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韩语专业课程改革初探

2020-09-10徐爱红

新教育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一带一路

摘要:高职专业发展要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对“一带一路”大背景下,韩语专业课程如何适应时代背景,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一带一路”;韩语专业;课程改革

“一带一路”不仅推动了国内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深层交流。“一带一路”为维护和发展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打造良好平台,推动科学、教育、人文合作,促进民间外交。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用韩语专业如何体现时代精神,如何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就业。

一、高职应用韩语专业现状

高职设立韩语专业已经有二十余年,从简单粗放型发展走向专业技术型,从求数量转向求质量的发展。经历了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方法的革新,目前已经形成符合人才需求要求的完整的课程体系。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应用韩语专业构建了“两个平台,一个贯穿”的课程体系,即以韩语语言与国际贸易技能的学习为主,培养具有韩语语言能力、贸易业务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应用性人才。应用韩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按照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设计为语言课程平台、专项技能课程平台和职业素质课程三大模块。语言课程平台与贸易操作课程平台相对独立又有交叉融合,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整个课程体系。各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交叉循环,使本专业的核心知识与技能经过不断在更高层面上的重复而得到强化。此外,三大模块还表现出明显的进阶式特征,即一年级侧重语言基础,二年级侧重以专业为核心的实训操作,三年级侧重综合实践。在模块化和进阶式两个维度上,韩语专业的各门课程取得了良好的动态平衡,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1.语言课程

围绕韩语语言的基本技能开设了《综合韩语》、《韩语泛读》、《韩语听力》、《韩语会话》、《旅游韩语》等语言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从知识技能的学时分配上,该模块充分体现了“以韩语语言为基础,以商贸操作为导向”的方针,各门课程始终贯穿着实践训练环节。

2.商贸操作技能课程

以国际贸易第一线工作的要求为基础开设了《经贸韩语》、《商贸翻译》、《外贸业务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贸综合实训》、《外贸单证实务》等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突出了贸易知识和贸易操作技能的实用性。

在这一模块的课程设置中《经贸韩语》、《商贸翻译》课程作为贯穿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纽带,把两个阶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始终以培养语言技能为基础,加强学生的港航贸易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达到了进阶式教学的目的。而且采用讨论式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教学模式,既加大了贸易专业知识技能的分量,又在更高层次上继续韩语语言的教学,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韩语水平创造了条件,符合专业建设的指导方针。

3.职业素质课程

依据岗位的需求,开设了《商务礼仪》、《演讲与口才训练》、《辦公实务实操》、《沟通与交际》等项目课程与《入学教育》、《军训》、《就业与创业指导》、《顶岗实习》、《公益劳动》等实训课程。其中,《入学教育》和《军训》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了纪律意识,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打下了基础。《商务礼仪》、《演讲与口才训练》、《办公实务实操》、《沟通与交际》、《计算机应用基础》帮助学生明确就业导向,了解社会文化,以便更好适应岗位的需求。《公益劳动》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有利于提高职业素质。

目前韩语专业课程设置,其知识面只局限于韩语日常语言以及常用的商贸类方面的知识与语言技能,无法满足“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的时代要求,也没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掌握更多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不断进取,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试图做如下课程改革。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韩语专业课程改革渠道

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之下,中国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进入海外市场。企业走出去为参与“一带一路”共建的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开创了各国合作共赢的新局面。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化走深、走实,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识中国,熟悉中国,赞美中国。使世界各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我们的企业才能真正走向世界。为了使韩语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商务活动中能更好的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试图如下课程改革。

1.在原有的课程中增强中国文化内容。

目前开设的韩语课程中最适合直接增加文化内容的是《旅游韩语》课程,旅游韩语课涉及中国各大景点的介绍,其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景点介绍,韩语导游词等。为了使韩语专业学生具有世界的视野,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潮流,《旅游韩语》课程应该增加一些中国传统文化部分的内容,比如,学习敦煌莫高窟导游词的时候,不仅使学生掌握敦煌的飞天壁画,而且使学生思考并了解在沙漠戈壁为何留下如此辉煌的文化遗产,指导学生通过上网自主学习,了解其原因:当时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及先进技术不断向西传播到中亚、西亚甚至欧洲,而来自西域的物产亦传播至中原地区。丝绸之路上,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络绎不绝,而敦煌成为“咽喉锁钥”,据丝绸之路之要冲,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成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在学生了解掌握这一文化渊源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导,将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以简单易懂的韩语表达出来,以备在以后商务活动中成为交际的媒介。

2.注重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

韩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融入韩国礼仪的教育,而且也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使韩语专业学生感受韩国民族精神,了解韩国礼仪的同时,思考中韩文化的差异以及相同之处,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韩语。比如,讲到韩国大鞠躬、半鞠躬及平鞠躬礼仪的时,可以联系中国儒家文化,并使学生讲出中国儒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化以及韩国对儒家文化的接受。进而可以引申到韩国语言对儒家文化接受的语言表达特点,比如敬语的使用等。

3.加强第二课堂对中国文化的体验

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内容与校园生活结合起来,营造校园文化气氛。文化教育应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可以开展中韩礼仪表演、中华诗词大赛等社团活动,鼓励学生从校园活动中体验中国文化,了解“一带一路”的时代要求。

总之,在韩语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终生教育观念,与时俱进的态度,使学生毕业后依然能够赶上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金善子. 论高校韩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教育[ 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2]郭蕾. 谈如何在韩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 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 38(05):56 -58.

作者简介:徐爱红,女,硕士研究生,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韩语专业,副教授,研究方向:韩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一带一路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