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小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数学
2020-09-10罗伟军
罗伟军
摘要: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主要讲究的是实际应用性,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认识数学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提出教师引导小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数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认识数学;生活数学
引言:
新课程改革以后,教育理念逐步更新,课堂的氛围愈加活跃,小学教育是各项教育的基础,正如建房子一样,在建造房子时,地基是基础,只有打好地基,房屋出现坍塌的可能性才会降至最低,教育也是如此,只有巩固好基础教育,才能让更上层次的教育变得牢靠。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灵活的教学形式加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数学。
一、将生活元素融入教材之中
(一)教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所要使用的教学材料,以往教学中出现了理论与实际脱轨的现象,理论知识无法正确应用于实际中。学生学习知识,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无法应用,小学生则更加无法理解以往教学中抽象的数学概念。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对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一部分的改革,教师应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应用于实践当中,如增加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或者删除一些比较晦涩或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的内容,使教材内容更加连贯,更贴近与学生的生活。
(二)教学中引入生活案例
精彩的引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将生活案例引入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也能使这节课变得具有趣味性和新鲜感,让学生认为学数学是一门有充满了乐趣的学科,进而喜爱上数学。如数学教师在三年级上册《乘与除》中乘法运算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入生活中去超市买橘子的案例,比如提问:一斤橘子三元,你买3斤橘子的钱数是多少?由于学生从没有学习过乘法,学生可能会用三个相同数连续相加。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乘法法则。接着老师出示相关的教学案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将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案例结合起来,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着较大的帮助。
二、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一)教师应采用灵活生动的语言与提问形式
根据新课改要求,教师与学生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自主求索的学习方式。在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发现数学中的乐趣,从而爱上数学,而不是更深入地探讨数学理论。因此,教师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风趣幽默,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此环节可将数学理论或运算方法编成顺口溜,诗歌等朗朗上口又有趣的形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问是课堂的一个常见的教学方法,如何积极有效地提问,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灵活运用课堂提问的时间。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际生活为着力点,提出合适的问题。比如在讲授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节课程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你认为以下这些物品当中哪一个是最稳定的?或观察身边的事物,你能找出长方体是哪个吗?或提问为什么车轮子都要做成圆形的呢?通过这些问题导出今天所要讲的内容,从这些问题学生也能体会到这些图形的特征。
(二)布置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作业
课程学习完成后,教师应及时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布置作业时,一般来说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课程学习完成时,课后都有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这部分的习题,可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第二部分教师应充分将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布置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作用,如完成《年、月、日》这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将作业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课后练习题,第二部分可让学生动手制作日历,看哪个学生做的日历更为精致,这种作业的布置方法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对数学的热爱。
三、创設生活情景
(一)选用实际生活情景
学生的实际生活会对学生所学知识产生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生所学的知识越接近,学生就越容易理解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学习起来也就更为简单。因此,应充分挖掘与学生学习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但有些情境也不可以直接拿来引用,应当也要经过教师的改编,才能够更贴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如在学习《加与减》时,若引入支出与收入这个实例时,由于生活中会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而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并没有如此深奥的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应将其改编,避免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况,以免造成学生学习思维混乱。
(二)创设多元化生活情景
在教学中,教师可用直观展示,多媒体展示或者做游戏等形式。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实现实际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实现数学生活化教学。如在教授《认识小数》时,可让学生拿尺子画出他心中的小数,在对比实际学习中的小数,看看二者之间有何差别,通过对比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什么是小数。是本节课的知识能够深入学生内心,给学生带来深刻印象,还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数学。
四、增强生活体验,感悟数学价值
(一)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只有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才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如人们在购买生活用品时就运用到了数学中混合运算的知识。教师可让学生回到家中陪伴父母去超市买东西付款时,让学生自行先算出钱数。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巩固了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如学生在学习完《观察物体》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应用题:你在本次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爸爸为了奖励你,决定和妈妈带着你和妹妹去动物园玩儿,已知成人票每张九十元,儿童票每张40元,已知爸爸一共带了360元。请问爸爸带的钱够吗?如果不够,缺多少,如果够,多多少?该老师让学生们解答这道题目既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巩固了课堂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促进了数学教育中数学教育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二)利用数学方法研究生活现象
数学的学习方法有许多种,理论联系实际往往是最有效果的一种。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数学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数学老师应教授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例如写作采用数学式笔记的方法或数学故事,或者数学游戏方法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乘与除》后,教师可组织学生玩“敲七游戏”,这个游戏主要锻炼的是学生运用乘法口诀与加减法的能力,同时,这个游戏也能锻炼学生了思维反应速度。
结语:
总之,将小学数学中的理论联系与实际相联系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数学学习与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数学是以服务生活为最终目的的。对此,教师应对自身课程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要求,不断地创新与挖掘自己的课堂,并在课程中增加生活实例,使课堂增添活力,丰富自己的课堂,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数学,在数学中感悟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学文.教学生活化,课堂互动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J].教育观察,2019,8(42):121-122+130.
[2]张红妹.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生活化[J].华夏教师,2019(36):55.
[3]张新林.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