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20-09-10庞振华

新教育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庞振华

摘要: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尽快适应数学课程的从难度到深度的变化,同时学生也应从意识上重视对初中基础数学的学习。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变革,初中数学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对数学教学方式进行有效改进,而且还需要教师在传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知识点,加深基础知识的牢固性,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自我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在一个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初中数学作为衔接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的一个过渡阶段,教师需要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为学生在这一过渡阶段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不仅需要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课下练习等各个环节有意识得进行自我训练这一意识,而且还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得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兴趣,独立思考,自主分析,形成自己独有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现状

(1)对数学学习兴趣较低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科目不再是小学阶段的数学与、语文和英语,还会有地理、生物、历史和化学等科目的学习,学生在这一阶段,可能会存在各科目学习自顾不来,因此会导致厌学的情绪,而数学作为众科目中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科目,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忽视和放弃。

(2)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不适应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要求教师用更新颖的教学方式上课,同时又要求教师在原有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对学生进行课外延伸,这往往会导致教师在使用新的教学方式的同时,讲课速度又过快,给学生的适应期较短,会使学生跟不上课堂节奏,听不懂教师讲课内容,从而又造成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排斥。

(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初中数学是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一个阶段,在后期的难题、应用题都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进行解题。从小学阶段的乘法口诀到初中阶段两位数平方的常见口诀计算,以及一些基础公式,都能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效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则无从谈起。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

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1)重视“一题多解”思维的训练

“一题多解”就是教师鼓励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将一个知识点在头脑中进行散发式思考,找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转化,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得出解题答案。在此方法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零散知识的思维架构,让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学会举一反三,而且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的头脑风暴中,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例如,在相似三角形证明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也可以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在寻找边相等或角相等的过程中,既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也可以运用几何图形的定义,都可以对这一类型题目进行解答。再者,等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在另一方面,也是除式的运算。

(2)重视对错题的总结归纳,寻找做题规律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一种问题的提出,往往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善于从多种多样的题目中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已知条件未知条件,不仅需要学生对数学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而且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与思考。在进行大量得到练习之后,需要教师训练学生哪些题目是一类型题目,是在曾经做过的题目上改变了条件而衍生出来的。量变是质变的基础,一定的题海战术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在某个阶段还会出现瓶颈,这就需要学生对相关题目进行总结归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清楚哪些类型题目常考是重点,还能够在日常学习中更加重视对这一类问题的学习,从而明白这一类型的做题规律。例如,对投影这一章节的学习,本质上是对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学习,这一类型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类。

(3)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强化数学做题思维的训练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在进行大量练习巩固知识点基础上,也需要学生在不同的解题思路中找到方法之间的共通性,从而进行散发式思考。在遇到新的题目上熟练运用类比思维、发散思维、空间思维、数形结合等思维模式。与这些思维模式交织的是对基础知识的熟练应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日常课堂上以随时提问的方式,不断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回顾在回顾,加深基础知识的印象;其次,做题思维的训练,需要学生自己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教师可以在日常讲题过程中,告知学生见到什么条件,应该想到用什么知识点,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只有经过不断的练习,学生才能在遇到灵活的题目时不慌乱,不紧张,沉着应对。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解题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对课本上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联系现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深化提升,让学生在课外养成勤思考、多动脑的好习惯。对学生大胆创新、敢于挑战的行为进行鼓励。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应用,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章节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在章节过渡的过程中,讲清楚各章节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在章节题目练习中,提醒学生也可以用生活常识对一些知识点进行分析,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常识,在筑桥、盖房的过程中的应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更加强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从各个方面加强对这一能力的培养,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型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艳秋.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

[2]陈星明.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

[3]许占辉.开拓解题途径活跃解题思维-浅谈小学数学一题多解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5

[4]崔小娟.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西部素质教育.2019

[5]周田华.浅谈初中数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