土的颗粒掺和,从而形成凝结体,最终实现防渗效果。这项技术源于日本,在总结大量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专家学者进行了不断升级改造,由旋喷灌浆转化为定向喷射灌浆,实践证明其在土石坝坝基防渗当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1.4 劈裂灌浆
劈裂灌浆是指在加固土坝过程中,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沿坝轴线小主应力面有控制地劈開坝体,并将泥浆灌入,形成浆坝互压,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泥墙,达到良好的防渗效果。在泥浆湿化作用下,坝体很可能出现沉陷,这种情况下,将进一步提升坝体的密实度。也就是说,采用劈裂灌浆技术,不仅能够达到防渗效果,还能加固坝体。相比其他技术,其优势在于施工方便,工期短,且可就地取材,成本低[4]。
2 工程概况
某大坝工程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按照从南到北,可划分为7个工程地质段,堤基土质主要为粘壤土,一些部分存在轻粉质砂壤土,其中第一工程地质段存在弱透水性砂性土,其他工程地质段当中,堤身、堤基渗透系数如表1所示。
在高水位行洪过程中,堤防很容易出现堤下渗漏问题,在背水侧堤脚周围,或者沿堤河处甚至会发生流砂、管涌、砂沸等情况。加之本工程运行时间较长,行洪时,工程实际行洪能力很难满足设计标准,据维修及以往资料可知,本工程堤防和建筑物已发生多次险情,沿线堤防背水坡渗水、坍塌部位较多,存在大量安全隐患。为有效提升工程运行安全,决定对其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3 施工方案确定
为有效处理本工程堤防背水坡渗漏病害,本文决定采用垂直防渗施工方案,在东堤、西堤堤防迎水侧堤坡上开槽铺膜,防渗处理全长107.2km,其中102.14km为机械垂直铺塑防渗处理长度。与建筑物接头部位采用高压定喷灌浆法,处理长度为1.397km。
4 垂直防渗施工工艺
4.1 测量平整场地
施工前,要对开挖区域的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水准点等进行详细校核、测量,保证测量结果准确,从而构成一个完善的控制网。随后,在迎水侧堤坡处,利用挖掘机土方开挖,保证场地平整、坚实。一般来讲,相比设计水位高度,铺膜施工作业平台顶高程应高出1m以上,这样才能达到机械铺膜的施工需求。
4.2 机械垂直铺膜
第一,开槽。在施工轴线上开槽,挖槽刮刀的宽度为24.5cm,保证槽孔宽度在0.26m以内,通过垂直铺膜设备尾部卷扬装置进行挖槽深度控制。根据铺膜深度施工控制表,对挖槽深度进行合理控制。要求在设计槽深以上,大于0.2m左右。
第二,卷膜。按照垂直铺膜设计深度,合理选择塑膜规格。沿幅宽方向,通过专用设备整齐地卷在φ50mm的镀锌管上,50m为每卷膜的长度,成卷之后,直径需控制在槽宽以下,便于槽孔内膜卷能够顺利转动。
第三,塑膜联接。采用缝合工艺连接土工膜卷和卷,一般以尼龙线为缝合线,缝合搭接宽度在10cm以上,采用双排缝线。
第四,塑膜铺设。按照设计规定,缓慢放下膜卷,保证土工膜不变形、不拉裂,准确向设计深度位置下沉,保证土工膜高于槽孔约6cm,且在槽口进行固定压实。待形成槽孔之后,通过起吊、牵引设备将铺膜杆悬挂在槽孔内,并不断向前牵引,在开槽机前行过程中,同时完成展膜施工,并紧贴槽壁上游侧铺设塑膜。
4.3 回填沟槽
完成上述施工作业后,由膜下游侧逐步回填,施工过程中,可采用挖掘机先在沟槽背水侧槽口部位堆积回填土方,随后利用人工方式,向槽内回填,保证铺膜与上游侧紧贴,并压实回填土表层,保证其密实度在原堤身以上。通过7~10d沉降之后,沟槽内的泥浆水逐步消除,此时若槽内回填土顶面下沉,则需二次补充回填沟槽[5]。
5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基础性工程设施,大坝水库工程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及抗洪防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很多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水利工程使用年限的增长,渗漏问题极为普遍,若不及时处理,将大大影响工程运行控制的可靠性。为了有效提升工程的防渗效果,解决渗漏问题,必须慎重选择防渗施工技术。相比水平防渗技术,垂直防渗技术适用性更强,尤其是在透水地基防渗处理当中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可大大减少渗流量。因此,在具体施工当中,必须结合工程实际,规范施工流程,掌握施工技术要点,提高防水效果[6]。
参考文献
[1]孙士洪.复合土工膜水平防渗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J].山东水利,2019(10):47-48.
[2]卢禄.平原水库坝基防渗膜水平铺盖长度的确定[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1):169-170.
[3]叶梦蛟.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垂直帷幕防渗施工方案浅谈[J].湖南水利水电,2019(3):13-16+44.
[4]张君.水库大坝灌浆施工技术及其防渗加固策略[J].治淮,2019(6):43-44.
[5]吴舅槐.白礤水库除险加固大坝防渗处理方案设计[J].广西水利水电,2019(2):71-75-78.
[6]万建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的应用[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19,2(1):122-124.
收稿日期:2020-08-03
作者簡介:李永亮(1983—),男,河南郑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材料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