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知识识记中的思考

2020-09-10韩俊

启迪·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名句归类记忆

高中语文需要识记背诵的内容很多,高一是必修一到必修四中文言文加诗歌,如《劝学》《师说》《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五人墓碑记》等。高二是必修五,《史记》,《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基本是全书背诵。高三是综合高一高二和初中内容,形成了现在约定俗成的48篇文章,外加先秦诸子等课外名句。在短时间内想要牢固的识记这些知识,不能总是死记硬背,因为死记硬背的硬伤就是背的不容易,遗忘的却很快,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的语文老师,是应该反思一下背诵的最有效方法了。

在一次检测学生课外名句默写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名句是可以放在一起归类记忆的,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三个句子中都有“文章”二字,所以不妨将这三句捆绑接龙,便可以加深加强记忆,达到长时记忆,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脱口而出。再如“博观而约取,厚積而薄发”“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三组句子中都有“而”字,且三组句子都很整齐,一一对应,所以归类关联记忆也可以达到长时记忆的目的。再如“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三组句子中都有带“刃”的行似字,不妨仍然将它们放在一起比较记忆。再如课内名句中的“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三组名句中有音似字“唯”“惟”,如果我们在背诵过程中稍加留意,就会发觉高考必备名篇名句中,能被考到的所有“唯”‘惟’的名句,只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句中是口字旁的“唯”,而其他的句子都是竖心旁的“惟”。再如庄子《逍遥游》这篇文章中有关“辩”字的名句有三句,分别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此小大之辩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所以但凡考到《逍遥游》中有关“辩”字的名句,只需记得中间都是言就可以了,那就不会将这个字写错了。

目前江苏高考从今年开始改革,试题向全国卷,三东卷靠拢,所以名句这块也和江苏以前的考查方式不一样,原来是给出上下句,让学生填空,而现在彻底变成理解式的情境默写,很多学生对这一改变有点措手不及,感到茫然,认为全文背上也不一定能情境默写全对。原来死啃48篇内容,就能至少得6分,是可以为语文争分的题,而现在却成了累赘,死磕要背诵的文章,有可能到头来名句还是0分,更何况现在江苏高考名句已经增加到64篇,内容增加的情况下,分值又减少了2分,所以有的学生干脆就放弃了课文背诵。面对目前这种现状,我认为语文任何一项分数的获得都是很重要的,考高分的学生也是需要死磕背诵的文章,一分的分值都是关系到高考排名,那么多篇目的文章,还是需要用些方法的,第一要全文背诵,第二要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第三要有敏锐的嗅觉觉察文章的重点句段。如李密《陈情表》,既然是向皇帝陈情,所以有关“情”的句子,有关能引起皇帝怜悯的身世的句子一定是考查的重点。“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臣生当陨首,死当节草”“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等等。所以全文背诵是必需的,如果文章内容都不知道是什么,怎么还能妄想名句得分呢?或者选择性的背诵几句,你又怎能猜出高考名句考什么呢

关联归类记忆不仅可以运用在名句的背诵中,也可运用在文言实词,虚词中,甚至文学类文本答题技巧中。如“探究小说结尾段的表达效果”,这种题型是在2019高二期末大市统测的试卷萧红《十块钱》,2019淮安、南通等七市联考试卷郑振铎《五叔春荆》等中出现。萧红《十块钱》的参考答案为:(6分)①照应上一段关于叫花子的描写;②表现了我在拥有了这十元钞票之后内心的依赖与满足,庆幸自己暂时摆脱了像“叫花子”一样饱受饥寒侵蚀的境况;③揭示了日伪统治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下层百姓悲惨境遇的同情。(每点2分,第三点中任写出其中一方面即可得2分)。《五叔春荆》的参考答案为:①墓石上磨损的大字,与开头“五叔夭死”相呼应,使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②对墓地环境的描写,渲染了悲凉、凄清的氛围;③寓情于景,表达了对五叔的思念和对他早逝的痛惜,含蓄蕴藉。(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综合以上两篇文章的答案来看,既然是探究结尾段的表达效果,我们应该先抓住“结尾”二字,求证一下“结尾”的作用无非是首尾呼应,或者是照应前文,所以第一步应考虑结构上的手法作用。其次要关注文本本身内容表达,是单纯的写景,还是抒情叙事,总结其内容。最后回归情感,情感一定是观点鲜明,要么赞扬,褒扬、赞美,要么批判,讽刺。所以,最终可以将“探究小说结尾段的表达效果”题的解题方法归纳为:结构手法+内容+情感。

归纳关联在一起的例子很多,这里不再列举,在以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多运用此法,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形成他们自己的记忆识记知识的方法,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 韩俊

猜你喜欢

名句归类记忆
封底:·英诗名句·花儿
统计易错题归类剖析
《中庸》名句节选
万有引力问题的归类分析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中华名句
高考英语名句展播及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