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2020-09-10刘薇

南北桥 2020年13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小学能力

刘薇

【摘    要】英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实际经历以及认知能力为基础,设计不同形式而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口语表达场合,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英语知识以及技能,进而建立起英语口语能力,为后续的英语学习做好铺垫。

【关键词】小学  英语口语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175

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听、说、读、写这四种基础技能。不过,进行小学英语的教学时,最重要的还是“说”,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重视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清晰了解英语的表达模式,按照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进而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交际能力的分析与研究告诉我们:所谓的口语能力,就是运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在具有特定意义的语言环境下,准确表达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由于小学生还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年龄比较小,因此,不但要让他们对英语口语表达感兴趣,还要让他们能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一、培养口语能力的要素

1.语境。人们进行口语交流的时候,不但需要考虑对话的对象、对话的场合、周围的氛围等,还需要明确对话中另一方的对话目的、对话心态以及认知水平等。进行小学英语的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际,深挖教学的能力以及情感刺激作用,让学生不但学到了英语知识,还反思了现实生活,进而多些话题进行谈论。另外,英语教师还应该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刺激他们表达的欲望,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的想法。比如进行“Where do you live?”这个话题时,小学生由于受到认知的限制,并不清楚自己家位于哪条街道、哪一栋建筑,这时作者就让学生们一起思考,把他们零散的记忆集中起来,画出城区的简图,让学生找出自己住的大致位置。

2.文化背景。语言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英语教师应尽量挖掘课本饱含的文化深意,借助充满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背景资料、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中西文化差异等。即使是最简单的口语交流,也饱含着大量文化因素,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将文化教学纳入基础教学体系中。每种语言中都有词汇代表着专有的文化含义,英语自然也不例外,很多的动植物、数字、色彩等蕴含的文化深意和汉语完全不同,教师讲解这样的词汇时,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引导。

3.听说训练。想要建立起英语语感,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英语实践。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不敢开口说英语,或者无法根据句群进行朗读的学生,这样势必影响交流的速度与质量。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要流利的说出标准英语,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口腔位置发音练习。英语教师应认真向学生讲解所有音素发音的口腔位置、单词以及语句的重音规律,平时教学时借助夸张的发音示范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另外,将竞争机制引进课堂中来,先播放英语原声的录音片段,之后安排学生根据听到的进行模仿,进而掌握英语的发音以及语调等知识,提升他们的朗读兴趣。只有通过多次反复的示范与模仿、对比纠错、及时纠正,才可以形成正确的口腔发音习惯,从而讲出流利标准的英语。上述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才能完成,不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直接使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摒除母语的影响。

4.英语知识的积累。英语知识的积累直接影响学生的口语能力,像是词汇、句子、固定用法等,如果积累的不够,自然无法流利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们常常遇到自己很想说,但是却不知道应该怎么用英语说出来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小学英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深入挖掘课本中的内容,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当然,学生英语知识的积累,不能只靠背诵,还要依靠课上课下和其他同学的交流,通过英语交流,边用边学,边学边用,逐渐积累英语知识。在学习各种职业的英语表达时,仅仅依赖课本中的单词根本无法满足学生想要表达的内容,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采用下列方式获得自己想要使用的单词:翻查字典、问同学等,英语教师应该拓宽学生的表达渠道,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另外,英语教师还应充分使用网络资源,搜集并整理出适合小学生的英语口语练习材料。

二、提升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教学方式

1.适当幽默,发展学生的個性。语言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流动的过程,英语口语能力可以有效体现出一个人的交际能力。英语教师无法全盘预演自己的课堂,因此,每堂课都有很大的随机性,教师与学生都充分投入了感情、心力以及智慧,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活跃程度,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意欲。基于课堂教学的动态性,英语教师应该尽量构建出幽默、亲切、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听课的心态保持平和,思维则处于兴奋的状态。在这种互动频繁的课堂上,突发性的教学事件也可以成为一种特殊教学资源,让课堂更加贴近现实、更加人性化。一个有效融合了教师教学热情、学生参与热情的课堂,必然会提高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积极性,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则成为课堂名副其实的主角。这样,学生就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听、说,而是伴随着强烈的内心情感互动,切身体会到用英语交流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2.融合话题、兴趣以及活动。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堂口语交流活动的时候,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以及性格特点。用话题引领课堂,就是为每堂课设定话题,并让该话题贯穿课堂的始终,用话题引领学生的学习以及口语交流活动,让他们在课堂上不但“想”用英语表达,还“能”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用兴趣推动课堂,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推动力。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英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以及爱好,从而保证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推动他们的思维发散,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用活动强化口语能力,英语教师应该以课堂的话题为基础,设计出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活动或者游戏,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参与活动,感受英语的魅力、理解英语知识、运用英语知识,通过活动感受到使用英语交流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自信心以及积极性,进而提升英语口语能力。

总之,有效的听说训练、丰富的英语知识积累,能够让小学生的英语发音更加标准、地道,会话能力更强,可以表达的内容更多样。所以,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发展英语的其他技能,还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进而提升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欢.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教导刊,2016,No.255(01):130-131.

[2]王萍.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J].都市家教月刊,2014,000(007):42.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小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