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M框架大数据技术校企融合平台设计与实现
2020-09-10李敬文
摘要:校企深度融合是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衔接的重要桥梁,更是培养学生从业适应能力和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SSM框架及大数据技术设计校企融合平台,为高校和企业深度发展建立一站式服务。
关键词:SSM,大数据,校企融合
1 背景
校企融合是校城融合发展的一部分,是淄博市委、市政府一项重要部署。从2016年开始,经过几年的发展,驻淄高校科研项目与淄博产业发展融合成果凸显,校企融合的“淄博模式”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校企融合作为学校和城市企业规模持续发展的基石,通过SSM框架组件和大数据技术搭建校企融合平台可以有效解决学校和企业融合的瓶颈,提高企业行业的参与度,快速提升校企融合育人培养目标的实现。
2 校企融合的目前状况
高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否定位准确,是否符合企业人才的要求,如何真正的去为企业服务,企业如何让学生在工作岗位学到新知识、真本事,锤炼人生。高校是培养学生的本体,若是和企业对接不到位,企业只顾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岗位人才需求的培养,校企融合深度发展就会存在一些列的问题。
3 基于SSM框架的校企融合平台
针对目前高校和企业资源、服务整合瓶颈等问题,搭建了开放式SSM架构大数据技术、集成运用一条龙服务平台体系,为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发展、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促进高校为企业微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软件设计从平台需求至产品发布、维护都是循环式反馈,但是若有信息没有覆盖住或者是有些问题没有及时发现,修改是相当繁琐和冗余的,不利于软件设计开发。而本平台采用的是AD(agile development)设计,这一种设计是一客户需求为中心,采用循序渐进加迭代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并且后台使用Spring+Spring MVC+MyBatis框架,前端页面采用Bootstrap+Thymeleaf技术,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平台开发的难度,使平台项目更加规范。
3.1 平台功能设计
校企融合平台主要功能有前台和后台,前台包括人才培养模块、企业服务模块、人才技术共享模块、创新工作室、大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后台包括管理员模块(高校、企业)、信息发布审核模块、统计分析管理模块。
创新工作室模块是校企融合平台基于学校和企业的共同的需求共用模块,但是用户要根据权限进行设置,比如学校有教师、学生,企业有技术人员、领导、管理员等。创新工作室本着学校和企业的事物量以及领导的决策、双方的对接率,技术人员负责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技术知识,和学校老师共同培育学生,管理创新项目的进展,参与度等。
大数据统计分析模块是基于Hadoop技术,通过大数据的抓取,对往届毕业生和在校生参与校企融合项目的参与率、完成程度、每天工作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服务企业、企业服务学校等数据的分析等。
3.2 平台架构设计
平台采用了SSM大数据技术四层架构进行设计开发,并且将平台有效的划分为了视图View层、控制Controller层、业务逻辑Service层、数据访问DAO层。其中视图View层界面设计整体使用了当下流行的前端框架BootStrap技术,数据访问DAO层采用Mybatis的Mapper配置文件实现,控制Controller层、业务逻辑Service层、数据访问DAO层之间通过对象封装对数据进行了传递。
3.3 核心关键代码
数据库配置在db.properties中进行了MySQL连接:
jdbc.driver=com.mysql.jdbc.Driver
jdbc.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school_enterprise
jdbc.username=root
jdbc.password=root
jdbc.maxTotal=30
jdbc.maxIdle=10
jdbc.initialSize=5
業务逻辑类StudentService.java查询代码:
// Service接口实现类
@Service("stuService")
@Transactional
public class StudentServiceImpl implements StudentService {
// 注入StudentDao
@Autowired
private StudentDao studentDao;
// 通过账号和密码查询
@Override
public Student findStudent(String stucode, String password) {
Student stu = this.userDao.findStudent(stucode, password);
return stu;
}
}
// 控制器类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StudentController {
// 依赖注入
@Autowired
private StudentService studentService;
@RequestMapping(value = "/login.action", method = RequestMethod.POST)
public String login(String stucode,String password, Model model, HttpSession session){
// 通过账号和密码查询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Service.findStudent(stucode, password);
if(student != null){
// 将学生对象添加到Session
session.setAttribute("STUDENT_SESSION", student);
// 跳转到主页面
// return "customer";
return "redirect:customer/list.action";
}
model.addAttribute("mess", "账号或密码有误,重新输入!");
// 返回到登录页面
return "login";
}
// 通过映射跳转其它页面
@RequestMapping(value = "/toCustomer.action")
public String toCustomer() {
return "customer";
}
// 退出登录/
@RequestMapping(value = "/logout.action")
public String logout(HttpSession session) {
// 清除Session
session.invalidate();
// 重定向到登录页面的跳转方法
return "redirect:login.action";
}
// 向用户登陆页面跳转
@RequestMapping(value = "/login.action",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public String toLogin() {
return "login";
}
}
#请求头信息参数设置,并且浏览器的模拟
CXH={‘User-Agent’:’ua’浏览器的版本’,’Referer’:ua’访问的地址’,’Connection’:’conn’}
#网页数据提取分析器:
web_sp=BeautifulSoup(content,’html.parser’)
web_All=pri_soup.find(‘x1’,class_=”name”).a.text
web_sala= pri_soup.find(‘x1’,class_=”name”).a.span.text
web_job=web_all.replace(web_sala,””)
web_job_require=pri_soup.find(‘p’).text
通過以上的分析、架构设计、编码等完成了SSM框架大数据技术的校企融合平台的实现。该平台具有耦合低、无侵入的特点,这要得益于SSM框架的快速整合和自动配置。
结束语:随着Web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和AI技术会相继融入该平台,数据的功能和可视会更加智能人性化、视觉直观化、数据精准化。本校企融合平台通过SSM框架和大数据技术的整合构建,解决了校企深度融合衔接、人才资源共育、技术资源共享、信息数据分析等。该平台还存在试用阶段,功能还需要进一步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1]施煜,樊晓盼,刘一鸣.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20.9
[2]薛茹.基于SSM框架的Web系统研究与应用.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7
[3]洪东.基于SSM框架和大数据技术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设计与实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
作者简介:李敬文,讲师,硕士,淄博职业学院,主要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及大数据技术研究。
基金课题:2019年淄博市重点研发计划(2019ZBXC207校城融合发展类)。
(淄博职业学院 山东淄博 2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