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结构材料 高质量游戏
2020-09-10冯瑛黄薇薇
冯瑛 黄薇薇
摘要:材料是区域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它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引导着幼儿的互动,延续着幼儿的兴趣。材料的选择和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的游戏质量。由此,本文以大班年龄阶段幼儿为对象,围绕纸牌展开了一系列自主探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兴趣点和游戏质量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通过整理后发现本班纸牌游戏在区域活动中的实施运用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儿童自主探索初体验——教师支持迎难上——提升经验拓领域,现将各个阶段整理如下:
关键词:低结构材料;数学区;纸牌;高质量游戏
一、对大班区域活动投放材料的利用现状分析
(一)区域材料玩法单一高控,游戏质量无法保证
传统的区角活动提供的材料往往以高结构材料为主,忽视低结构材料的投入。区域活动玩法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导致游戏质量无法保证。
(二)教师缺乏对材料的跟进,降低幼儿的游戏兴趣
低结构材料投入后,教师没有充分关注和跟进。经常是投放的时候“满腔热情”,一气呵成;投放后“热情褪去”,一成不变。导致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持续度不高,游戏开展表面化。
二、“纸牌”材料在大班数学区活动中的实施运用
布鲁纳曾说过“教育对象是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进行学习,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尊重幼儿在心理发展上的不同速率”。这就要求教师投放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而低结构材料刚好具备这样的的特性。选择纸牌是因为资源丰富、获取容易、安全卫生,同时有传统纸牌游戏经验的支持,易被幼儿所接受。基于现状,现将纸牌在大班区域活动中的实施运用三阶段整理如下:
(一)第一阶段:初来乍到——数学区里幼儿自主初体验 生成系列自发游戏
教师深入游戏现场观察幼儿的行为,解读幼儿兴趣点,梳理幼儿经验。纸牌刚投入到区域时,我并没有立马生成相应的区域游戏活动。因为儿童是积极主动地探索者。在他们探索的过程中,对纸牌有了一定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关注点。经过幼儿的投票和教师整理发现,多数幼儿对纸牌的数字、颜色、花纹这三个维度很感兴趣。
以开放式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支持,引导幼儿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上述幼儿关注的三个兴趣点,教师引导幼儿在晨间谈话活动时专门就纸牌的数字、颜色、花纹这三个维度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幼儿想到了数字可以排序、比大小;花纹可以进行颜色配对;颜色可以进行按规律排序等等,教师通过归纳后发现它们更趋向于数学游戏,便在数学区开启纸牌游戏初体验。
(二)第二阶段:迎难而上——活动过程中教师巧跟进 升级难度续动力
当幼儿发现自己的设计变成了实际可操作的游戏活动后,都跃跃欲试。数学区一度成为幼儿的“网红地”。但当纸牌游戏开展一段时间后,幼儿的兴趣点开始转移,目的性也减弱,这时教师采取了跟进式指导。
案例链接如下:
游戏推进
观察与分析 幼儿1每天都会去数学区域里玩比大小的游戏,幼儿2经常一个人玩给纸牌排排队的游戏。可是在纸牌游戏开展一段时间后,教师观察发现这两个孩子在数学区呆的时间越来越短,兴致也提不上来。于是我就问幼儿1:“你今天怎么才玩一会儿就出来了?”“现在每次很快就能就知道结果,一点意思都没有。”“那你呢?”转过头,我又问了问幼儿2。“这个游戏总是一个人玩,我不想玩了。”听了孩子的话,我想了想提议道:“如果把你们各自喜欢的游戏结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新游戏呢?”“我想试试。”“我也想”。“那我们一起想想,怎么变?”新的游戏很快诞生了,两个孩子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游戏。
