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饮食管理对使用利尿剂的影响

2020-09-10李会琴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4期
关键词:利尿剂

李会琴

【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饮食管理对使用利尿剂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病例遵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肝硬化饮食教育)与实验组(36例,采用规范饮食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利尿剂使用情况、24h尿量、生活质量、再住院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日均利尿剂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24小时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评价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再住院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同等条件下,针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规范饮食管理相对于常规饮食教育能减少患者的利尿剂使用剂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次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利尿剂;饮食管理;肝硬化失代偿期

[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4-00-03

肝硬化失代偿期通常指肝硬化晚期,患者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已经超出了机体肝功能的正常代偿能力[1]。其病理变化在临床上表现较为显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肝功能损害[2]。根据相关临床报告指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疾病康复和饮食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3]。饮食管理通过按照病患的饮食习惯、饮食嗜好与肝硬化失代偿严重程度等为患者早、中、晚餐制定精确专业菜谱,嘱咐患者多食用易消化、富含蛋白、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膳食结构合理搭配,改善患者预后[4]。但如何实施饮食管理,仍缺乏相关临床依据[5]。本次研究旨在通过比较2种不同饮食管理方法对患者使用利尿剂的影响,探讨更合适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饮食管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此2年时间段内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72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全部病患分为对照组36例与实验组36例,实验组患者中女性17例,男性19例,年龄范围26~77岁,平均年龄(52.42±5.73)岁,病程4~12年,平均病程(8.76±1.45)年。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6例,男性20例,年龄范围27~79岁,平均年龄(52.58±5.69)岁,病程5~13年,平均病程(8.24±1.56)年。2组患者治疗方案基本一致,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纳入标准:①符合2018年欧洲肝病学会发布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管理临床实践指南》[6]中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判定标准;②临床资料全面;③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思维逻辑正常。

排除标准:①非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②思维逻辑异常;③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功能衰竭或其他严重疾病;④临床信息资料不全面;⑤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者所用利尿剂均为螺内酯40~120mg/d,视情况加用呋噻米20~40mg/d,利尿剂剂量根据患者尿量而定,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肝硬化饮食教育方案),住院期间通过口头宣教及发放宣传册的方法,嘱咐患者多食用易消化、富含蛋白、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及新鲜蔬菜、水果,为其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增强抵抗力。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随时进行膳食结构合理搭配指导,出院后一周内常规回访了解饮食及尿量情况后予以指导。实验组(36例,对患者进行规范饮食管理),具体饮食管理方式如下。

(1)制定精确专业菜谱:日常饮食按照病患的饮食习惯、饮食嗜好与肝硬化失代偿严重程度等为患者制定精确专业菜谱,如表2。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其中,患者机体所需维生素主要包含维生素A、B和C,主要通过进食新鲜蔬菜与水果摄取维生素,将患者每日高蛋白食物摄入量控制在80~100g之间,主要通过瘦肉、鱼、大豆等食物摄取,补充机体所需蛋白质。除此之外,对患者脂肪摄取量进行严格控制,每日摄取量控制在50g以下,选用易消化油。

(2)针对性饮食指导: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需严格控制其水分、钠摄入量,患者应低盐饮食为主,尽可能减少泡菜、罐头、速冻食品与咸肉等食物摄取量,将患者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500~800mg。需要注意的是,摄取低盐分饮食容易造成患者食欲下降,从而导致食物量摄取不足,不利于病情恢复。所以,饮食管理期间,需按照病患的饮食喜好,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每日摄取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将患者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000mL左右,促进患者的腹水症状缓解。为防止肝脏功能损害,饮食管理期间,禁止患者喝酒、吸烟。

(3)少食多餐:饮食管理期间,嘱咐患者遵循少食多餐的进餐原则,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每日正常的饮食量,不得过饱,每日就餐次数控制在3~5次,每次尽量保持七八分饱,在患者出院后第一周、第二周、第四周、第八周、第十二周通过电话进行回访观察,精确食谱指导,提升依从性。

1.3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内每日螺内酯使用剂量、再住院次数、24h尿量情况。(2)患者出院后第3个月,通过网络采用QLICD-COPD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价项目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功能等方面,各项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代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3)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肝肺综合征、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性心肌病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尿剂使用剂量、尿量、生活质量为计量资料,采用(_x±s)表示,用t检验,再住院次数、并发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利尿剂使用情况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日均螺内酯使用剂量更少,再住院次数更少,实验组患者的24h尿量更多(P<0.01),详见表3。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1),详见表4。

