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注意力
2020-09-10胡璟
摘要:培养学生注意力一直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尤其是针对学龄前的大班幼儿来说,这个阶段的学生最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不擅控制情绪的情况,从而导致幼儿对教学活动产生极大的抗拒心理。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需要做到在教学活动中对大班幼儿起到引导的作用,并且要遵循幼儿发展的规律,从幼儿心理出发,有针对性的培养起大班幼儿的注意力。
关键词:教育教学;大班幼儿;培养注意力
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是指学生的心理活动集中于课堂教学中,其意识形态也跟随教师的教学脚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质量。对于年龄偏大的学生来说,做到注意力集中不算难事,但是处于成长期的大班幼儿来说,其思维活动和观察水平等都无法达到中学生的状态,教师应当如何培养起幼儿的注意力,便是教学活动中的重点[1]。本文结合大班幼儿在教学中的注意力发展进行分析,提出教学中的几项措施,希望对大班幼儿的注意力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1.大班幼儿注意力的发展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发展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的孩童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其发展状况也会更好,但是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由于天性使然,大班幼儿往往处于活泼好动的状态,其性格特点也相当鲜明、生动,对于事物的专注力和稳定性较低[2]。且在大班幼儿的群体中,部分幼儿会处于尤其好动的状态,这种情况会影响到教学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2.幼儿注意力对成长的影响
一般来说,大班幼儿的注意力对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对幼儿的智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整体认知水平和认知层次也会相对提高,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所接触到的基本是教师和同学,而教师的教学是促进幼成长的关键,集中注意力才能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刻;其二,幼儿的注意力会对发展中的记忆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能够更好的接收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其三,对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良好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通常会在遇到困难之后产生焦躁的情绪,不管是对周围的幼儿还是自我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3]。
3.大班幼儿培养注意力的有效措施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体现在很多方面,除了幼儿本身的天性特点,跟教学中的方式方法也有关,在对大班幼儿的教育教学中,最关键的点在于教师的指导,要想有效的培养起大班幼儿的注意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导入有趣的教学课程吸引幼儿注意
对于教育教学的研究,教师应当从教学的本质出发,根据幼儿的发展天性,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有趣的课程,将趣味知识内容结合实际教材情况,真正吸引幼儿教学的兴趣。如同捷克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教师在教学开始,或是引起幼儿的兴趣,或是给他们说明所要讲的材料,或是对过去已经讲的东西用提问的方法鼓励幼儿,以便有系统地讲到当前的材料,或是使幼儿感到在新教材方面的无知,就以极大的兴趣去听老师对科目的解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针对幼儿来说同样适用[4]。
3.2创设符合幼儿发展的教学环境
大班的幼儿天性都较为活泼,其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的新鲜事物所吸引,这也是造成大班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学环境出发,营造出更适合幼儿学习的课堂环境。例如在教室的布置上,可以适当消除视觉上带来的杂乱,一般在幼儿教室的布置中会用上贴纸、气球、拉花等,五彩斑斓的装饰虽然满足了幼儿新奇天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幼儿学习时的注意力,造成教学中的干扰。
3.3根据幼儿年龄阶段天性培养注意力
根据对儿童的科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平均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不同的,两岁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七分钟,四岁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在十二分钟左右,而五岁儿童的注意力时间一般为十三四分钟,大班幼儿的年龄阶段基本在5岁左右,教师在对大班幼儿进行教学,可以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的特征来进行教学,合理的设置并开展相关教学活动。
3.4利用游戏吸引幼儿注意
学龄前的大班幼儿对于游戏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培养幼儿在学习中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游戏的环节,结合教学的知识点,让游戏与课本相结合,并且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得以吸收知识,从而达到提升注意力的目的。首先需要教师做到对幼儿有充足的耐心,花时间在和幼儿的学习上、玩耍上,并且教师需要全身心投入到与孩子的游戏中,起到孩子王的领导作用,让游戏玩耍能发挥其价值;其次,教师需要在游戏教学中掌握幼儿的心理,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长,在合理的时间内提供学习和玩耍,保证幼儿的注意力不被打断,在游戏中吸收学习知识,在学习中享受玩耍的乐趣。
3.5引导幼儿动手及动脑能力
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只注重教材的完成,而忽略了从其他方面去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大多数时候幼儿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但由于幼儿心智达不到成熟的状态,久而久之,会让幼儿丧失对学习的兴趣,甚至会让幼儿产生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8]。在大班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动手能力、动脑能力的引导,来促进幼儿的注意力提升,引导幼儿的探索心理,让他们自己主动集中在某件事上。
3.6让幼儿当学习上的小老师
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新知识其实大部分是靠兴趣来做支撑,要想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可以先从孩子的主动意识上做起,比如在教幼儿认一些“山、水”等象形字的时候,以具体的实物为指导,再让原本已经认识的孩子做小老师,指导另一部分不认识字的学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使孩子的注意力得到集中。
4.结语
总之,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要培养起注意力,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对幼儿进行引导教学,结合以上所提出的方法措施,科学合理的对幼儿进行指导,当然,除了以上所提到的方法,教师和家长之间也应该保持频繁的沟通,双方都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必要时候,教需要给予家长一些建议,在共同的努力下培养起孩子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赵丽.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的课堂注意力[J].数字化用户,2018,24(50):190.
[2]韩娜.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的课堂注意力[J].人文之友,2018,12(22):285.
[3]李新玲.如何提高幼儿的课堂注意力[J].数字化用户,2018,24(40):150.
[4]梁永珍.培养幼儿注意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J].魅力中国,2018,(51):309-310.
[5]馮叶辉.浅谈小班幼儿集体教学活动注意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6):15.
[6]刘伏先.提高幼儿课堂注意力的方法[J].卷宗,2018,(20):173.
[7]刘永萍.幼儿注意力分散行为的特点及教育建议[J].速读(上旬),2018,(9):241.
[8]王萍.吸引幼儿课堂注意力的有效策略探微[J].成才之路,2018,(24):97.
作者简介:胡璟,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青岛市,出生年月:19880101,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