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2020-09-10王裕婷
王裕婷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进行,教师所采用教学方法的改变不断持续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开始逐渐摒弃对单一教学目标的片面追求,转而开始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并对学生的学习感受予以足够的尊重,故教学方法开始变得有所不同。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方法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30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是广大教师所熟知的一句话。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切忌机械地使用程式化的教学方法,而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来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调整、改进及优化,从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得以更为充分的调动,进而学生的思维才能获得足够充分的启发。接下来,我们就围绕“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调动及思维的充分启发”这一目标来对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力求使“教”和“学”得以持续保持最佳平衡。
一、兴趣激发
“兴趣”是教师教学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保证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对于初中化学教学而言,兴趣是学生探索未知化学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学生由已知知识进行生发的不息源泉。为此,初中化学教师应重点把握好学生兴趣培养这一教学方法,基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习需求等进行综合考虑,将不利于学生发展认知兴趣的因素予以及时排除,更具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跨过学习中的障碍,用学习兴趣的唤醒和培养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实,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的时候,往往会对化学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特别是会觉得化学实验十分有意思。但是,这种兴趣是不具备稳定性和持久性的,在教师将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基本概念等呈现出来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因为化学知识的抽象难懂而感到有些许的枯燥和乏味,转而错误地认为化学是一门极为难学的学科,致使兴趣消失。如何将学生的“暂时兴趣”转变为“持久兴趣”,也就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过程中所需要突破的关键。这个时候,初中化学教师就需要对教材有更为深入的理解,知道教材不由单纯的化学知识构成,其中也有化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子以及化学史和一些逸闻轶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黑火药,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的故事,居里夫人两获诺贝爾奖等等。用这些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例子,让学生对化学形成更为清楚的认识,令学生能够知道化学用语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表达工具,使学生逐渐开始对化学感兴趣并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经过一段时间过后,学生的化学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将会得以有效增强,慢慢开始觉得学习化学是一件极为有趣的事情,从而初中化学教学将会渐入佳境。
二、联系生活
教学应围绕“教材”来进行展开,重点强调要让教师用好教材。对于初中化学教学而言,教材给教师预留的发挥空间较大,除了使用教材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更为重要的是要对教材进行驾驭,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学习表现来对教材进行补充、拓展及进一步开发,使教材能够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资源。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极为紧密的,只要用心去发现生活就能够找到可用于化学学习的资源;同时,把学生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融入于教学之中,便可以设计出富有情趣的精彩学习活动,让学生由熟知的环境或事物去对未知的化学知识进行切入,使得学生开始将学习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获得学习热情的进一步激发。
也就是说,初中化学教师要将联系生活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以深入理解教材内容为基础,来将教学内容发散于生活之中,建立起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既让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令学生由实际生活来发现所需要掌握及强化的化学知识。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分子间有间隔”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个最为直观的生活化小实验来进行演示,让学生将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看得到的液体总体积是不是小于200ml,然后再用一碗黄豆和一碗豌豆混合的演示来对其中的原理进行详细讲解,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三、问题意识培养
教学其实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不能只是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层面,这样学生根本没有形成相应的问题意识,更不会具备相应的探究精神,从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将会受到影响,进而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也就不会那么顺利了。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在进行时,教师务必要考虑到学生探索能力培养和科学素养提升的问题,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方法。
具体而言,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在教学正式开始前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用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为什么硝酸银试剂要存放在棕色的玻璃瓶子里面,而乙醇则存放在透明的玻璃瓶子里面?一般而言哪些试剂可以放在透明玻璃瓶里面,而哪些试剂需要放在棕色玻璃瓶里面,这是为什么?然后就让学生通过自行阅读教材来找寻答案,使得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遇光易分解的试剂需要装入棕色玻璃瓶,由此来让学生进一步熟知一些常见化学试剂的基本性质,从而学生将会更为自然地完成相关化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初中化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来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用问题来更为直接地表达出最为真实的学习需求,令学生得以在问题解决中更为深入地去进行学习,使得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得以更好地激发和培养。
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只有掌握知识才能将问题解决。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也是一种极为重要且必要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问题,找到相关的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用简洁直观的化学语言来完成问题的转化,以此来排除问题中所存在的干扰因素。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反复推敲,在按常规思维模式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要让学生能够试着去进行逆向思维,通过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公式或概念来进行切入,以此来更为灵活地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及结果进行验证,以此来确保问题解决的正确性。唯有如此,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才能得以有效培养,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去进行知识的生发。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教师只有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借由生活来对教材进行循序渐进的深入,开始更为积极地去获得问题意识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从而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得以不断提升,进而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才能得以更为持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建民,孔繁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张雷.初中化学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