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2020-09-10姚冰倩

启迪·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德育

摘要:体育是一种具有特殊精神作用的学科,体育精神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团结,它可以把人们拧成一股绳,培养人的集体意识,促使人们积极向上,勇于创新,是磨练小学生思想、意志和养成个性的关键学科。近年来,学校德育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小学又是学生成长的基础阶段,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各科教师都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所以渗透德育非常有必要,体育教师应该通过教学实践和积累,深入研究分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体育 德育 教学实践

一、改变刻板的教学手段,正确引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阅历不足,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的心理,好胜、好强是这个阶段孩子的主要特征,小学是对儿童实施教育的最佳时机,教师要结合这个阶段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设置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趣味的教学方式对同学进行教育,不要采用枯燥、平淡的教学方式。对于5-6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采用更加生动具体的课堂语言。可以引用小学生喜欢看的英雄事例来让他们明白锻炼身体的好处,鼓励他们完成体育活动。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动性强,又没有安全意识,需要教师有耐心的诱导,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正確引导教育,保护他们对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在体育课堂上,可以将游戏和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欢乐和锻炼身体的乐趣,在游戏中设计德育教学,比如让学生扮演盲人,另外的学生一起护送他回家,回家过程中设置一些关卡,看看谁先到家。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身体,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帮助残疾人、尊老爱幼的道德品质。

二、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思想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学日趋现代化,旧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刻板印象,从自身做起,体育教师和其他各科教师都要明确体育教学的学校整体教育中的分量,意识到体育锻炼对于学生整体发展的重要性,改变以往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德育”“体育”教育的旧观点,树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观念。小学阶段的学生非常善于模仿,教师是他们学习成长的主要领导者,体育教师要从自身做起,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

三.课余训练的德育渗透

体育训练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想要顺利完成接力赛跑并取得好成绩,必须要运动员之间相互配合,加强对运动员思想水平上的培养,可以引用一些被学生所知的国家级运动员的训练日常,他们是怎么训练的,如何磨练自己的意志,在困难的条件下顽强拼搏,为国家争得一个又一个光荣时刻的事例。让学生在心理树立为校争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做到认真训练。再结合校内运动员的典型事例来推动教学,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运动队训练工作。这些尖子生在各自的班集体一般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他们的言行举动会影响班级里其他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态度,教师要抓住这一特性,发挥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蓬勃开展,为体育教学在学生群体中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生在形成高尚道德的过程中,一定和社会的具体实践活动是离不开的。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积累中可以知道,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怀,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性、进取心和顽强精神,可以培养学生谦虚、能吃苦、不娇气的道德品质。德育在体育教学之中渗透是一项琐碎又繁琐的工作,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关键期,实行难度很大,对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专业素质要求极高,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加深落实体育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善于思考和变通,善于积累和思考,就一定能够开创出体育教学过程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四、善于捕捉时机,灵活教学方式

在具体体育教学的实践中,会包含一些存在竞争性的比赛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对于那些落后在队伍尾端的学生教师要采取鼓励加油手段,做积极引导,并在心理方面对这些进行安慰,让他们明白成功和失败的辩证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胜负观念,正确面对失败,放松心理和思想,这样当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如果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才能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才能承受住打击。道德教育的时机是不固定的,在体育课上会有老师没办法事先预料的、潜伏的、偶然的、突发的事件,这就需要老师随机应变,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灵活采用教学方式和方法,巧妙抓住时机进行道德教育。

结语:

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时代背景、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下发展起来的。经过长期的教学积累发现,正确的体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思想,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团结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培育学生豁达、开朗、有韧性、不服输的良好心理素质,小学体育在教学中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站在“育人”的角度设计课程,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教学目标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锻炼的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国莹.基于创新教学理论的小学低年级母语课堂读写教学研究--以汉语和英语为母语的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3(05)

[2]吴中豪 杜弘.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热点概述(上篇)[J].教程·教材·教法,2014(32)

姚冰倩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