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器械的应用策略

2020-09-10孙玉洁

南北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运动器材中学体育应用策略

孙玉洁

【摘    要】中学体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养和心理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以充满实践性、互动性以及开放性的特征和优势,为广大的中学生带去了放松心情、转变态度以及改变生活学习方式的机会。因此,探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充分应用运动器械来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需要完成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中学体育  运动器材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99

一方面,运动器械教学作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担负着优化体育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责任;另一方面,运动器械不仅仅是体育教学的内容,更是教师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是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发掘运动器械对于学科教学的价值,如何将运动器械用对用好就成了我们体育教师需要重点突破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以下方面展开了论述。

一、体育器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一)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一方面,体育器械是体育教学精神和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与拓展,它极大地弥补了教师兼顾领域不足、教学能力有限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课堂的方式,提供了更多体育锻炼的机会。相比较于传统体育课堂中运动器械单一落后的问题,现代化、器械化的体育教学课堂具有更加突出的内容丰富性和教学完整性,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力的工具。另一方面,运动器械代表了一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优化,它能够推动完全由语言教学的课堂朝着实践性课堂的方向发展,并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够调动自身特长优势来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的格局,极大地丰富和优化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从不一样的角度出发收获体育锻炼的乐趣和成就感。这些都是缺乏运动器械的课堂所无法产生的效果,是运用运动器械进行体育教学独有的优势。

(二)深化教学格局,提升学科深度和发展潜力

对于现代化的体育学科来说,形成学科独有的优势和特点,展现课堂独特的精神和推动方式,是提升学科深度,提升学科发展潜力的重要前提之一。而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优势之一也正体现在它能够调动的器械道具更加多样灵活,它的教学范围更加自由广阔。所以如果我们教师无视体育学科的这一特点,按照传统的、模式化的教学方式进行体育教学,那么体育课堂也就没有所謂的优势和特点了。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各种各样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器械道具,将运动器械与运动场地、运动形式以及运动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深化体育教学格局,增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现代化、发展性特征,展现学科的独特魅力和强大发展潜力来说有着显著的优势。

二、体育器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要求

(一)安全性

安全始终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根本要求,无论是在我们教师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还是学生在进行自主锻炼与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牢牢谨记和明确体现安全这一原则,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运动锻炼的基本条件,并有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科学性。而体育器械的加入虽然能够极大地提升课堂的丰富性和教学的趣味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教学的安全风险和不稳定因素,为一些学生出现运动意外、锻炼事故埋下了隐患。因此,我们教师在应用运动器械的时候,必须高度强调安全性原则,一方面要通过合理的讲解与劝诫,告知学生正确使用运动器械的方法和原则,保证学生充分了解基本的运动器械使用方法,从而降低安全风险。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监督和安全指导工作。在学生进行自主锻炼的时候,教师不仅不能够放松警惕,更要保持高度的紧张感,通过全方位的观察发现学生器械使用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指导其进行纠正。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在使用运动器械的同时收获乐趣和安全。

(二)学生主体性

体育的精神是最大限度服务运动者和参与者,促进进行体育锻炼的人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体育课堂教学的观点也是一样的,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到了运动锻炼的乐趣,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双手找到运动锻炼的技巧,他们才能够获得成长。因此,在应用运动器械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同样要坚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客观能动性,合理调整课堂中讲、练的比例。一方面,充分满足学生对于运动锻炼和器械使用的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参与和优化教学课堂。另一方面,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尝试和创新的机会,让学生在使用器械的过程中提高体育感知力、器械使用水平以及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我们的教学课堂才算是真正服务于学生的课堂。

三、体育器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方式

(一)讲练合一,提高体育器械使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教师为学生讲解运动器械的正确使用方式,器械具有的锻炼效果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帮助学生在后续使用器械进行锻炼时不断提升有效性和科学性。因此,教师在拿到或者展示一组运动器械时,先要引导学生认真听讲,从器械的基本构成开始讲起,逐步过渡到分析正确的使用方式、使用时的人体姿势以及动作完成时的正确收势上,保证学生掌握正确使用器械的基本理论。接着,教师还要就讲解的语言进行模仿展示,帮助学生建立起客观理论与直观画面之间的有效联系,保证学生在进行自主锻炼的时候有一个值得模仿学习的过程。

学生自主练习和使用器械构成了体育教学课堂最重要的内容和环节。教师在讲解指导结束之后,就要安排学生进行合理的运动实践。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制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和练习方向,提升课堂专业性和严肃性。同时,教师还要做好监督管理指导工作,保证学生运动锻炼过程中的健康、有效和科学。

(二)创新器械和器械使用方式,丰富学生课堂体验

一方面,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够拘泥于现有的传统的体育器械,而应该带领学生进行趣味性的创新和创造,制作一些简单的有利于教学与学生日常锻炼的运动器械,或者对已有的器械进行简单的改造,使之能够呈现出不同的锻炼效果和方式。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就某一种运动器械的使用方法和策略进行创新改造,优化课堂教学的方式。如教师可以利用乒乓球拍开展小组托球比赛,丰富乒乓球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更加良好趣味的学习体验。

综上所述,最大限度发挥运动器械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对于教师提升体育教学课堂有效性和丰富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过程,值得我们教师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陈希贤.“精讲”与“巧练”在体育课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17(31):102-103.

猜你喜欢

运动器材中学体育应用策略
小小月牙会跳舞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左和右
一道数学题的误解、正解与巧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