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育中学生实践力培养分析

2020-09-10米热阿依·买提努日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实践力高中地理培养策略

米热阿依·买提努日

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如何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突出其学科特点已经成为广大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为此,广大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和验证,以此强化学生的理论认知,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针对高中地理教育中学生实践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具体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实践力;培养策略

引言:

近年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名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高中地理教学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到高中地理教育中,以便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力,才能引导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当中,从而为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1.高中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实践力的重要意义

实践力作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力,不仅有助于增强效果,而且还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一方面,实践力的培养是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完成的,在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依靠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同时还要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实践。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整合地理教学资源,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极为有利的。另一方面,实践力是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一旦实践力形成,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也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最终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2.高中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实践力的有效策略

2.1完善地理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力

首先,作为学校管理部门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设置符合学科特点的课程,并且由地理专业教师对学校具体教学课程进行详细规划,将实践活动课的具体时间与地点进行明确地计划与安排,并由学校领导对地理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进行检查与考核,以保证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与教学的质量。[2]其次,作为地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参与者的教师,应严格按照学校的计划进行教学活动,同时,需要对本学期的教材进行深入研读,对于适合地理实践活动的课程,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并对活动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与评价。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在课程安排与实施上必须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对学生实践力的培养,扩大实践课程的比重,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实践力培养的需要。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力,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内容设置区域实践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生态实践课程等多样性的课程体系,促使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以便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创新地理教学模式,調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地理实践的兴趣。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性、创新性的实践机会,争取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实践力的显著提升。为此,广大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活动竞赛法等多样性的教学模式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促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能力,以便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例如,在教学“我们周围的环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社会调查活动,通过合理分工明确学生的调查任务,最大限度的整合实践调查资源,这样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地理实践的积极性,而且还能获得巨大的实践效益,这对强化学生的实践力是十分重要的。

2.3.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

此外,教师还还应该加强对评价体系的完善,以便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全面评价,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实践的信心。首先,在试卷评价方式上,教师要多采用实践性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考核,减少单纯的背诵性题目,从实际问题出发设置题目,以此强化地理考核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情况。[3]其次,把地理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之中,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以便提高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例如,在教学“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时,教师除了要注重考核成绩以外,还应该将学生的实践活动情况纳入评价体系中,对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促进学生实践力的全面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力,不仅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强化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内在需要。为此,广大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实践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核心素养理念和以人为本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当中,争取在丰富教学形式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实践力的显著提升,从而贯彻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春雨,张武.地理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路径探索[J].产学研经济,2019(05).

[2]赵凯.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

[3]江瑞天.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

猜你喜欢

实践力高中地理培养策略
学以致用,培养地理实践力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公民实践力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