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20-09-10阮秋萍

启迪·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情境思维数学

摘要:学习兴趣是:“在小学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基于自己对某一项或某几项学习内容的需要、愿望或情感而表现出来的一定的趋向性和选择性。”它是学生学习成功的秘诀,也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小学生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促剂。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激发 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由于教师的素质不相同,教学对象不同,使用教材不同,因而进行趣味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趣味教学所探讨的这些方面和所要追求的效果是相同的。可是,我们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确立学习动机,激发求知的欲望

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教学“认位置”,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例如教学“比一比”通过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蓝猫邀请大家参观客厅来导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引导学生发现猫大哥客厅里的数学秘密,学生兴趣高涨。又如教学“统计”,借助媒体创设大象过生日的情境,并以此为线索展开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竞争情境,引发学习兴趣,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学生拥有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在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如,在讲授“8的认识”,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

如在教学“比一比”时,通过找教室周围的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如在学习了“统计”后,问学生你准备统计什么?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三、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强烈的求知欲可使学生积极地探索。学生有对所学知识达到入迷程度,才会产生灵感,才能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和高昂的热情。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能改变过去把学习当成是一个沉重包袱的畏惧情绪,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驰骋。

四、动手操作,提高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时,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动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在多种感官的运用中,学生们学到了探索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体验成功,激励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不断成功,会带来内心无比的快乐和自豪,从而对学习产生亲切感,有助于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信息反馈有激励强化作用。使学生从反馈的信息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从而使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得到加强,激发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而且又能通过这种信息的反馈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早日走出数学苦旅。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

正如一年级的小孩子所说那样,“我把书分类清理好了”、“我学会了数数”、“我学了加减法,就可以帮妈妈买菜,不会算错钱了”,也就像家长说的那样,“我的孩子回家把他的玩具和书包里的书都分类收拾好了,真不错!”“我的孩子现在都会自己看钟去上学了”。可见,新教材在培养学生数感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体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所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老师来说非常重要,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深入研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掌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處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

阮秋萍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檀圩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情境思维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