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2020-09-10李淑梅

学习与科普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互联网+互联网

李淑梅

摘要:在学生的小学阶段中,数学是培养逻辑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关键学科,在整个小学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近些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对小学数学学科的影响日益加深,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都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当前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智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科学设计课程进度,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本文将从“互联网+”的视角,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展开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数学;学习方式

引言:

我国近年来不断发展和革新的互联网技术,带来了“互联网+”新思维,并在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新风尚。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普及的速度之快,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互联网+”的应用为数学课堂带来了更加丰富生动的教学手段、以及图文并茂的先导性,为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利用“互联网+”实现学习方法转变的目的,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门方向。

一、“互联网+”在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中的重要性

我们以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模块为例,这部分内容在教学上并不容易,并且课堂活动的组织也存在一些困难,教师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也缺乏整体性与聚合性,相关课后练习题的难度一般也比较大,学生在整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吸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时,就要尽可能使用令学生听得懂的语言,避开晦涩难懂的教学术语,从小学生的心智特点以及理解能力角度出发,从一年级开始循序渐进地完成整个模块的讲授。现在,小学生在学习这一模块时,由于不能准确理解概率的相关定义,有时候会使用“可能性”的要义进行理解,这就对教师对这方面定义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书本上的统计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更好结合。要让课堂活动融入到学习过程之中,指出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师生一起进行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并展开对数据的分析,以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的同时,要采取能够吸引学生、令学生信服的交流方式完成各个环节。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带来了“互联网+”思维,这就是一个比较适合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统计与概率”的正确要义,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寻乐趣,锻炼数据的初步采集整理能力,为日后学习方式的养成奠定基础。

“统计与概率”是随着课程体系改革新添加到小学数学中的一个模块,还有一些教师对这部分知识教学的熟悉程度有所欠缺,备课时效率降低,压力也随之上升。此外,各个教师对教案的理解程度也存在偏差,致使学生所接受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学习方法的正确性和效率也各有不同。例如,学生在这一模块要学会制作图表,以这样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首先对“概率”“频率”等要义理解不清,学生也就很难准确区分二者的区别,特别是在课堂授课的模式下,学生在学习上往往存在困难。“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对这些易混淆的要义有清晰的理解,抽象的概念知识就此变得具体化,掌握程度也随之提高。如果加以适当的课堂活动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就更能刺激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在活动中培养数据处理概念,形成缜密的数学思维,并提升学生的想象空间,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持续发展和革新,“互联网+”的理念在小学教育中影响逐渐加深。推进统計与概率知识同“互联网+”教学的高效融合,实现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技术人员的共同目标。教师一定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方法,最终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锻炼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二、“互联网+”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化策略

(一)利用“互联网+”创设优良教学情境

“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新产物,传统小学课堂学习因此迎来了新的机遇。引入多媒体等软硬件作为辅助学习手段,相同的课堂容量能够承载更多的图文和视频资料,学生在新模式下能够收获相比于以往“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更多的知识,从而充分刺激他们的感官。因此,教师就可以灵活选取学生认为枯燥的学习内容,利用“互联网+”创设有趣味的教学情境,巧妙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教师使用情境式教学法,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进而用心参与课堂活动,学习积极性被成功激发,在活动中获取知识,从而让整个课堂富含生机。

(二)利用网络资源不断让抽象内容具体化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心智所限,对事物的思维认知水平还比较低,但数学学科的最大特点是知识的抽象性,而这恰恰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他们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比较差,而一旦理解效果不好,学习动力就会逐渐降低,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一问题在教师身上也同样有所体会,他们对一些知识的教学也存在困难和理解偏差,从而无法透彻地讲授给学生。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用更加新颖的素材打动学生。学生在声像具备的教学手段中达到学习文化知识的目的,能够进一步提升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数学概念和算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变得更加透彻,进而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让微课成为巩固学生课后成果的必要工具

微课是“互联网+”思维与教育深度融合后的产物,为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展现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互联网+”的持续发展也为微课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巨大空间。当前绝大多数课堂都是40分钟,且由于人员过多,教师的精力有限,照顾到所有人并不现实,因此课后巩固是学生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微课的诞生就为学生开展课后自主学习和作业辅导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可以充分基于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巩固和能力提升,消灭知识理解的盲区。微课的制作可以由教师自行完成,也可以寻找网络平台上的优质资源。分享给学生之后,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锻炼,进而让学生养成注意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在认真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实现整个模块的巩固。

(四)设置网络论坛,实现知识学习的延伸

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师生之间的信息交互是实现高效学习的关键所在。因此,学校可以牵头在自持网站或教研网站上开通相关论坛,在论坛上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并实现了数学课堂的延伸。教师围绕课堂基本内容自行确定讨论主题,开展师生之间的讨论。现在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监控系统了解学生对某一节课的学习状况,并进行点评。学生根据自身遇到的问题及时向教师求助,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实现群体智慧的体现,学生们的思维也实现了共享。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在发表自身意见的同时,主动获取他人的优质意见,这对于日后举一反三的学习很有帮助。

结束语:

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互联网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当前利用“互联网+”思维完全实现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还存在一定困难,这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开拓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吴雪莲.“互联网+”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黑河教育,2019(12):51-52.

[2]周向阳.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9):127.

[3]万可宜.“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与学习优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82.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互联网+互联网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