调整与推进 在上述的案例中,主要是幼儿在游戏中的需求缺失和难度降低导致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持续度低。教师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后,及时寻找原因并进行有机整合。重新调整难度,增强了游戏的丰富性和关联性,使幼儿的游戏需求重新得到了满足。从而提高幼儿游戏的参与度,有利于游戏质量地提高。
(三)第三阶段:潮玩派对——多领域渗透的拓展
如何让纸牌游戏拥有持续性的生命力呢?我们尝试将纸牌的投放从数学区延伸到了各个区域当中,利用幼儿在数学区获得的已有经验进行丰富和拓展,从而引导幼儿去不断探索和创新。
●建构区里的数学规律
当游戏结合了隐形的教育目的,幼儿的游戏质量就会有相应的提高。
故事链接:幼儿1和幼儿2在数学区的桌子上玩着《纸牌对对碰》的游戏,玩了两遍之后,幼儿1对幼儿2说:“我想到一个好玩的游戏,带上纸牌跟我来建构区吧!”幼儿1一说完,便直奔建构区开始了他的“表演”,只见他把纸牌都竖立起来进行搭建,看在眼里的幼儿2说:“你这是在用纸牌搭房子吗?”幼儿1一听,便得意的说:“我的房子可不是普通的房子,它是有密码的。你看,它每一层都有序号!”幼儿2听完,便低下头去看,果然,第一层用了梅花的数字纸牌,第二层用了红砖的数字纸牌。“哇,这真是一幢有规律的房子。”
●棋类区的纸牌(立体)棋盘
幼儿在与低结构材料的互动中,运用材料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故事链接:在前期搭建经验的铺垫下,孩子们已经了解了纸牌建构的几种方法:折叠法,拼插法,黏贴法。有一次几个能力强的孩子合作完成了一大片的蜂巢形状的立体纸牌。这样的成果如何展示出来呢?摆放出来实在太占地方了。于是在思考和讨论以后我和孩子决定尝试把成品改造成墙面五子棋,一个立体的棋盘就诞生了。有了这个别出心裁的棋盘,很长一段时间,棋类区的人流量一直居高不下。
●美工区的纸牌创想
“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故事链接:幼儿2在美工区里画画的时候提议道:“老师,我们可以自己画纸牌吗?”“你想画什么样的纸牌呢?”“每天晚上妈妈都给我讲十二生肖的故事,我想画画这个。”“这是个不错的想法呢,那你试试吧!”用问题回应来代替直接给予答案,并将幼儿的问题转化成包含教师期望的问题,这就给幼儿留下了自己思考的空间。果然,最后出来的纸牌作品有很多系列,球类的,托马斯的,还有专属的本班纸牌。
●语言区的纸牌“沙龙”
满足幼儿愿意说、想说的愿望,让儿童充分表达,突出重点并围绕核心问题进行讨论以及经验分享,这样可以将个别经验扩展为公共经验。
故事链接:班级在每天的餐前都会有3-5分钟的“娃娃播报时间”,这天幼儿1小朋友带来的播报是一个故事——《纸牌王国》。听完以后,孩子们都意犹未尽,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了。这时候幼儿2轻声地嘟囔了一句:“星期三我也要讲个纸牌的故事。”“你为什么想讲纸牌的故事?”“我喜欢呀。”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孩子们的娃娃播报都是跟纸牌有关的。想着孩子們高涨的情绪,我提议来开一场 “纸牌沙龙”。虽然这场沙龙来的临时,但孩子们都积极参与。有的是爸爸妈妈帮忙的,有的是自己画的画,也有只想听别人说的小朋友。在整个聊天的过程中,关于纸牌的各种话题都被开启了。比如:“纸牌上的人物都是谁?”“纸牌是怎么来的?”“纸牌都有哪些材质的?”
●亲子纸牌百变秀
家长参与是丰富幼儿生活体验、积累和扩展幼儿经验的重要支架。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家园合作的优势,共同来给纸牌举办一场“百变秀”。
三、“纸牌”材料在大班数学区活动的实施成效
综上所述,在以纸牌低结构材料为例的实施运用中,我们看到儿童自主、自由,主动学习的动机得到了激发,不断萌发出新的学习生长点;同时教师也能捕捉到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兴趣点和困惑点,用有效的策略给予支持。众多的游戏中,能让幼儿自主自愿参加的才是高质量的游戏,也只有高质量的游戏才能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
参考文献:
[1]江邵霞.走进低结构材料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16年第10期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高瑛.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大班数学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和调整[J].幼儿教育.2008(17)
浙江大学幼儿园西溪分园 33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