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护理心理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应用
2020-09-10付佳
摘要:伴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混合式教学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介绍混合式教学应用于护理心理课程改革实践。混合式教学实现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通过线上、线下学习、课堂讨论、微课等形式相结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实现线上共享优质资源,线下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提升了護理心理课程教与学的质量。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护理心理;课程改革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层层渗入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深受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互联网+”为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主导的学习模式。混合式教学这一概念最早由2000年《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提出,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教学过程“线下”的课堂教学与“线上”网络学习有机结合,并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授课。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指导、启发及监督的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针对不同患者及家属心理活动规律开展个性与共性心理行为干预,积极 地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努力做好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临床整体应用情况来看,护士的掌握的临床心理护理技能还远远不能满足患者对心理护理的需求,原因之一在于护理心理学课程的“教”与“学”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传统教学方法使护生不能将所学 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此外,学生对该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积极主动性、难以将所学心理学知识有效应用于临床。故笔者尝试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使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1 混合式教学在护理心理中的应用与实施
以我学院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112人为对象。在大学二年级第三学期开设《护理心理》课程,以混合式教学方法为指导,组织教学。该课程总学时32学时。
1.1课前准备
课程组教师首先准备教学内容。根据将要讲授的知识点,提前设计与微课程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学辅助资源,包括课件、微课、讨论、作业等。在讲授课程之前在云课堂公告上发布课前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课前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学习完成相应内容,并在反馈区提出疑问,教师可记录、梳理学生学习中的疑难,借此发现学生的知识盲区,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为课上讲授重难点内容做准备。
1.2 课上讲授与讨论
课上老师根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反馈,有针对性地讲解重难点知识,学生将课前、课中知识进行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系统,获得有效学习成果;课上还可利用云课堂进行师生间的互动:如签到、头脑风暴、测验、讨论等。组织学生开展问题探究的讨论交流时可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内及班内的思维对话与交流,对讨论内容共同探讨形成一致的观点,讨论结束后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同学对发言内容做点评,教师整体指导控制讨论。
1.3 课下反馈
课下学生可在云课堂学习平台完成教师布置的习题及作业,习题及作业主要针对本次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及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错误的问题而布置,学生通过课下作业能完成知识技能的有效迁移,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并且点评,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提供不同交互策略,使在线的交互与课堂交流结合起来;另外,学生还可观看微课视频对课上内容进行复习。教师可查看学生在教学平台的学习时长、登录、参与次数等,方便督促学生学习并进行考核。
1.4 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结合
学习不同疾病病人心理护理时,使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产生共情;培养高职护生综合能力。采用角色扮演法,护生前期需根据云课堂课前发布学习资料及网上收集资料,确定病例,设计语言、行为,思考解决问题方法,并编写剧本;角色扮演实施过程中,护生需要积极参与表演,获得体验和感悟;后期需要护生展开讨论交流,书写小结,将报告提交到云课堂学习平台等。整个过程可以有效调动全体护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护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案例分析能力、临床综合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等。针对这一问题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让护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可将表演视频提前上传学习平台,根据组内成员的反馈,对自己语言表达、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大胆地反复演练,不必担心因失败造成对患者的伤害。教师根据小组具体表演情况进行及时点评,指导护生作进一步练习锻炼,最终确定最优视频上传。护生可以有效掌握具体心理护理措施及护患沟通技能,为高职护生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和做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奠定基础。
学习临床常见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时,使用临床真实案例,让学生虽然身处教室,仍然可以近距离的实践。通过案例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疏导方法。
利用以上教学手段与方法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也使他们容易理解、掌握和记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混合式教学法的优势
2.1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现今大学生课堂上听课效果欠佳,上课玩手机现象严重,与教师间的互动更少。混合式教学通过多种媒体资源的优化设计和各种教学策略的使用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采用混合式教学可以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展开分层次教学活动,并且教学中注重课堂讨论环节,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并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养成。
2.2 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知识流动呈单向性,教师的观点被视为权威,课堂讲授的重点成为考试的考点,而成绩成为学生追求的唯一目标与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单一标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在期末考试前突击复习,考试合格即可。混合式教学以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導,遵循“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其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增加了学习者的满意度、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教师在上课前已经明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与不足之处,备课时具有针对性,把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放在学生较关注的问题上,提升了课堂效率。
2.3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微课、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反思学习,拓展知识面,提升了自主学习意识,实现了认知冲突点和思维障碍点的问题探究,产生了激烈的思维碰撞,实现了问题共振、情感共鸣和智慧共生。通过网络平台与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对所学内容进行探讨与研究,颠覆以往课上老师讲授为主为主的学习,增加了学生学习中的互动性,实现了让教师引导、启发、帮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的愿景。这样的混合式教学,在引导学生建构新知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4 考核方式形式多样
混合式教学考核评价摒弃了传统课堂纸笔测试费时、低效的弊端,而注重采用试卷上传和在线测评的方式,测评数据便捷准确而详实,有效提高了测试的信度和效度。考核方式灵活、有效、形式多样化。首先,理论与实践共同考核,相关知识点的讨论、运用也可以合并进行考核,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次,讨论的参与度、发言表现、在线学习的结果统计、角色扮演评价等方式不但能作为考核的形式,还能做到考核不漏痕迹,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和压力;这种教学模式使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于学生更加公平,于老师更加自动省事;此外,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是检验教学改革效果的标准,将考核标准覆盖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也能够及时反馈教学成果。
2.5 提升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突出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形式,发挥了网络平台优势,跨越了学习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性、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协调学生的学习时间与需求。
教师通过课前的教学设计,把每次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精心的制作成微课,提供教学课件、阅读材料等内容,创新课程资源的形态,以提供更多的机会使知识进行展现,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重点内容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显著提高了学生成绩,与国内学者研究结果一致。
3 结语
混合式教学可以创设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有效提高了护理心理课程教学质量。但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的问题不再局限于课堂的设定,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升教学水平,在教学设计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既要关注“如何教”,更要关注“如何促进学”,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备课,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微课视频的开发需要有团队来完成,这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此外,部分教学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来完成,因此要求学生保证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时要求教师要有精力主动参与到学生过程性考核的管理中。
参考文献:
[1]陶英歌,尹国华,教传华.加强护理教学查房提高临床带教质量[J].中华全科医学,2011,9( 7) : 1154-1155.
[2]陈鸿,徐晶,鞠建新.社区实践应用于护理心理教学中的效果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2013,11(2):318-319.
[3]王艳丽,程云,王锋.基于翻转课题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为例[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0:11-15.
[4]李明芳,孙萍.角色扮演法在高职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实施探索[J].重庆医学,2018,47(5):710-712.
作者简介:付佳,女(1987.05-),汉族,籍贯:内蒙古锡林浩特,硕士,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