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020-09-10张志

红豆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

【摘要】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综合性学科,是通过结合或改变文字、色彩、图形等诸多元素来形成独特的艺术美感的设计,能够给群众以热烈的视觉美感冲击,是艺术领域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当中,对于外观形象的设计是最基本的部分,可以带给群众最为直接的视觉美感冲击,更为深层次的是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当中添加浓烈的个人情感或者人文主义精神,丰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内在含义。在当下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当中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面临着社会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在教学过程当中理论知识教学和现实实践教学不能够很好地协调在一起,面临着发展不匹配的问题,学生虽然有着丰富且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但是缺乏现实实践经验导致动手能力较差。在此基础上,必须对于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模式做出创新与改进,进一步加深教学改革,高校之中的校企合作就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现实实践经验,弥补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薄弱,使得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达到企业岗位的要求,降低学生的就业难度,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在这篇文章当中,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当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为出发点,切实考虑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充分结合现实实际,进一步论述如何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当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一)无法脱离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束缚

教学思维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人为的设计成果,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集合,更是一种思维理念的传播,教师团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无时无刻不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知识体系的建立造成深远的影响。先进、创新、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教学思维模式无疑会对学生在未来的人生规划当中造成巨大的影响。在当下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当中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当中依旧保持着对教材内容的巨大依赖性,甚至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照着教材内容读的现象,这是传统教学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造成深刻影响。除此之外,也还存在着部分教师在讲完课后的作业布置过程当中,直接布置教材的课后习题,而这些习题都是教材内容限制下的基本延伸,无法对于学生能力进一步提高形成推动力,无法开阔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这种落后与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存在着相当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培养的,这将很大程度上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造成束缚。除此之外,在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影响下,片面地注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于现实实践活动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轻视,导致学生空有丰富且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框架,但却由于缺乏现实实践经验,在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无从下手,结果在学生学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核心内容的时候,往往会使得学生无法有效理解。由此可知,在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过程当中,教学思维模式不仅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关键性影响。

(二)理论知識教学和现实实践教学不匹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十分强的综合性学科,同时对于学生的现实实践能力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要对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掌握地牢靠与扎实,同时也要求学生可以在现实实践过程当中对于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过程当中,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论知识教学要和实践应用教学相协调,要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现实实践能力相匹配,不可片面地只注重其中一个方面,而对另一个方面有所忽略。但是在当下大多数的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过程来看,往往存在着理论知识教学和现实实践教学不匹配的现象发生,通常情况下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片面地对于理论知识教师过于重视,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现实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教学与现实实践教学不匹配,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不利于学生社会竞争力的形成,对于学生未来的事业发展也存在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三)无法有效开阔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在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学生开阔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是衡量教学质量与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着相当大一部分教师让学生临摹他人作品的现象,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有效理解设立规则与内在含义,但是从对学生培养的长远角度考虑,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很大的隐患,将会抑制学生自主设计性格的养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忽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开阔学生的创新思维。特别是在第三次信息化革命之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凭借互联网在信息传递过程当中的方便性和便捷性,使得社会发展很快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大时代。在互联网对人们生活体验提供方便的同时,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设计作品的时候长期依赖于互联网应用软件的辅助,一旦离开互联网应用软件的支持,甚至有部分学生存在设计不出作品的现象。在当下信息化的新时代背景下,这种现象还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群体当中进一步的蔓延,急需要引起教师团体的重视并对此作出针对性处理,在互联网应用软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当思考互联网应用软件所带来的弊端,会对学生的想象力造成抑制,同时也会降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开阔程度。在这种设计习惯的影响下,学生的设计思维会逐渐进入设计死角,对于设计的理解得不到根本性的突破,只会通过一遍又一遍的练习逐渐熟悉设计的过程,但对于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没有明显的帮助,设计产品的过程也会在学生的脑海当中留下一个又一个元素不断拼接组合的过程,使得学生的设计思维僵化,创新性思维的开阔程度逐渐降低,逐渐与社会需求相背离。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优势

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虽然由于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当中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但是在长久以来的实施过程当中,基本都在对于学生的教育上取得了相当程度上的教学成果,并且营造出了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局面,对于学校来说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对于学生来说挺高了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有了一个持续稳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生源地。在长久以来的校企合作模式中,高校也充分结合现实实际总结出了相当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于社会发展过程当中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教学改革过程当中应用校企合作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进行对于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与改进的过程当中,将校企合作模式合理运用到教学改革中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现实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社会核心竞争力,并且由于在校企合作模式过程中學生可以更加详细和深入地了解到行业内情,有利于学生制定出更加合适的未来人生事业发展规划,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加妥善的确切保障。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与完善校企合作的制度体系

在新时代背景的要求下,在校企合作的过程当中,企业和高校要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向有着一个明确的认知,在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时,需要企业和高校的共同参与和互相协调,而不是企业和高校双方都各自为战,彼此之间不能就学生培养的问题上形成一致,高校方面有着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经验,可以为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企业方面有着充足的专业实践经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现实实践能力,只有企业和高校紧密配合,才能将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高校和企业之间一定要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以实现在学生培养过程当中的信息共享,在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学校内空余场地较大,企业内有非常多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可以有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场地、企业提高员工教学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得学生对于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有一个更加直观且深入的了解,并且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最前沿发展和需求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知,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合理的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为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提供了一份切实的保障。概括的来说,在校企合作的作用和影响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基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企业和高校双方不断对于教学计划进行改进,使得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发展可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开阔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设计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所以有着一个开阔的创新性思维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是最基本的行业要求。创新思维对于设计者来说,是必备的第一职业技能。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影响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开阔程度,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并且可以在开阔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过程当中,合理利用互联网设计软件,既要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互联网设计软件的方便性,使得互联网设计软件成为学生在设计过程当中的助力,同时也要警惕互联网设计软件对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开阔程度的抑制影响,不要让互联网设计软件成为学生设计能力成长与突破过程当中的阻力。

结语: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是社会变革的必要条件,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现实实践经验,弥补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薄弱,使得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达到企业岗位的要求,降低学生的就业难度,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通过企业和高校之间教育资源的整合,双方之间通力合作,真真正正做到长久持续稳定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正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的实践途径探究[J].设计.2017(09)

[2]王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初探[J].艺术科技.2016(11)

[3]詹朋伟.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发展模式研究——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J].大众文艺.2016(01)

[4]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4)

[5]马廷奇,史加翠.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11(09)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A类课题“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对高职院校环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2014JGA433)。

作者简介:张志(1980–),男,汉族,籍贯:湖南常德人,北海艺术设计学院,讲师,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广西北海 536000)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模式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
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现状研究
浅析计算机职业技能大赛在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作用
数字化境遇中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新探索
基于大类招生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分析
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汽车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呼和浩特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调研报告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