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的优化策略

2020-09-10刘淼滨

新教育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小组合作

刘淼滨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小组合作的形式逐渐体现出它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显著促进作用。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考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无论是在理解数学知识还是解答数学题目时,学生都需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思维活跃性,如此才能顺利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也应当对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小组合作教学加以重视。本文将结合笔者个人教育教学经验,谈一谈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小组合作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优化策略

形成学科思维,才算是学科能力的真正提升。在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思维时,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作用显著。在进行教学优化前,教师首先需要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应用现状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从而做到有针对性的优化。在决定优化策略时,教师亦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当前阶段学科知识的特点以及小组合作教育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设计。

一、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保证合作效率

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合作学习内容的选定是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因为只有在恰当的、适合于进行小组讨论的内容当中,学生才能真正投入到小组活动当中去,感受团队合作带来的益处。如果在安排小组合作时,只是秉持着形式化的教学理念,即认为为了迎合新时代的教学潮流必须要开展一次小组活动,而不认真思考、挑选出合适的内容背景,就会导致教学质量不升反降。在当前的小组合作教学现状中,就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安排的合作学习内容过于简单,或是过于困难,亦或是过于复杂,学生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获得的思维提升不多,知识获取也较少。因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优化时,学习内容的正确选定应当摆在首位,教师应当通过与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结合,判断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再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一课时,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就可以作为小组合作的一个恰当教学内容。因为在计算内角和时,学生常常会有许多不同的想法,有的学生会喜欢应用代数、有的学生又喜欢应用图形分割,通过成员之间的思路分享、方法指导,学生在进行多边形学习时能够获得思维上的扩展,从更多角度去看待、思考数学问题。同时,由于这是一个规律研究性的问题,教师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一个人计算四边形、一个人计算五边形、一个人计算六边形......在分工当中提升教学效率,也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协作带来的便利性,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带来一定的提升。

二、小组合作的同时教师进行指导,保证合作成效

小组合作活动是对学生课堂主体性的一种强调,在活动当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及与同伴的交流来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因此我们说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开展小组活动时教师就毫无任务,可以坐在一旁休息。在实际的教学观察当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在布置了小组讨论内容后,会在讲台上或做自己的事,或继续熟悉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即便有的教师会在班级内踱步,但是并没有指导学生的意识。这一模式虽然给了学生极大程度的思想自由,但是其实许多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是会遇到许多问题的,比如知识点的理解不清、解题方法的缺乏等等,如果教师的指导不能及时到位,学生很容易在小组讨论结束或是课堂结束后就忘了自己不明白的内容在哪里,使得知识体系不能完整的建立。除此之外,初中阶段学生思维活跃,在进行小组讨论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题外话,如果不能及时回归正题,小组活动教学的作用也就很难体现。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小组活动时,教师仍旧需要对课堂上的学生保持密切的关注,及时了解各小组的讨论情况,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也督促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例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几条性质与判定都讲授完毕后给予学生一定的小组讨论时间,以熟悉新学知识,加深对于直角三角形的认识。由于直角三角形这一部分知识内容较多,又是学生刚刚接触到的新知识,因此遇到的没能理解的知识点会比较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班级内不断走动,不时停留在不同小组进行聆听,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三、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形式创新,提升合作意义

无论是在哪一行业、哪一领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只有不断发现现状中的问题,秉持创新精神进行改进,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行业、领域的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创新精神也应该在小组合作形式上有所體现。传统的形式包括围绕一个数学问题或一个数学知识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讨论时间,最后邀请学生举手发言讨论成果。这一形式能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提升,但是教师在教学时也应当积极思考一些新的合作形式,可以从合作的趣味性、实用性等方面切入进行优化,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并且使得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展现出更多方面的意义,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与旋转》一课前,教师就可以布置一个特殊的预习作业,即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在学校、家里或是公园、商场等其他场所仔细留意是否出现轴对称与旋转图形,如果发现,可以采用文字书写或是拍摄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小组成果汇总后再在正式课堂上进行分享。在这一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并从各式各样的生活中的轴对称与旋转图形当中感受数学这一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结束语:小组合作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活跃性激发、全面性培养。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思维的发展,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在进行教学优化时,教师可以从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保证合作效率做起,在小组合作的同时进行指导、保证合作成效,并且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形式创新,提升合作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兆瑞.浅析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OL].学周刊,2020(03):21[2019-12-19].https://doi.o 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3.017.

[2]王艳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J/OL].学周刊,2020(03):22[2019-12-19].https://doi.org/10.1 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3.018.

[3]刘顺录.初中数学课堂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OL].学周刊,2020(03):26[2019-12-19].https://doi.org/10.1 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3.022.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小组合作
作文评改“五步曲”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