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路径探索

2020-09-10莫小媚

新教育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管理路径小学班主任以人为本

莫小媚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成为现代化教育的最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在标语教学中老师要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意识,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道德观念为主要任务开展教育工作。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对于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心理个性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做到以人为本,积极更新管理观念和手段,在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班主任;管理路径

引言:班主任是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学生最依赖的老师,所以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式会影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个性特点的发展形成。所以,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师爱去温暖影响学生,将“以人为本”理念充分渗透到班级管理中,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本文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路径措施提出了建议。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

在教育教学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对老师教学提出的要求。所以,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意愿想法和实际情况去开展管理工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只有這样才能使班主任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然而,在实际班级管理中,部分小学班主任因为自我观念的限制,认为小学生的思想行为还不成熟,所以学生的想法在班级管理中不能起到作用,于是在班级管理中以自己的想法意识为主体,将自己放在了班级管理中心,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实际情况,导致其实施的管理方式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这样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以学生为班级管理主体的班级管理方式观念是不符合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而这也是导致目前部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结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2、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小学生因为年龄的限制,导致其思维方式、观念个性等还未完全固定,所以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用不同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进而帮助学生健康发展。然而,根据现实情况来看,部分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对培养学生个性的思考,所以在实施管理手段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用相同的传统的管理手段,如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但是班主任使用的评价标准一样,导致部分学生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或者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不同,但是班主任的管理手段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这些班级管理方式限制了小学生天性的释放,学生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等得不到培养。这样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的管理方式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的。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措施

1、创设情境课堂,确保学生主体地位

班主任要想将“以人为本”理念充分融入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课堂,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导者,进而达到班级管理目的。例如,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在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意识时,班主任可以给学生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主题,让学生自行组队,然后自己编写一个小剧本,最后进行情境表演。这样在整个课堂中,学生能够主导课堂的进程、内容以及氛围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且学生在参与情境表演的过程中会积极思考、发挥创新意识,并主动展现自我。这样的情境课堂不仅能够加深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帮助班主任完成班级管理目标,还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发展。

2、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

小学生们因为成长环境、自身素质等不同导致其个体发展存在差异性。所以,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手段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做到因材施教,进而完成“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目标。例如,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管理时,因为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不同,所以班主任对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也应不同。对于成绩优秀的同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知识并能进行扩展;中等学生就语言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要求学生只需要理解并记忆重点知识。这样让不同情况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目标,才能够最大程度的让每位同学在学习中都能够有所提高,有所收获,进而使班主任完成班级管理任务,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3、积极开展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思想个性等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阶段。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引导学生多样化发展,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进而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所以,班主任可以积极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培养自己的个性。例如,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时,班主任可以开展一个以“我的祖国”为主题的活动,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如朗诵、唱歌、画画等等。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能够让自己的优势得到充分展现,让自己变得更自信开朗。

结语:总而言之,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班级管理对于班级管理和小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班级管理理念,做到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这样班主任才能在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同时完成教书育人的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徐红霞.以人为本,以情育人——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探究[J].华夏教师,2019(11):64-65.

[2]潘佑莲.“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23):127-128.

[3]刘海艳.论以人为本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才智,2018(23):30.

[4]马书艳.基于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193.

猜你喜欢

管理路径小学班主任以人为本
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管理路径探析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路径探讨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路径研究
市场营销视角下的企业危机管理路径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