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材料投放的策略研究
2020-09-10侯宝灵
侯宝灵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美术教学是重要内容,其教育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材料投放是重要的内容,教师在材料投放上的认识、方法将对幼儿的美术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本文简要分析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材料投放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材料投放;策略
幼儿美术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美术创作与欣赏的方法,强化幼儿的审美能力,使其人格发展得以推进。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材料投放是重要的内容,要为幼儿提供好的环境氛围,使幼儿的美术情绪和体验得到强化,逐步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作为幼儿园教师,要认识到材料投放的重要性,全面把握材料投放的工作,实现良好的美术教学效果。
一、提高美术活动中材料的质量
在美术教学中,材料的质量对对幼儿创作的想法、心情、作品的效果、操作的水平和能力等产生直接影响。如果美术材料质量不高会让幼儿在创作中无法集中注意力,纠结材料的质量,进而丧失美术活动的信心。如果美术材料的质量好,美术活动中,幼儿能够很好的表现自己,大胆的利用美术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出高质量的美术作品。所以,在美术教学前,要认真的检查美术材料的质量,定期对美术材料进行更换,防止出现绘画过程中画笔没有颜色、剪刀无法使用等情况。
二、丰富投放材料的种类
幼儿园的孩子年纪小,好奇心强,思维比较活跃,多样、丰富的课堂形式以及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是极为有利的。为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积极的丰富投放材料的种类,创设自由、开放的美术环境,避免客观因素影响幼儿的美术学习,让幼儿能够将精力集中在材料上,主动的投入到美术教学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美丽植物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画纸、铅笔、水彩笔、蜡笔等提供给幼儿,指导其进行绘画模仿。此外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橡皮泥、剪刀等材料,指导幼儿捏出、裁剪出各种植物[1]。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花朵、树木等,投放不同的材料更好地提高幼儿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其内心的想法得到发挥,优化美术教学效果。
三、明确美术材料投放的主体
投放的主体是否明确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关系到幼儿材料使用的来源、数量、质量等,决定着幼儿是否有自主选择和创造的权利。美术材料的主体不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幼儿。而在实际的美术教学活動中,由于幼儿的年纪小、活动内容孩子无法直观理解,为此都是将教师作为材料投放的主体。很多教师在材料投放过程中自主意识强烈,投放模式固定,这会影响幼儿的自主发挥。对于美术材料的投放而言,不是教师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使用什么,而是要让自己适应活动中的角色,是带领幼儿发现、探索材料的角色,使幼儿有机会接触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逐步丰富幼儿对于美的认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大胆的选择适合自己或者自己喜欢的美术材料,并真正的参与到美术材料的投放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用,也使自身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四、材料投放要有明确依据
在投放美术材料时是需要有一定依据的,如结合美术活动主体确定投放的材料,使其满足活动目标。再如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操作需要,贴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兴趣等。但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有些教师在投放材料时更多关注的是活动目标,对于幼儿的需要重视不足,教师会结合教案、教学准备中提供的美术材料进行投放,这就使材料投放的工作出现形式化的情况,无法满足幼儿的生长规律、生活经验以及发展需要等。要改变这一情况,必须要教师明确材料投放的依据,如结合幼儿的特点、教学目标等投放材料[2]。幼儿可以结合活动需要、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保证幼儿在美术过程中更加积极的创作。
五、把握材料投放的合适时机
美术教学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活动,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幼儿不断地思考。为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材料投放的时机进行准确的把握,明确材料投放的动态化和合理性,从多维角度把握美术教学过程,在幼儿学习的关键点投放材料,使幼儿的美术学习活动得以延伸,促使幼儿进步。比如在进行手工印章的活动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将各种印章的制作视频、成品的图片等展示给幼儿,并讲解印章制作的方法,让幼儿与本节课的内容拉近距离,然后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想要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印章吗?你认为做印章需要哪些材料呢?有的小朋友可能会说:需要萝卜、颜料、刀等[3],这时课堂学习的氛围是比较浓厚的,幼儿兴趣也十分高涨,教师在适时的投放美术材料,保证其与幼儿的学习过程相同,幼儿能够在美术材料的辅助下实现良好的美术学习效果。
六、对投放材料的过程进行反思
在美术教学活动后,教师需要认真的反思,逐步完善和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成长不仅要通过学习获得知识与经验,还需要认真的思考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很多幼儿园中,幼儿教师的学习氛围不足,加之教学水平、自身兴趣等因素的影响[4],在美术活动中很少反思材料投放的过程。但其实教师在美术活动后的反思对于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是极为有利的。如果教师能够在美术活动中积极反思材料投放的方法和过程,并逐步改进和优化,必然将对幼儿园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其对于教师的美术教学效果、幼儿的美术学习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教师要提高对材料投放的重视程度,结合美术教学的实际以及幼儿的具体情况优化材料投放的途径、方法、数量和种类等,并注重投放后的反思,全面提高教师美术教学的水平,更好的助力幼儿成长。
参考文献:
[1]戴悦,谭雪晴.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2):107-108+113.
[2]顾倩颖.浅谈大班美术活动中分组材料的投放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4):201.
[3]曹巧霞,朱丽云.幼儿园美术区角材料投放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124.
[4]翁钦.浅谈生活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以拓印画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