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0-09-10樊凯
樊凯
摘要: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阵地。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良好的生活态度,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因此,研究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文言文教学,渗透
《孟子集注》有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1]没有一种教育活动是不需要方法和策略的。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寻找与学生思想特点和语文学科特点相契合最佳切入点,进行精心设计,达到有机渗透的目的。
一、知人论世,提高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事也,是尚友也。”[2]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若能与作者经历、历史背景相结合,学生就会印象深刻,更能够积极融入课堂。
太史公云:“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许多作者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们才华横溢,而且在于他们身上体现出的高尚道德情操。伟大的作家往往以自己的人生际遇带给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比如被称为圣人的孔子,对天下苍生充满了仁爱情怀。在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年代里,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了仁政礼治的理想率领众弟子奔波于列国之间,历尽了艰难困苦,后创办私学,整理古书经籍,在另一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屈原,即使把自己的身体分解了,爱国的信念也矢志不渝,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与情操。“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政治上屡遭贬谪,因乌台诗案差点被杀,他的人生是不得志的,但他能看开,没有把生活中的得失看那么重,始终保持着乐观于超脱,因此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至今仍震撼心灵的作品。
二、整合教材,集中全面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整合教材,引导学生扩展阅读与相关内容有关的文章,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而且能加深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可以整合必修与选修教材中的文章,适当把有相似点的现代文和文言文结合起来,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学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时,可结合现代文《礼乐修养》;学习《齐桓晋文之事》;可结合现代文《孟子雄辩的艺术风格》等。这样,用通俗易懂的现代文与艰涩难懂的文言文相对照,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形成一种整体认识,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使现代文中的思想内容通过文言文得到印证,学生也会倍感信服。
三、诵读背诵,理解和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言文讲究句读节奏,只有通过反复诵读背诵,才能体会其自身的词语之美、意境之妙。诵读背诵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熏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对于那些精彩、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给养的篇章和段落,应该指导学生诵读背诵,进而在诵读背诵中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掌握诵读背诵的技巧,充分领会文言文的气势情感。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可采用不用的诵读背诵方法来帮助学生感知文中的情感基调。如教师范读、学生个人诵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自由誦读、全班齐读、高声朗读、低声吟读及快速背诵等。在诵读背诵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文言文句读,在轻重缓急中让学生体会作品的情感,更好地领悟文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
四、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来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文言文的内容距离现代比较久远,更有些文言文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体现了作者一定的思想局限性,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对文章中的思想观点感到困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发现文言文作品的局限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各抒己见。
在《归去来兮辞》的教学中,有些学生认为陶渊明归隐田园多了一丝柔弱与逃避,少了一点刚强与担当,是一种逃避现实、规避责任的做法。于是,我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陶渊明所处的社会是怎样的?(政治腐败,底层士人无出头之日)我们现在处在怎样的时代?(政治清明,能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理想)学生通过对比,经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就能领悟到:在浮躁浑浊的社会里,要想保留一股清流而不被同化,只有选择退隐一途。否则他不会写出“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诗句,这种退隐反而展示出陶渊明独立刚强品格的光辉。因此,我们得为陶渊明的选择送上一份激赏!
五、结合现实生活,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高中文言文选材广泛且多样,除历史性和传记类散文外,还有山水游记散文和议论性散文,这类文章无故事性,学生学起来枯燥,此时需要教师结合现实生活来增强文言文的生动性,更能够让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也能更好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
苏轼的《赤壁赋》表现了他的豁达、洒脱,原本在朝中做官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挂了个闲职,但是黄州的艰苦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而是获得了心灵的淡泊与宁静。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高中生的现实生活,如大都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人生的道路也比较平坦,很少经历挫折等跟苏轼做对比。苏轼面对人生失意时是超脱,而有的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仅仅因为生活的一点小挫折就闷闷不乐,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有的人还付诸了行动。与苏轼的遭遇相比,我们遇到的这点小挫折算什么呢?通过结合现实生活,可以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更促进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悟。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要素,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有利于教师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专业素养,更是高中生心理健康成长和品性提升的需要,有利于高中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