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分析

2020-09-10段应婷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美术教学改革

段应婷

摘要:新课程标准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也制定了更高的教学目标,这是一次教育发展的机遇,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课程实施的这一阶段,广大教师纷纷投身于教研工作中,摸索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将提出几点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小学美术教学创新策略,望能促进美术教育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创新

引言:

认真研究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内容,我们会发现很多过去所长期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与新的理念背道而驰,十分落后,很难帮助我们达到教学改革的新目标。那么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等内容将作为组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目标,不断渗透。

1.趣味教学,培养兴趣

研究心理的学者曾言:“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1],因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由他们的兴趣程度所决定的,教师的强迫性要求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是不好的。想要让学生主动学,必须让他们开心的学,将教学活动变有趣才是最根本的方法。小学美术教师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教育理论,新课程思想,更要补充一些有关小学生心理特征的知识,如此才能设计出优质课程。

以小学人美版美术教材中的“让大家认识我”为例,教师在讲解此节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丢手绢”的活动,在简单介绍完自己之后便进行游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快乐,收获友谊,这对于只是简单的坐在教室接受被动的讲解,课堂效果要好很多。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家庭成员利用绘画表现出来,并在班级内进行分享,看一看在他们眼中的家人是什么样子的,这一环节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发挥和培养他们的形象记忆能力,有效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2.情境教学,促进创新

尽管小学生的美术基础并不扎实,但是他们能够借助一些简单的信息展开丰富的联想,这是他们学习美术独有的优势。新课程标准中有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提出:“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与发现”,这说明教师应该大力应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审美个性,增强他们的核心素养。如何设计情境教学活动呢?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例如,在教学《四季的色彩》时,笔者就用四季变化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学习。春天,迎春花开出黄色的花,柳树枝上长出浅绿色的嫩芽;夏天,绿意葱葱的草地,还有各式各样、颜色鲜艳的花朵,有红色的、黄色的、淡粉色的等等;到了秋天,街道两旁树上的叶子都变成了金黄色的,金黄色的叶子铺满了整条街道;冬天,从天而落的雪花,将城市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银装素裹仿佛进到一个童话王国。直观的图片再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满足了学生视觉、听觉的双重感受。在观看完之后笔者让学生说出自己印象中四季的特征或是觉得用什么颜色可以代表自己感受到的四季。笔者先给学生进行了示范:“蓝色可以代表夏天,因为炎热的夏天大家都会去游泳。”以此为例,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

3.欣赏作品,提升素养

一个人艺术素养的提升并非依靠背诵教条化的知识,而是在大量欣赏美术作品,受到艺术熏陶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先天的天赋和后天的培养都很重要。因此,美术课不可缺少的就是鉴赏环节,与传统鉴赏教学不同的是,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个性化观点,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解读,培养个性,提升审美水平[2]。

例如,在教学《画人像》时,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画一幅肖像。那么在进行这项活动之前,笔者首先让学生对不同风格名家的肖像画作品进行了鉴赏。在大量作品的鉴赏中,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对美丑评判的一套标准。他们知道了该如何去绘画才能使自己画得更好,比如: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要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线条的处理、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等。这些都是在作品鉴赏的过程中实现的,笔者只需对学生进行引导,就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

4.微课教学,知识内化

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上好一节美术课需要在课前大量地收集素材,然后结合课程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就可利用信息技术,利用里面的微课功能,为学生提前制作微课视频,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中国龙》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凭借图片或者幻灯片,来为学生进行中国龙的讲解。但利用微课辅助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制作视频对各种不同的龙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龙的形象与特点,利用这种方法,可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3]。再如,在教学《对印版画》时,因为版画教学的专业性较强,其中包含了很多特殊的技法以及特殊材料的运用,多数学生对此感到陌生和学习难度较大,所以笔者就提前针对教学内容录制好微课视频,视频当中为学生清晰地展现了相关的美术技法以及材料应用的内容,并且边播放边进行一定的启发式讲解,引导学生保持长久的热情和专注的注意力。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完成学习任务,还能提高學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利用微课辅助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想象能力,还减轻了传统教师在备课方面的工作量,加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与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5.结语

美之魅,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生活相结合,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还能不断培养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增强其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敏.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分析[J].讀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169.

[2]管弦.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92-193.

[3]张瀞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美与时代(中),2017(11):108-109.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小学美术教学改革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