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2020-09-10孙睿陈晓园
孙睿 陈晓园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部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内部控制愈加地重视,并对内控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于我国企业相比发展是较晚的,一些问题逐渐在机构中表现出来。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现存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完善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普及以及一系列文件的落实,内控工作已经引起广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尤其是各单位负责人的重视,由观望、未采取任何措施到认真学习,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单位内控手册,进而提升单位的监督管理活动和风险的控制。从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情况看,有的单位由单位组织人员自行建立内部控制手册,还有的单位聘请中介机构建立内控手册。由于没有国家的统一格式要求,各单位的内容和格式也都大相径庭,从总体上看,为了满足各单位的管理需求,大部分从工作职能、分析风险、组织框架、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编制并建立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按照内控的评价打分标准,逐渐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为了加强对内控的监督检查力度,有的省市将内控工作纳入单位的绩效考评体系,从外部促进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和监督,但纵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情况还存在诸多以下问题。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的不重视
现如今,我国的大部分行政事业都已经找到并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仍然存在一些单位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或是仅建立在形式主义的躯壳下,没有付诸实践去实施,这种管理的缺失导致管理风险日益加大,单位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个单位内部控制推行的到位与否、管控流程,与其管理层有着直接关联。很多管理层认为工作人员只要按时交报告,填表单就是内部控制的成效,他们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对单位的长远发展的必要性。所以,在领层重视程度方面,推行内部控制的单位存在着些许偏差,需要改进和进一步完善。
(二)缺乏专职内控人员
单位的内部控制专业人员操控着内部制度的设计、控制、监督、评价和完善。智能化的时代要有全面的思维及颠覆性的见解,要想把内部控制做好的前提条件就是具有专职专能的管理人员。与我国企业相比,行政事业的内控发展实施相对较短且不成熟,但是众多单位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内部控制体系,即单位的顺利开展工作得益于逐步完善的内控体系。目前仍存在缺乏专职内部控制管理人员、不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及缺乏创新思维等现象。一些单位认为已经拥有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只需要财务人士操作即可。在业务种类繁杂的情况下,单位缺乏专职专能管理人员会导致其组织管理散漫,内部控制的成效甚微。同时,专业人才的缺失与单位发展的不平衡会成为制约管理体系推行的障碍。一些单位还存在内部控制人员身兼多职的现象,使内部控制管理人员身处于饱和高压力状态,没有精力和时间对其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系统地和深入地研究。
(三)内控制度的不健全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不健全、预算管理失效的情况下,没有建立全过程预算管理机制,导致缺乏相关的预算管理制度。其中成本预算是单位实施内控建设考虑的问题之一。这里的成本预算不仅仅指的是单纯的人工成本,还涉及到单位经营效率的机会成本以及内部沟通的交流成本。一些规模较小人数较少的事业单位,内控大部分来源于会计人员,因为管理者更看重短期的管理成果,忽略了长期目标的抉择。由于自身管理水平和方法的局限性,无法从预算的环节上找到有效的信息。同时,预算管理不重视预算过程的监督,导致预算和制度的执行出现偏差影响了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服务职能。我国事业单位属于非盈利机构,有的单位认为内部沟通交流的成本是徒劳无益的,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成本。这种想法是过于草率的,要想把内部控制做好,是需要环环相扣的,更是每个部门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
三、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完善建议
(一)加强管理层的意识,提高思想认识
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和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内部控制的合理性、有效性承担主要责任。从管理层角度来讲,重视并加强内部控制是自己的主要职责之一,不单是财务部门及财务人员要做的事情,单位的管理层应该加强成本管理意识,作为领导者,要起到表率和“领头羊”的作用,按照单位制定的内控流程及标准去落实,并主动接受内部的监管,确保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给单位带来利益并能顺利开展工作。与此同时,管理者也要学会用变化的思维站在单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在其成长时,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按照各种报告去评估单位的绩效,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同时保证下属能切实履行管理层的指示,进而完善管理,更好的发挥服务组织职能。
(二)专职专能,培养创新思维
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应该做到专职专能,内控的工作需要技术性、资历性及专业性等特点,所以需要专业的人负责相关的岗位。专职专能虽然会短期增加单位的人力成本,但此政策不仅会加强其内部控制管理,还会为未来节省人力成本,降低用工风险,以创造更多实质型效益。在工作中,应该用创新的思维和变化的工具去应对复杂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有计划的去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实现其目标应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单位花钱聘请专业机构开展内部控制专业人员的培训、交流、实践等活动,应借助其平台,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力量,实践及业务沟通的交流等运营操作培养一支优秀的创新人才队伍。二是鼓励工作人员学习并参加中介机构、政府部门、企业内部举办的学习交流等活动,专业人员对各部门业务的熟悉可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有效管理。三是从事内部控制的专业人员,在工作和学习中应该不断地探索创新,借鉴国内外大中小企业、结合实际、自我积累,全面提升个人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健全内控制度,提升预算管理成效
俗话说管理出效益,在外部环境是同等的前提下,内部管理则是独特的,管理预算、过程及决定利益的成本,所以健全内控制度无疑是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全过程预算管理机制涵盖了单位经营的所有活动,通过对成本的全面预算做到各方资源的整合,更好的进行资源合理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达成单位目标。每个单位都要有自己独立的成本预算,不能按照其他公司预算案或是往年的预算对本单位当下的情况进行运用,轻则会造成信息的失真,重则为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设计适合本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制度、流程和标准。另外,实施内部沟通交流的成本也是必不可少的,部门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维护。从根本上讲,内部控制工作控制管理活动和各类业务,避免损失,防范各种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仍处于不完善的阶段,本文就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成熟的内部控制有利于管理效果的提升,帮助其防控管理发展中遇到的問题和风险,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的服务组织职能。
作者简介:孙睿(1995年05月-),女,汉,吉林省白城市,硕士,研究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