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09-10格桑志玛
摘要: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为初等教育奠定良好基础,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第一步。因此,需要重视学前教育,特别是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在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中实行的是双语教学,既要有普通的教师资源又要有会民族语言的教师资源。因此,民族地区的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特别是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是孩子首次接触到普通话教学,怎样激发学生对普通话的学习兴趣和处理好双语关系是教师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对教师的要求更加高。
关键词:学前教育;师资建设;民族地区;问题和对策
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师资队伍结构、专业发展等,民族地区的师资队伍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这样才能处理好语言沟通的问题。但是,由于民族地区位置较为偏僻,且生活比较困苦,很多专业人才并不愿意长久守在那里,导致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存在危机[1]。学前教育教师承担这教书育人的使命,师资队伍的教学质量将会影响到学前教育质量,必须要提高民族地区的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更好发展。
1.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民族地区较为偏僻,目前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有的教师对教育任务不够重视、教师不愿意长期留在民族地区等。由此可知,民族地区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我国教育事业一直存在的问题,虽然国家已经加强对偏远、贫困地区的扶持,但是客观条件和现象还是存在,特别是学前教育的师资分配问题。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教师结构不合理,主要以大中专教师学历为主,缺少本科学历和硕士学历,造成学历结构不合理[2]。另一方面,到民族地区从事学前教育的男性较少,以女性教师为主,从而造成性别结构不合理。由于受到经济、自然因素制约,学前教师的整体教龄较低,缺乏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
1.2教师专业素养较低
目前,民族地区的高校数量较少,而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更少,导致没能根据实际需求产出更多师资力量。另一方面,由于民族地区存在交通不便的情况,设置的幼儿园比较分散,这样不仅不方便集中管理,还会需要更多的教师。由于严重缺乏师资力量,民族地区的部分学前教师在没有接受岗位培训就直接进入幼儿园开展教学,这样的不规范过程导致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完备,并且缺乏一定的技能和认知,难以完全投入到学前教育事业中,也无法开展专业的教学。总的来说,教师专业素养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专业知识不完备。在民族地区开展教育活动,就必须要具备相应的民族特色文化知识,这样才能符合民族学生特点,但是很多学校对学前教师的培训都忽视了民族特色的培训。第二,教师的专业技能较弱。由于高校教学比较重视理论教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开展实践教学,这样就会导致学生进入学校真正开展教学活动时缺乏专业技能,而且民族地区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开展科研提升活动,导致这个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第三,专业态度不够。很多学前教师对教学工作缺乏清晰的认知,认为教学知识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或者只要照顾好幼儿就行,但是这样的教学理念难以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
1.3学前教师生存不易
很多民族地区的位置都非常偏远,经济发展也相对落后,无法给教师提供充足的保障,导致教师的存在生存威胁。首先,由于当地经济落后的原因,教师的工资水平也较低,不仅导致学前教师队伍难以扩编,而且学前教师的工资也低于中小学教师,学前教师的合法权益没有保障,基本上无法享受带薪假期的待遇。然后,教师的压力较大。因为教师少学生多的原因,教师需要担负多人的安全和教育工作,导致教师的压力过大。最后,相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学前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很多人认为学前教师没有多大用处,教师无法得到相应的尊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2.1优化教师结构
首先要在各大高校中增设与学前教育相关的专业,培养具有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专业学前教师。并在学前教师入职前进行入职培训,为了保证培训的质量,园方可以增加幼儿园见习和实习内容,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然后,对在职的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政策保障,如对全体教师进行集体培训民族特色文化的活动,政府也要积极出台相关的政策为教师落实编制问题,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稳定教师结构。同时,相关部门和幼儿园也要给予学前教师一些精神方面的奖励,通过精神激励的方式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使教师为工作更加努力,同时也能为民族地区吸引更多人才。
2.2开展多元化培养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民族地区的学前师资队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提高民族地区学前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势在必行[3]。因此,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开发培养教师的课程内天,将民族特色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进而促进本民族幼儿更好学习本民族文化和国家传统文化。第一,要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当地相关部门和学校要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传授一些具有民族文化的知识,使得我国的民族文化得以永久传承下去。同时,要注重民族文化与教育的结合,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第二,要坚持开展双语教学。首要解决的任务就是培养教师的双语技能,如果教师能够采用两种语言开展教学,就能帮助少数民族小朋友筷子掌握新知识,同时也能传承和弘扬当地民族文化。因此,高校学前专业也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语言课和文化课,让其具备更多民族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在民族地区开展教学活动。
2.3强化政策扶持力度
当地政府要积极落实民族地区教师的扶持政策,改善师资队伍分配,适当增加教育投入,提升學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的福利待遇,这样才能稳定学前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然后,还要引导当地居民正确处理与教师的关系,认可并尊重学前教师,让他们享受更多社会福利待遇。
3.结语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建设任务,当地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同时,各大高校也要增设学前教育专业,促使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滕恒.区域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改革初探[J].科普童话:新课堂,2020,0(8):136-136.
[2]施艳林,邓桦.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4):60-63.
[3]教育部网站.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EB/OL].(2018-07-05)[2019-03-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1807/t20180713_342997.html.
作者简介:
格桑志玛(1976.01-),性别:女,籍贯:四川稻城,学历:本科,工作单位:甘孜州稻城县机关幼儿园,职称:小教高级,职务:园长,研究方向:幼儿早期阅读、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民族学前教育。
(甘孜州稻城县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