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境遇中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新探索
2016-12-12田雨
田雨
摘 要:如今,信息传播的方式在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新型信息传播模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数字化境遇中视觉传达设计教学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教师必须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对视觉传达教学进行革新,以此才能培养出真正为社会所需要的设计人才。
关键词:数字化;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229-01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以视觉符号语言为载体,通过不同种类的信息媒介向消费者进行信息传递的设计。伴随着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应用技术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视觉传达设计开始从传统的二维平面视觉表现到数字化的多维视觉表现转变,从静态的到动态的转变,设计形态、设计意识都在发生变化。如何顺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革新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思路,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数字化时代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分析
数字化时代,大量采用电脑和多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法而形成的各种抽象的、具象的、静态的、动态的、虚拟的声音、文字、图形,大大丰富了传递信息过程中所需要的媒介方式,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些新式媒介的影响下,设计作品相较于以往的作品呈现出信息含量丰富、传达形态多样、时效性强、交互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同时,用于传达视觉符号的媒介已经从传统的纸质媒介拓展到手机、网络、电子显示屏等数字化交流平台。媒介的发展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演变,改变了“视觉符号”的“传达”方式和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视觉传达设计发生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变化,为其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数字化境遇中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探究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紧跟时代步伐,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革新迫在眉睫。教师必须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培养学生新型的数字化设计理念和视觉表达方式,以达到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与数字化时代信息交流模式的协同发展,最终达到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革新。
(一)改变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要突破狭隘的教育观念。当今社会,不再一味追求“专业至上”,只注重专业学习的教育理念容易陷入孤立的教学方式。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树立“一专多能”的理念,这种创新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反映出学科的交叉性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摄入更多丰富的知识,培养更为广阔的思维和理念。
其次,要摒弃被动式的教学方式。被动“填鸭式”的教学很容易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字化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将教学与实践练习相结合,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一些社会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多动手,不要眼高手低,同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提倡学生敢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多思考、多学习优秀作品,设计出具有独特性、鲜明性、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二)创新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性教学。
数字化时代,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更多集中在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并通过现代多媒体手段,让课堂教学转变为以探索性、创新性为主的实验性教学。例如,在高校课堂中,可以多采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情感体验教学和行为导向等教学方法,重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的学习。
在教学中,可以加强校企合作项目,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设计活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寻找合适的设计项目,或是与公司、企业合作,让学生直接面对真实的设计项目。根据客户的要求,设计出具体的作品,通过学生与社会实践项目的接触,来不断提升和改变自己的知识架构和设计水准。
(三)紧跟学科动态,调整教学内容。
现今许多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出现了教学内容年年重复而缺乏探索性和实验性,这样的教学很容易忽略了学生的素质能力提高和创造力的培养。数字化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已不再是单纯的二维静态画面,而是形成了三维的动态设计,我们的教学内容也要相应进行调整。针对三维视觉的逐渐普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加入三维软件如3DMAX和动画软件FLASH的教学,加入网页设计教学和UI设计教学。这样的改良能使视觉传达设计从单一的二维画面设计体系转变为增加动态的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的综合设计体系,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有机结合。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面对机遇和挑战,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要在培养学生设计基础知识和技术掌握的前提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与相关学科间的交叉学习,注重理论和实践能力相结合、注重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推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廖忠祥.数字艺术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