2.3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1),详见表5。

3 讨论

饮食与疾病康复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饮食护理更应引起重视,饮食适当有益于治疗,可促进疾病尽早痊愈,饮食不当会使疾病康复受到影响,甚至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有研究指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有利于延缓肝硬化的进展速度,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7]。

3.1饮食管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利尿剂使用的影响 肝脏是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器官,给予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高蛋白饮食,可保护肝脏,促使已损伤的肝细胞恢复和再生(肝性脑病时除外)。与此同时,研究证实肝硬化患者还伴随高动力循环和有效血容量不足,会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交感神经系统和抗利尿激素活性升高,使水钠潴留增加,腹水加重,住院时间延长[8]。为有效控制腹水,临床通常在限制水、钠摄入的基础上给予利尿剂(如螺内酯)以加速腹水的排出。我们通过研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患者制定精确专业菜谱,为患者提供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减少蛋白质消耗,同时碳水化合物能保持肝细胞内糖原含量,使其用于肝组织的构成和增生,以保护肝脏。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饮食管理患者在每日螺内酯用量明显减少的情况下24h尿量明显增加,提示饮食管理有效促进了患者腹水的消失,进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3.2饮食管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规范饮食管理后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提示规范饮食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更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减少利尿剂的使用剂量,改善其预后效果,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肝硬化病程长,易迁延不愈,而且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躯体症状加重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9]。饮食管理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科学的膳食营养搭配和食物结构搭配,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进而促进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的恢复。吴丽花等[10]的研究结果显示,将营养管理应用于肝硬化护理的每个环节,通过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再制订个性化食谱,进行有效、合理的饮食管理,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才的生存质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3.3饮食管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饮食管理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提示科学的饮食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肝硬化通常会带來较多的并发症,如消化道或腹腔感染、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血栓形成、肝肾综合征等[11]。肝硬化晚期患者均存在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当接触坚硬粗糙的食物时,容易造成曲张裸露的静脉破裂,引发出血,通过优化饮食管理给予流质和半流质的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物或药物对食管黏膜的刺激和损伤,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12]。肝性脑病或肝性脑病倾向者的影视管理尤为重要,尤其是要严格限制或禁食蛋白质,只需要能够维持机体氮平衡即可,待病情恢复后在逐渐恢复摄入蛋白质,且以植物蛋白为佳。与此同时,高蛋白食物还可能诱发肝肾综合征,因此需要进行积极准确评估,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控制蛋白质的合理摄入,一般不超过50g/d[13]。

综上所述,规范饮食管理在此次实验中比常规肝硬化饮食教育的作用更佳,对于减少患者的利尿剂使用剂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等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松林, 宋振江, 张小娟. 使用利尿剂时限钠与补钠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尿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5, 3(35): 198-199.

[2] Earley L E, Sanders C A. The effect of changing serum osmolality on the release of antidiuretic hormone in certain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of the liver and low serum osmolality[J]. J Clin Invest, 1959, 38(3): 545-550.

[3] 林荣芳, 黄品芳, 薛思. 利尿剂不同给药方案对肝硬化腹水疗效的观察[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6, 31(23): 1985-1986.

[4] 李思阳, 田英俊, 李德春, 等. 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发生肝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师杂志, 2016, 18(11): 1723-1725.

[5] C Wilken-Jensen, H Ring-Larsen, J H Henriksen, at all. [Effect of posture on the diuretic treatment of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and heart failure][J]. Ugeskrift for Laeger, 2016, 151(1): 13-15.

[6] Emad F Aziz, Marrick Kukin, Fahad Javed, at all. Effect of Adding Nitroglycerin to Early Diuretic Therapy on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resenting with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J]. Hospital Practice, 2011, 39(1): 126-132.

[7] 孙世娟, 邓建环, 沙品丽. 饮食护理在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21(15): 252-254.

[8] 沈思兰, 钱方兴, 高涛. 血及尿钠钾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利尿效果的评估[J].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35(3): 331-332.

[9] 张艳云. 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心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21): 70-72.

[10] 吴丽花, 蒋丽娟, 潘君芬.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营养管理[J]. 吉林医学, 2012, 33(6): 1311-1312.

[11] 刘斌, 裴宝瑞, 刘永庆.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 31(5): 518-520.

[12] 张丽娟. 肝硬化失代偿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7, 34(5): 536-537.

[13] 韩美, 韩佼佼, 徐俊美.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11): 141-142.

猜你喜欢

利尿剂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如何合理使用利尿剂
长期服用袢利尿剂 如何防止低钾血症
服用利尿剂 更要护脚
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不可或缺的药物
治心衰,合理使用利尿剂
服利尿剂类降压药可能引起夜尿增多
利尿剂:降压药的“黄金搭档”
降压消肿慎服利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